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4日漏签0天
汉川马鞍吧 关注:625贴子:8,85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汉川马鞍吧
>0< 加载中...

【汉川马鞍】探寻黄龙湖畔消失的学府(多图)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汉江在进入汉川后一路向东北方向而行,虽然有些曲曲弯弯,走得也还算流畅从容。但当它行至庙头后,性情忽然变得乖张起来,忽儿向南,任性向西绕了一圈才离开马口,到马鞍后,她更兴致高昂,像草书的龙字一样,在黄土丘陵上,上下翻飞了几次,便一路向东而逝,在汇入长江前,她行走的线路是那样的曼妙而不可预测,仿佛是向江汉平原作最后的道别,最后非常顺畅潇洒地流入了长江。
  然后,汉江在她忘情书写了草书龙的同时,用余墨顺便在龙字的南面画了一汪半园形的绿潭,这便是黄龙湖,黄龙湖亲密地拥抱着喻家集,她不管喻家集愿意与否,一厢情愿地使之变了一个半岛。
  在凡夫眼里,这里并无什么奇特之处,如论湖之大,她远远比不上刁汊湖,如论湖之美,她可能比上沉湖 ,如论物产,她甚至连彭公湖都比不上。然而,上个世纪初,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先生,却独具法眼看上这里。在带路党的引导下,他怀揣着一本叫圣经的小册子,悄悄地,如地下工作者一般进入了喻家集,进行拓荒式的传道工作,他发扬“三千精神”,走村串户,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其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比解放初开办夜校扫盲还要有过之而不及。没多久,这里的人们纷纷换掉了祖宗牌位,推倒宗庙社稷,戴上十字架,皈依了天主教,由原来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改为“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恩赐与你们同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喻家集村民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在喻家集前面的一块空地上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兴建了天主教堂。这便是汉川师范的前世! I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5-24 16:23:44
广告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天主教堂的建成,为天主教在汉川、汉阳一带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喻家集一带还有不少人笃信天主。虽然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还只停留在电视剧戏说的认知水平上,可对圣经所载的历史了如指掌,他们不懂外文,却能像外国人那样进行祈祷,甚至比外国人显得更虔诚,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美好的愿望出发,不经意地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当神职人员在中国不遗余力推广天主教的时候,他们竟然没有料到,天主也好像并没有给他开示,风水要变了。“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大约也就四十年,中华大地经过鲜血与战火洗礼后,洋教士们暗然离开了这里。他们悄悄地走,正如他们悄悄地来,他们挥没挥衣袖,不清楚,但肯定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因为天主堂被完整保留下来了。
  共和国初期,国家百废待举,教育急需师资,那些在私塾培养加上自学出来的满口之乎也者先生们只能应急,从长远计,必须大力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新型师资力量。在此背景下,1956年由汉阳初级师范学校迁入汉川喻家集,改名湖北省汉川县初级师范学校,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办学史。1958年改名为湖北汉川师范学校。1962年8月停办,利用校舍培训教师。1972年,汉川师范复校,学员由公社推荐。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同年,受孝感地区委托,代办中文、数学专科各1个班,第二年转入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1981年,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上个世纪,这里曾是这个县里的最高“学府”,培养了无数中小学教师,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成为汉川教育界的中流砥柱!I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学历膨胀的今天,一个中师学历是不入法眼,甚至有些人不屑一顾。但长期以来,就是这所学校培养出众多的中师生,撑起了汉川基础教育的大厦。不信你可以走进教育局的档案室,看一看教师档案,合格学历(高中教师本学、初中以下达到专科)达标率虽然达到百分之百,大专、本科、研究生比比皆是,可你再仔细瞧瞧,第一学历栏里,有不少人就赫然写着“中师”。特别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学录取率甚至中专录取率都是非常低的。楼主曾查过一个资料: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就是1977年,全国共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最终有27万幸运儿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大学录取率为4.8%。这之后,大学录取率一直缓慢上升。至1981年,才突破10%的关口,达到11%。1982年以后,大学录取率开始步入快速上升通道:1985年就突破30%,竟达到35%。从1986年开始,大学录取率似乎开始理性回归,降到30%以下。并且长时间在25%左右徘徊,其中,1991年,大学录取率竟只有21%。1993年,大学录取率再次突破30%,达到34%。之后,又是一轮高速上升,1996年,达到40%。大学入学人数达到97万人,直逼百万大关。1999年,大学录取率突破50%,达到56%。2002年,又很快突破60%,达到63%。从2003年开始,大学录取率从62%下滑,长时间在50%至60%之间徘徊。2011年湖北高考录取率首超70%,虽然湖北省高考录取率超过70%,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不算高。据黑龙江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10年黑龙江省的高招录取率就达到了90.77%,成为我国第一个高招录取率突破90%的地区。海南、辽宁、北京、上海四地的录取率也高于80%。
  我的天啦!中国大学发展速度太快了!
  在大学基本普及的今天,作为老师范生,他们丝毫没有表现出低学历应有的自悲,相反,他们还自豪地说,“我们是老师范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及业绩牢固支撑着他们的自信心。
  是啊,现在,教育局从局长到科长乃至办科员,又有几人不是师范生呢?再看各学区主任、干事、中小学校长,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喝过黄龙湖的水!I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育现代化大背景下,黄龙湖畔的汉川师范确实有点偏僻,有点闭塞。但如纯就读书来说,这确实是个好地方。学子们在这里免受俗事侵扰,心无旁骛,潜心学问。我想,这可能是当初为政者在这里办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去书院如石鼓、应天府、白鹿洞、岳麓等多建在偏僻幽静之处的理由了。当然也不否认,在教育投入不足情况下,利用教堂(或祠堂)办学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观念在发生变化,教育人观念更是日新月异,今天一个创意,明天一个理念,三天不上网,你就OUT了!关起门来读书,你就会。。。。。。还是说文雅一点,就会变成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评估,从单纯的质量评估向全面系统评估转变的时候,这种原生态的办学模式自然会受到全所未有的冲击。
  现在有一个词,使用得特别频繁,那就是“升级”!PC操作系统从WIN1.0到WIN3.0,从WIN95到WINME,从WINXP到WIN8,几乎每天都在升级,各行各业也在不停升级,理发店升级为美发厅,百货店升级为购物广场,特色小吃升级大酒楼,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学院升级为大学,专科升级为本科,中专学校升级为职业学院,就连隔壁的综合高中也挂一块职业学校的牌子!升级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学校自然就不用说了,领导过去叫校长,现在叫院长,就连伙食团长,也改叫膳食科长,负责门卫都叫保安科长,教师过去充其量只能评一个高级教师,现在则可以评教授了,就连广告公司也在更换校牌与公章的生意中狠捞了一把!
  这样好事是百年难遇一次!汉川师范怎能不抓住机遇、完成升级改造呢?!
  也正是这次升级改造直接导至黄龙湖畔学府的消失!汉川师范在完成华丽转身的时候,留下苍凉孤寂的的背影,经过百年风雨洗礼的教堂,也前途难卜!I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时间过得真快!恍若昨日的事,转眼已二十年了,汉川师范从黄龙湖畔迁到刁汊湖畔已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了。
  有着高贵血统、优良基因的教堂在汉师迁走后,怎么样了,她真是走到她生命的尽头吗?!倘真如此,她也没有什么遗憾,应该说她也还算是幸运的。 因为,在同时期的建筑物中,她是长寿的,她的同伴大多已化为废墟、瓦砾,甚至无有踪迹,而她虽静处偏僻黄龙湖畔,却默默地见证了中华的百年耻辱到世纪辉煌的全过程:她看到过八国联军的旗帜,听见过卢沟桥边的枪声,经历过解放战争的硝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蓬勃朝气。她的幸运正是在于她与教育的半世纪的不解因缘。她孕育了汉川教育,而汉川教育也滋润了她。上个世纪是一个战火频仍世纪,能在历次战火中生存下来实属不易,能在那一场席卷神州大地风暴中生存下来,简直就是个奇迹!这应该是教育庇护的结果。有人更直接地说,如果黄龙湖教堂不办成学堂,那他早已寿终正寝了!当然,历史没有假如,所以说她是幸运的。
  其实,汉川师范什么时候搬迁,对我来说不重要,因为,我对她的记忆,永远定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I


