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cos摄影吧 关注:1,031贴子:6,311
  • 6回复贴,共1

【摄影杂谈】【转载】关于半幅和全幅虚化能力的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不懂的可以不用纠结。。。无聊可以看看。一句话总结,想要虚化,上全副吧!
这里贴的基本上就是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了。。。原作者是valenr


IP属地:浙江1楼2013-10-31 00:35回复
    “你是说在一样的情况下,APS-C画幅 显得 景深更浅?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全画幅与镜头之间没有那个系数的转换,是这样么?”
    ——因为成像面积更小,所以用不同的机身(FX vs. DX),同样的镜头拍摄同样的人物,如果想把人拍的同样大,那么DX格式你需要离开人物更远一些。而离开人物越远,景深越深,清晰范围越大,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但是对于镜头来说,镜头的虚化效果同机身当然没有关系,50/1.4的虚化效果,在同样距离上,对于任何机身,都是一样的,此时景深范围也一样,因为距离一样。只是此时FX和DX画幅机器拍到的范围,前者稍微大一点。I


    IP属地:浙江2楼2013-10-31 00:35
    回复
      所以,“而APS因为视场问题,拍摄同一物体使用同一光圈会产生更深的景深, ”
      ——这句话是不够正确的。
      在保持物体在最终图片上保持一个相对(总图片面积)恒定大小的情况下,显然DX画幅机器需要离开物体更远一些,才能达到同FX画幅相同的大小。于是才可以说获得更深的景深。
      如果保持距离不变,那么一只50/1.4的镜头,无论放在什么机器上,其景深都是一样的。如果此时FX画幅机器,那个杯子塞满了画面,那么区别就是DX拍不下完整的杯子。此外没有差别。
      ——当然我最后说一句,为什么楼上有些人搞不清楚,因为是把“景深”和“虚化”混为一谈。在不考虑弥散圆的情况下,景深和且仅和镜头有关,但是虚化/散景/Bokeh,在景深相关的基础上,还和底片的“相对分辨率”有关。这势必得把那个该死的弥散圆扯进来…
      ——所以又要花笔墨解释弥散圆。除了焦平面上图像汇聚成点之外,离开焦平面,就只能是一个近似的圆(模糊了)。而用多少个CCD粒子去接收这个圆呢? 也就是相对密度,假定距离不变,一棵树投影到FX或者DX的ccd上都是1mm的成像,FX画幅是不是拥有更多的粒子去解释这棵树?这直接决定了清晰程度,显然用来解释这棵树的粒子越多,细节越多,弥散圆越小,景深越——景深不变!!虚化越明显。对,没错,因为分辨率提升了,所以本来看不出有多么模糊,现在也能看出来“啊,原来并不那么清晰啊!”所以虚化明显了。
      ——问题在于这个相对分辨率。我们简化一下。FX面积是DX面积的1.5倍(实际不是,我说了这是简化),如果FX画幅的像素比DX多过1.5倍,到了2倍,比如2千万FX和1千万DX,那么显然单位面积上FX获得了更佳的分辨率,所以虚化能力提升。如果不到1.5倍,比如1千2百万FX和1千万 DX,那么实际上…DX画幅拥有更佳的分辨率。于是相对这个1200w的FX画幅机器而言,DX机身在虚化程度上是占便宜。只是这种变化被距离的改变抵消了,所以并不明显。
      ——你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放大效应,为什么120虚化漂亮,因为细节被“放大”到了更大的底片上,所以原来清晰的细节被放大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并不清晰”,也就是模糊的……越模糊,等于虚化越厉害。I


      IP属地:浙江3楼2013-10-31 00:35
      回复
        -------------------end


        IP属地:浙江4楼2013-10-31 00:36
        回复
          好难懂.尽力看懂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1-13 23: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