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寳吧 关注:40贴子:646
  • 9回复贴,共1

霸王别姬——哥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部关于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关于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电影。”拍完霸王别姬的陈凯歌在接受访问时如是说。 陈导这话说得简单,也妙。他的意思很明白,蝶衣身为男子,心却阴柔,以至在性别倒错中爱上了师哥,这是他的悲剧。当然这部戏不仅属于三个人,它是一部自在飞花的艺术和深黑锁链的政治相碰撞以后,前者被后者扭曲甚至毁灭的梨园悲歌。它的三个主角,皆是被时代损害、摧残的形象——一生一旦一妓女,有的义,有的精,有的痴,然而无论反抗或是妥协,蝼蚁般的地位注定了他们要成为旧社会的牺牲品;而蝶衣这个为戏疯魔的戏子,则成了艺术与政治的双重祭品,他以一己之力单枪匹马地追随他的京戏,捍卫他与师兄的情谊——或者说爱恋。在经历一系列舆论打压、强权压迫后决绝地选择了自我毁灭,在这一点上蝶衣和张国荣可谓惊人的相似。许多荣迷都不赞同哥哥演程蝶衣是本色演出这一说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蝶衣这个角色的确对张国荣产生了影响,而我们在荧幕上看见的蝶衣,也包含了张国荣个人理念的投影。尽管哥哥自己说过,他不会成为程蝶衣那样的人,但事实上在他生命的后期,他的个性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忠于内心对艺术的追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11-09 20:17回复
    求,挑战公众的审美观念;以公开性取向这样在华人世界可谓惊世骇俗的方式,承担起对爱人的责任。他的敢爱敢恨,有蝶衣的影子。不同的是相比之下蝶衣的爱更无奈些,他的自我性别认识被暴力改写成女人,因而不得不爱男人;而张国荣是个正常的男人,他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张与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张国荣与程蝶衣一样,在他们的艺术生涯后期,都遭遇了“举世而加毁”的境况。哥哥生前屡屡遭八卦媒体谩骂与攻击,然而除了他的粉丝,有谁会有那功夫去考证是真是假?有杂志宣称他有异装癖,颇有点管中窥豹的意思。无论是97年演唱会上的红色高跟鞋,还是热情上古罗马少年的长发造型,都是他传达艺术理念的表达形式,怎么就跟媚俗、女气扯上关系了呢?我想任何一个用了眼、耳、心去观看演唱会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当然,这样排山倒海的非议无关记者的个人好恶,而是出于幕后老板的操纵。张国荣是孤身一人,他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台来为他撑腰,偏偏他性格不羁,不愿阿谀,自然得罪了不少高层,因而他所做的一切都倍受非议。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11-09 20:31
    回复
      这一点与蝶衣又有共通之处。尽管蝶衣曾屈服于袁四爷这个权贵,并在他的羽翼之下安稳地唱了几年的头牌,可是由于他在法庭上发表了关于日本人的一些言论,与袁四爷闹翻了。后来新中国成立了,袁四爷因为反动戏霸的罪名被处死,蝶衣就彻底飘零成一个个体,也就是说,被孤立在集团之外了。尽管他们有许多影迷、戏迷,但都无法给予他们实质上的帮助。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11-09 20:31
      回复
        你们杀了我吧!”影片放到这里时,整个电影院都静了下来,只有蝶衣那纤细却又坚决的声音在回荡着,犹如在梦里,所有的人都为之震撼。艺术无国界,真的,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说出这样干净纯粹的话。此刻,什么政治,什么民族仇恨,都在这个瘦弱却高尚的戏子面前黯然失色。当然,在刚被日军铁蹄蹂躏过的中国大地,他的话就是颠覆性的。一向袒护他的袁四爷此刻大怒地甩袖而走,菊仙朝他脸上吐了口唾沫。这种反应也属正常,毕竟要中国人在这个时候客观冷静地审视这个“毫无悔意的汉奸”,不是件易事。可怜蝶衣终其一生,都没有谁能真正理解过他。曾经有过个患难与共的师兄,可是娶了老婆后就让他觉得陌生了。霸王别姬我通共看了三次,每次看到痴傻的蝶衣对小楼那句告白:“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时,我的眼眶都忍不住湿润。