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吧 关注:3,588,711贴子:113,408,039
  • 0回复贴,共1

三中全会30年指引改革前进方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中全会30年指引改革前进方向
三中全会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体现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作出的。
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心工作。而从30年来7个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与关键词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党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方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并进行着逐步演进与探索。
1978年12月18日~22日 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以安徽省凤阳县小 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为发端,在整个农村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农村体制改革的浪潮,也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城市里的工商企业也 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即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在本次会议上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在十三届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除了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外,还特别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总规划。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1998年举行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必须遵循的方针,对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政策措施。
2003年 举行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被称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明 确了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以人为本、全面、均衡的发展观,同时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 改革,这意味着中国改革或者说制度创新将进入全新阶段。并且十六届三中全会还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展写入了中国发展的战略文本。


1楼2013-11-05 19: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