呓喃闺吧 关注:127贴子:234

【呓喃闺议】《论语》-02-为政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13-11-04 21:44回复
    0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议文】“思无邪”来自《鲁颂·駉》最后一句“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杨伯峻先生指出,此处的“思”是位于句首的无意义助词,在这里解作“思想”是断章取义,那么“思”这里译成“思想”是否孔子本意呢?不得而知。我们不妨仅从诗经是否“思想纯正”讨论。钱穆先生在《诗经新解》中说:“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诗经开篇《周南·关雎》就是一篇关于男女爱情诗歌,其中贵族青年对意中人的思念不可谓不深,到了“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程度,然而全篇章句并不艳俗,读起来平淡朴实,除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外,不牵扯更多的东西。然而诗经中却不乏后世道学者抨击为“淫靡”的诗歌。如果说《郑风·将仲子》、《郑风·男女同车》等还只是描写情人相会时的担忧或喜悦,虽然越礼却感情真挚。《召南·野有死麕》则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放荡了。“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三句将诗中的女子与男子幽会欢好时的娇羞无措刻绘得清晰真实,也无怪朱熹矫饰其为“女子拒之之辞”。那么,又如何说是“思无邪”呢?更有《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直接讽刺有位者的犯上之作。说后人不得真意也好,孔子断章取义也罢,诗经的众多诗篇如果能归纳一个共同的特点的话,就是所言发乎本心,不矫饰,至真至朴,哪怕是礼教大防的方面也是如此。若说“思无邪”,不妨由此角度去看。


    IP属地:北京3楼2013-11-04 21:45
    回复
      0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了礼义,)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耳闻通达,能够了解别人内心本意;七十岁上,就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会越出规矩。”
      【议文】这句话是孔子概括自己一生学习和修身境界的演变,其中的年龄分段大可不必认为是确数。这句话放到今天来说,非常难以效仿。这仍然是现代知识体系过于庞杂的问题,导致一个人不可能博学到无所不通达的境界。不同性格的人在学习和自我人格塑成的过程中,路径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是用孔子积累的学识去铺垫自己价值观这种奋进过程。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里写道:“孔子由学生信,非先有信而后学。故孔子教人,亦重在学。”钱先生由现代人谈信仰想到宗教,或曰上帝、或曰真主、或曰其他神明。若问他为何而信,往往回答神缔造万物,与人契约,信他便是修身和赎罪,能到神的国度。至于各种经典中描写世事的内容、教人修持的道理,却在那之后。这是要人先去信,后来才知道信的合理性。对于孔子本身,却是从学入手,由浅入深从“而立”、“不惑”进阶至“知天命”的境界。天命是什么呢?杨伯峻先生说孔子是不信宿命论的,却讲天命,而钱穆先生则将其解释为“人生一切当然之道义与职责”。我则记得自家一位伯父将近50岁时感慨“知天命”,说的却是他这辈子人生价值实现程度,到了五十岁也就差不多能完全知道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宿命论,却也道出了所为和所达互相依附最终成型的道理。许多学者说儒学是实践之学,是从学习与实践出发树立思想价值体系的学问,我不敢妄下论断,但从孔子的这句话的确透出这种意思。现在无论修身或是做学问,都可以借鉴此段。知道了上面这些,就会引出一个问题:若所学的知识并不正确,却还坚信它,最终形成不可动摇的信仰,那不是错上加错吗?就拿孔子本身的学说来讲,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以及它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孔子和先秦儒学不可能有宏观科学的社会学视角,在治国角度,它只是在孔子目睹了世道丧乱之后对良好秩序的想往出发而阐发的一系列德治理念;在修身,它也只是片面强调性善论而引出“仁”的价值核心而已。这都不算错,却都有其立足的条件,一旦失去该条件,其阐发的内容就丢失了实践性,不为时代所接纳。孔子的时代,政治秩序颠倒,天子没有遏制诸侯的能力,诸侯也没有节制大夫的实力,仅仅倡导道德和礼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了。而后世战乱持久的时代中,人们更加想向往秩序和稳定的社会,这时候孔子的学说也被人拿出来宣扬,也是条件具备之下才发生的。就我个人的观点看,只要一个学说有其立足的条件,并非无稽之谈,学习之、研究之甚至拿来奉为信仰也就并无不可。


