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体系基本建立。编制了30多项规划,涉及土地、港口、产业、核心区城市设计、城乡一体等。
2、基础配套基本成形。新修86公里道路,拉开30平方公里起步区路网框架;在建安置房82幢、公租房6幢共60万平方米。起步区建成道路的燃气管网、供水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成。公用配套河海大学郑蒲港校区、马鞍山二中江北校区、大润发超市、燃气释放站、交通枢纽中心、星级酒店等项目已建设,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会议中心、姥下河景观整治等项目正在推进。
3、项目招商已有成效。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190亿元,在建项目15个;目前在谈项目18个。
4、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一手抓规划区内建设,一手抓规划区外新农村发展,规划“1个江北主城区—2个特色老镇区—12个农村新社区”的新型城乡结构形态,大力推进“三个延伸”(把城市的水、电、路、公交、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市的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把城市的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等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实施“新区新家园十项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建9个农村新社区,投资1.5亿元对30公里长的村村通道路进行公交化改造(到年底与长江大桥同步运营),对进入安置房、新社区的居民社保、就业等与市区标准接轨,新建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2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转自网易】
2、基础配套基本成形。新修86公里道路,拉开30平方公里起步区路网框架;在建安置房82幢、公租房6幢共60万平方米。起步区建成道路的燃气管网、供水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成。公用配套河海大学郑蒲港校区、马鞍山二中江北校区、大润发超市、燃气释放站、交通枢纽中心、星级酒店等项目已建设,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会议中心、姥下河景观整治等项目正在推进。
3、项目招商已有成效。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190亿元,在建项目15个;目前在谈项目18个。
4、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一手抓规划区内建设,一手抓规划区外新农村发展,规划“1个江北主城区—2个特色老镇区—12个农村新社区”的新型城乡结构形态,大力推进“三个延伸”(把城市的水、电、路、公交、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市的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把城市的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等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实施“新区新家园十项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建9个农村新社区,投资1.5亿元对30公里长的村村通道路进行公交化改造(到年底与长江大桥同步运营),对进入安置房、新社区的居民社保、就业等与市区标准接轨,新建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2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转自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