海之声听力吧 关注:286贴子:19,399
  • 6回复贴,共1
了解您的听力
我们用语言交流经验、沟通思想、交换信息、感受关怀、而这一切都要以听力正常为基础。好的生活质量来自于温馨的交流,好的生活质量来自于彼此的交流理解,好的生活质量来自于好的听力。保护听力,改善生活质量,从了解我们的耳朵开始;人耳是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声音由外耳收集,经中耳的听骨链传到内耳,大脑接受听神经传送的信号后,人就听到了声音。
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病因
听力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听力损失按照发生的部位、病因等方面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 传导性听力损失
发生于外耳或中耳的听力损失被称为传导性听立损失,如中耳炎、鼓膜穿孔等。
2、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发生于内耳或蜗后神经病变的听力损失称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3、 混合性听力损失
混合性听力损失是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混合体。
听力损失的程度
听力损失大于25分贝的成年人就可能出现交流困难(对儿童来说,还会限制其语言发展和信息的获取)。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划分如下:
听力损失 分类 影响
0-25分贝 正常听力 -
26-40分贝 轻度 听弱声有困难
41-55分贝 中度 听正常的声音经常有困难
56-70分贝 中重度 听响声偶尔有困难
71-90分贝 重度 听响声经常有困难
>90分贝 极重度 几乎全聋
测测您的听力
您是否怀疑听力没有从前那么好了?通过下列简单的听力测验您可以大致判断一下自己的听力情况。
01、您是不是常常听不到别人在您背后叫您?
02、您是不是经常感觉长时间交谈很累?
03、您是不是经常在谈话中要求对方重复刚说过的话?
04、您是不是在3人以上的对话中没有办法听清楚其他人之间的对话?
05、您是不是在嘈杂的餐厅没有办法听清对面的朋友或家人的话?
06、您是不是在大街上没有办法听到其他人的呼唤和交谈?
07、您是不是常常听不到电话铃声或门铃声?
08、别人是不是常常抱怨您看电视时声音太大?
09、您是不是感到接听电话时有困难?
10、您在开会时是否听不清距离远的人的发言?
11、您是否有时或常常耳鸣?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有3个以上为“是”,您可能存在听力损失,建议您到听力专业机构进行检查。
发现听力损失后该怎么办
尽快前往听力专业机构检测您的听力情况,向听力专家咨询相关情况。I


1楼2013-10-29 12:05回复
    为什么听得见却听不懂、听不清?
    “我能听见讲话,但不知道在讲什么”这是很多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常常抱怨的一句话,即使是在他们正确选配了助听器以后也这样。这是为什么?与正常听力者相比,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不仅存在着音量减轻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频率失真(频率分辨率差)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用一般讲话音量交谈,听力正常者交谈起来毫无障碍,而听阈为60分贝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则可能听不清,有些发音轻的单词也许根本听不见。虽然戴上了助听器,所有的声音都能听见,但是,患者还是不可能把每个字都听得清楚,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中。这是因为,虽然经过助听器的正确补偿,但患者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时间解析能力差;频率解析能力差;内在的降噪能力差。能看清的东西一定看到了,而能看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看清;同理,能听清的声音一定是听到了,而能听到的声音不一定能听清。听到,是听觉系统的基本功能,而听清则是更高级功能。只要有信号传到听觉中枢,我们就“听到”了但要听清,还必须具备听觉分辨能力。哪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能否听清?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由于声信号本身变得含混不清,正常听力的人也无法听清;信号声过小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比如,电视机声音太小,我们正常听力者也同样听不清。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内耳具备声信号分析能力。内耳受到损伤后,听觉分析能力就会明显下降。但由于我们的听觉分辨能力有足够的余地,不必100%地听清楚也能保证我们听懂。因此,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还不至于使患者完全丧失听觉分辨能力。听觉中枢具备更重要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听觉中枢受损,听觉分辨能力会更差。有一种因中枢障碍导致的耳聋,称为中枢聋。典型的中枢聋患者完全可以听到声音,甚至是极细小的声音,但他们听不懂、听不清。显然,听不到肯定会听不清;但即使听到了,由于内耳、听中枢分析能力下降,也依旧会听不清。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内耳和(或)听中枢的损伤,是导致听不清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大多数神经性耳聋患者,其内耳、听觉中枢都有损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不少神经性耳聋患者都会抱怨听得到却听不清。I


    2楼2013-10-29 12:13
    回复
      2025-05-24 20:32:11
      广告
      学习了


      3楼2013-10-30 13:59
      回复


        4楼2014-10-13 11:51
        回复
          好的生活质量来自于好的听力。保护听力,改善生活质量,从了解我们的耳朵开始;


          6楼2014-12-10 14:39
          回复


            7楼2014-12-11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