      IP属地:北京5楼2013-11-04 21:46
      回复
        0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还活着的时候,按照规范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按照规范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议文】孔子时代卿大夫坐大,卿大夫僭礼的行为并不罕见,当时三桓不仅僭鲁公的礼,有时甚至僭周天子礼。而此段中孟懿子即三家之一孟氏,其父名他向孔子学礼,他问孝道,孔子便警告他“无违(礼)”就是希望他用合乎规范的礼仪对待自己的父亲,而不是继续僭礼的风气。因为今天并不存在宗法制度的家庭,孝也失去了它古有的内涵,我们还是从子女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及父母对子女教导的角度出发进行评议。在一般家庭,子女的世界观成型,受父母的影响很大,我们很难说父母在子女面前做的那些是对或者错,我们却知道那会被子女吸取或抵触,从而塑成其价值观,因此在子女价值观成型之前,父母需要多多思考自己的言行对其可能的影响。


        IP属地:北京6楼2013-11-04 21:46
        回复
          0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仅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议文】这段话因为“其”的解读理解不同,古来多有争议,而我个人更倾向于上面的解读。即其潜在的台词是,子女侍奉父母十分周到,因此父母没有其他可操心的,仅仅担心子女的身体健康。


          IP属地:北京7楼2013-11-04 21:46
          回复
            0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道,就是说能养活父母便足够了。对于犬马都能够养活它们;如果没有敬爱的心,和养犬马有什么分别呢?”
            【议文】人是有情感需求的生物,仅仅赡养父母却没有情感上的尊重,父母的情感需求变得不到满足,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大,父母和子女不在一处的非常普遍,就更需要加强情感的交流。无论是否善于表达感情的人,能够注意这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之,总是好的。


            IP属地:北京8楼2013-11-04 21:47
            回复
              0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曽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愉悦的容色,是很难做到的。有事情的时候年轻人去效劳;有酒有美食,年长的人吃喝,就认为是孝道吗?”
              【议文】孔子讲孝道,不仅仅指出了有所养,还指出了有所敬。他说“……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强调了敬。我们今天自然没有这么繁杂的礼的讲求,却都经历过类似的现象。关心父母的时候,许多情况下并不是用父母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父母因为不小心受到了伤害,便责怪父母的疏忽大意,本意是好的,却从训斥的角度出发,让父母非常难以接受。将心比心,便知他们那时是何等心情。而如何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则因家庭而异,需要自己去寻求了。


              IP属地:北京9楼2013-11-04 21:47
              回复
                0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整天讲学,从没见他提出反对的意见或疑问,就像个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发挥所学,可见他并不是愚蠢。”
                【议文】孔子以因材施教,重视根据学生特点不同有甄别授课而著称。孔子的弟子也的确性格各异,其中颜回就是一个近乎迂讷的人。他师从孔子从来不质疑孔子所说,也不发问。孔子说他像是个蠢人,等到发现他私下里自己也能阐发学问,便改变了看法,可见孔子并不喜欢学生对自己一味顺从,而是以学生学有所得为目标。我上学的时候,见过问问题太多,将老师问到因不耐烦而挥手离去的同学,也见过从不发一语学习也不太好的同学,学生的性格是各异的,能顾及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是非常困难的,在当今知识体系无比宏杂下更加困难,教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吸纳知识,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IP属地:北京10楼2013-11-04 21:47
                回复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目的所采取的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议文】钱穆先生认为“视其所以”当作“观察其如此做的原因”。杨伯峻先生则以为“以”与“由”意思相近,不如解作“与”。无论那种解读都有其道理,但在此我更倾向于杨先生的解读。这段其实是说,人心是很难捉摸的东西,人为了袒护自己的隐私,会戴上伪装。那么和人交流如何了解他人呢?只能通过其所为推测了。看他与什么人为友?可以推测他的价值取向。考察其行事出发缘由?这本来就是目的,于是我便不知如何去做,窥得人心又谈何容易呢?我不妨再者看他做事为达目的,用的是什么方法,这又是推测其本心的一种办法。再看他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怡然自得,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烦躁不安?孔子说,这样人便“焉廋哉”,其实是说人的矫饰也会通过这些途径看破了,了解他内心的愿望也就实现了。


