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曼莎的手段现实出来了。
保利是教父的司机兼保镖,也算是重要人物了,这个个人物要确定其叛变,不是凭猜想的,电影没有过多说明,但是实际上是通过检查保利的电话记录确定的。保利的处决有何难处呢?
1,保利一直在教父身边,生手也不错,毕竟现在的叛变是在暗里,打草惊蛇了,保利就直接叛逃到敌人那里去了。
2,打架斗殴可以叫小喽啰上阵,就算有死人那也是斗殴引起的,通过控制的法官疏通有机会轻判,但是谋杀是重罪,搞不好要做电椅的,所以不是说随便派个小喽啰去就可以了,难保杀了人之后喽啰嘴大,哪天吹牛的时候说出来了,或者被警察抓了招供了是克里曼莎指示的,也是大麻烦,所以你看《教父》里面的杀人,出来的杀手没有看起来凶神恶煞一身是胆的,也不是5个10个小喽啰去砍人,而都是组织里绝对经得起考验的角色。克里曼莎手下们来保利就是很信任的一个人,他叛变了,就要在其他人选里选杀手,一个武装集团里,100%信得过的也就是那么3-5个人,克里曼莎要怎么选,这个是难点之二。
3。选出来的人还要有绝对的把握能干掉你保罗,而且不引起你的怀疑,此难点三。
其实我认为,对于暗杀和谋杀的刻画,教父是黑帮电影里最经得起推敲的桥段,港产的黑帮片,杀人经常是叫几个小马仔,反而有点儿戏,不牢靠的人难免留下隐患,留下线索,从而顺藤摸瓜,挖出上层人物就是下指令的人物。
而大面积的大家和火拼,一来法不责众,而来是非难辨,不是直接的有目的性的谋杀,辅以政治手段,可以消除掉大部分的影响,就算有罪也容易找到人顶替。
诸位认为是不是这个道理。
克里曼莎,骗保罗出来用的什么借口“桑尼发火了,准备火拼”。黑帮火拼一般是先找一动限制的大楼,买很多的床垫(睡觉用),准备好武器弹药,然后集结几百号人等候命令。所以要火拼就要置办准备,桑尼的个性也的确是这样,这个理由显得可能,保利不一定会怀疑。
然后克里曼莎考虑了三个人选,最后选中的是一个在他手下负责毒档收账的,办事牢靠,为人谨慎,低调(电影里没有无色人选的描绘),但是就这么个意思,保利还是警觉了,上车就告诉他不要坐在自己的后面(怕勒脖子啊)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