2025-05-24 16:17:44
广告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教堂为学校的办以楼,学校行政办公及部分老师办公均在这里。此外,教学内还没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医务室等。I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正在写这个贴子的时候,有一位汉川师范老校友(教师)和楼主进行了联系,他就是最后一批离开黄龙湖的汉师人。他向楼主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他说,师范学生及大部分教师先前都到城区新校区了,他也将家在新校区安顿下来,但人还在黄龙湖坚守,和他一起在黄龙湖坚持约有七个人,上级要求他们按计划完成了刹尾工作后撤离。当时,负责学校工作的程校长因病没有上班,而负责此项工作的王副校长也和他们一起坚守到1992年9月30日,下午,学校派了一辆嘎斯车把他们接到新校区,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黄龙湖,从此,就再没有回去过,二十年过去了,现在黄龙湖畔的教堂是个什么样,他也很想知道。I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作为第一批通过高考进入汉川师范的学生,掐指算来,离开黄龙湖已三十一年了。三十一年等闲过,转眼已是白头翁了。
  人一上年纪,为爱唠叨,特别爱唠叨往事。自觉或不自觉谈起黄龙湖边的少年事,尤其是同学子女结婚聚会,那更是一个交流往事的好场所,而现在这样的机会好像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了!但谈起往事,大家都有一个问题,黄龙湖畔的老师范现在怎么样了?有的说,现在改造成了度假村,有的说,那里办起了企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人决定进行一次黄龙湖自由行。出团性质:半日游纯玩团。
  出行时间:周末。
  出行方式:单车。
  旅游线路:川城--庙头--马口--火车站--黄龙湖--马鞍--东方红--川城。共计四十五公里。
  旅游费用:5元。开支如下:纯净水,2元,车船费3元(过汉江)。I


  • 年轻的战场43
  • 龙马精神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汉川马鞍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