                  IP属地:北京11楼2013-11-04 21:48
                  回复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能有新的体会与阐发,就可以做老师了。”
                    【议文】不多评议,仅提我理解的一点,就是“知新”从何处来?旧的知识有其授予的时代背景,而这背景与现今并不一定相同,“知新”应当是从当前的状态出发,寻找旧知识在当前情况下所具有的借鉴意义,否则不懂得改换视角看问题,而用今天的眼光去看过去的知识,只说它迂腐荒谬,反而会什么都得不到。


                    IP属地:北京12楼2013-11-04 21:48
                    回复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去实行,然后再说出来(,这样就称得上一个君子了)。”
                      【议文】这里的“君子”当是有德者,对于“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有多种解释,译文中是通常的解释,是劝诫人务实和谨言。还有人解作“说君子该说的话,然后依照它去实践”,则是劝诫人言行如一,且言行不逾矩。


                      IP属地:北京14楼2013-11-04 21:48
                      回复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是(用道义)和谐共处,而不是(用利益)来勾结彼此。小人反之。”
                        【议文】有道德的人结交,看重的是维护道义。说到这句,突然想起以前与人闲谈,说到道义和利益的实质。彼认为一切都是利益,道义也是利益的一种,仅有公私之分,这是把道义和公益等同了。其实就孔子这段话所指来说,孔子理想中的道要维护的是整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当今,其实道义远远不止公益,譬如钻研前沿科学的,同心协力为的是什么,是尚未发现的科学规律,他是对人类社会有利还是有害都很难说,这算不算是“周以道”呢?又如研究形上学的,聚在一起探讨不可见物,也与公益无甚直接关系,算不算“周以道”呢?而讲私利却也倡公益的,却也不能用“小人”蔽之。


                        IP属地:北京15楼2013-11-04 21:49
                        回复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被表象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倦怠而无所得。”
                          【议文】“罔”有多种解读,杨伯峻先生以为“欺骗”,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中说是“迷惘”,但又说是疑义。“殆”也有多解,杨先生说是“没有信心”。其他解法有“危殆”,意为有害于学习;又有“疲怠”,意为“疲于空想而无所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借鉴结合自身。


                          IP属地:北京16楼2013-11-04 21:49
                          回复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解法一)孔子说:“研究与学习异端学问,是有害的。”
                            【译文】(解法二)孔子说:“攻击异端学说,可以制止祸害。”
                            【译文】(解法三)孔子说:“攻击见解不同的异端,这种做法是有害的。”
                            【议文】上面的译法大相径庭,甚至截然反之,究竟哪个解读才是这段话的本意呢?不同学者都有证或反证,没有定论。那么从今天看,学习异端学问有害还是无害?攻击异端学说的行为是有害还是无害呢?我们看人家的学说与我们接受的不同,便抨击那是错的,比如儒家倡礼法,墨家说兼爱,道家讲无为,法家重刑名,释家论性空,他们彼此看来都是异端,去了解甚至钻研彼此的学问,是有害还是无害呢?答案是不确然的,比如朱不学道,陆不学禅,如何架构理学呢?然而理学在宋是对朝,有其积极意义。而在明清却演变成对野,使人备受束缚,是有害还是有益于学术呢?但凡理论,总有其成立的条件,脱离条件独立而为真理的,怕是只有空无了。知道这点,再去看他人学说,应知从其所依托而成立的条件出发,去接受或是质疑,或许是对待不同学说的妥善态度。


                            IP属地:北京17楼2013-11-04 21:49
                            回复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议文】表现自己无所不知就是智慧吗?不知道一些知识就是愚蠢吗?在孔子的时代,学术范围狭窄,孔子希望“君子不器”,是要人做学问不要太局限,然而人毕竟不可能博学到无所不知的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对待学术的一种应有的诚实态度。此句也有说“不知为不知”当解作“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也有说这段话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导性格直率的仲由不该知道的事情要装作不知道,都有其道理,但我不太喜欢第三种解法。


                              IP属地:北京18楼2013-11-04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