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吧 关注:79贴子:361

秦宣太后芈八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宣太后(-前265年),芈姓,或称秦宣太后,出身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称芈八子。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也就是芈八子所生的公子则即位,即秦昭襄王,芈八子因此成为王太后,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一年的临朝称制。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驱逐宣太后的异父弟魏冉及其党,宣太后始失势,甚至被范雎废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于芷阳郦山,谥号宣。I


1楼2013-11-04 09:57回复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武王四年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为相。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三年,王冠。四十二年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11-04 09:58
    回复
      《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雎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雎。范雎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穰侯卒于,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11-04 10:00
      回复
        《史记·卷百一十·匈奴列传第五十》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11-04 10:00
        回复
          《战国策秦策二·宣太后爱魏丑夫章》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死】,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1-04 10:01
          回复
            《战国策·秦策三·五国罢成皋章》五国罢成睾,秦王欲为成阳君求相韩、魏,韩、魏弗听。秦太后为魏冉谓秦王曰:“成阳君以王之故,穷而居于齐,今王见其达收之,亦能翕其心乎?”王曰:“未也。”太后曰:“穷而不收,达而报之,恐不为王用;且收成阳君,失韩、魏之道也。”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11-04 10:01
            回复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章》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会】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范雎曰:“……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秦王跽曰:“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11-04 10:02
              回复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曰臣居山东章》范雎曰:“……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高陵】,不闻其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专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处不报,泾阳、华阳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卒无秦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已。”秦王惧,于是乃废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泾阳于关外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11-04 10:02
                回复
                  《战国策·秦策三·应侯谓昭王章》今秦国,华阳用之,穰侯用之,太后用之,王亦用之。……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竟内之利,分移华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11-04 10:03
                  回复
                    《战国·策魏策一·秦败东周章》王不若与窦屡关内侯,而令赵王重其行,而厚奉之。因扬言曰:“闻周、魏令窦屡以割魏于奉阳君,而听秦矣。”夫周君、窦屡、奉阳君之与穰侯,贸首之仇也。今行和者,窦屡也;制割者,奉阳君也。太后恐其不因穰侯也,而欲败之,必以少割请合于王,而和于东周与魏也。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11-04 10:03
                    回复
                      《战国策·魏策三·魏将与秦攻韩章》魏将与秦攻韩,朱己谓魏王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同知也,非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其亲戚兄弟若此,而又况于仇雠之敌国也。”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11-04 10:03
                      回复
                        《战国策·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章》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肴。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肴。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支】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战国策·燕策二·秦召燕王章》已得讲于赵,则劫魏,魏不为割。困则使太后、穰侯为和,则(则为秦昭王的名)兼欺舅与母。适燕者曰:‘以胶东。’适赵者曰:‘以济西。’适魏者曰:‘以叶、蔡。’适楚者曰:‘以塞鄳隘。’适齐者曰:“以宋。’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母不能制,舅不能约。I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11-04 10:04
                        回复
                          早年
                          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悼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I


                          IP属地:辽宁14楼2013-11-04 10:08
                          回复
                            主政
                            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今河南省禹州市东北),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韩襄王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张翠以韩国目前的状况并不危急,一旦危急就要投靠楚国为由劝说秦国左丞相甘茂。甘茂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
                            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因为成阳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在他穷困的时候,秦昭襄王没有任用他,而现在成阳君受宠,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会使他满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不同意,会有损于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秦昭襄王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I


                            IP属地:辽宁15楼2013-11-04 10:09
                            回复
                              诱杀义渠王
                              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前331年,义渠国内发生内乱,秦惠文王派庶长操平定内乱。前327年,秦惠文王在义渠设县,义渠王向秦国称臣。前319年,秦国攻打义渠,夺取了郁郅(今甘肃省庆阳市东)。作为报复,次年义渠参与了公孙衍合纵楚、韩、赵、魏、燕的五国攻秦之战。义渠趁秦军主力与五国交战之机,大败秦军于李帛(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义渠,攻取了徒泾(位于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境内)等二十五座城池,义渠国力大损,但仍保留一定实力。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后秦昭襄王与宣太后日夜密谋攻灭义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I


                              IP属地:辽宁16楼2013-11-04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