蝶衣啊蝶衣,你是真虞姬,他是假霸王。这个你穷尽一生去爱的男人,为何要屡屡在你心口上划刀?在你反对推行样板戏时,你的师兄没有站在你这边。你质问他的软弱:“我问你,虞姬为何要死?”他居然愤怒地摔门而走:“那只是戏!”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泼了你一头的冷水,你怨吗?这还不算什么,文革时那场揭发戏,才是真正的痛彻心扉,他当众赤裸裸地揭开了你那拼命想忘却的伤疤,我看到你的表情,从震惊,到愤怒,到绝望,再到爆发,所有观众都为你心痛。如此一气呵成的表演,那么地令人震撼,催人泪下。张国荣的演技,果真连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不是随便可以模仿地来的。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11-09 20:34
        回复
          我有个同学,她看到这一段时哭得很凶,止都止不住。她说她为蝶衣惋惜,最爱的人负了他,他还那样袒护他。我想大概所有人看了电影都会怨恨小楼吧?尽管我们都明白,小楼并无错。他和蝶衣不是同路人,蝶衣是活在戏里的人,而小楼把戏与人生分的很清楚。我们不能说他觉悟不高,相反,他更现实,在某些时候比蝶衣聪明。蝶衣会为了“从一而终”这四字搭上身家性命,他却不会这么做。他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己和妻子,然后才是师弟,至于京戏,于他只是谋生的工具而已。可惜蝶衣没有看清这一点——也许最后他想明白了,自己爱了一辈子的霸王,不是真霸王,理想幻灭,所以才会自刎而死。我们都爱蝶衣,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会选择小楼。这就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要是哥哥能像我们这样现实,他也许就不会死,当然那样的他,也就不是张国荣了。
          至于袁四爷,许多影迷把他奉为蝶衣的知音。我觉得这话也对,也不对。他跟蝶衣一样,都是戏疯子,对于亦男亦女的蝶衣,他有过一个非常精彩的论调:“女子阴秽,男子阳污,唯观世音菩萨集阴阳于一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性的美好。但我们也要看到,袁四爷对蝶衣的爱是建立在占有欲的基础上的,设想若蝶衣不是如此顺从,那么他会被毁灭而不是被欣赏。如果袁四爷真爱蝶衣,那为何在法庭上,当他看到救人无望时立刻翻脸走人,弃蝶衣性命于不顾?关于这一点,蝶衣比谁都清楚,不然为何要让他画上霸王的脸谱?他心中只有小楼。可怜蝶衣,为了一把年少时许下诺言赠给师兄的配剑,搭上了自己的身子,还有尊严。
          不知哥哥在演这部电影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一部霸王别姬,让多少影迷泪眼婆娑,魂梦系之,而亲手绘制了这部悲剧的演员们,他们精神上所受的煎熬,更是可想而知了。我最近一次看这部电影已是半年前,但我直至今日才动笔写点东西,只因为电影给我的震撼太远太深,以至于我不得不好好花时间整理思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里满是蝶衣的影子,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我如此!那么,哥哥你呢?你又用了多长的时间来走出戏中?抑或者你一直到死去前的一刻,心中都还有蝶衣的影子?唐生在为你选择蜡像馆的遗像时,没有用何宝荣,也没有用阿飞,而是选择了蝶衣,这是为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11-09 20:34
          回复
            与它相比都会黯然失色。谢谢你,哥哥,给了我们如此沉甸甸的震撼与回忆,我为成为你的影迷而骄傲。
            后记:自从迷上了张国荣,我就再也看不进其他人的电影,听不进其他人的歌。这不是偏执,而是无奈。这就好比一个戴惯了钻戒的人,要她把钻石换成铜铁一样的别扭。没有人能比得上你,哥哥,因为你是人间的传奇。所以我注定要当你一辈子的影迷、歌迷了,呵呵。哥哥,你知道吗,我们一直都好想你,希望你在天堂能过得快乐。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11-09 20:37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11-09 20:39
              回复


                IP属地:甘肃11楼2013-11-09 22:22
                回复
                  你这是在干嘛
                         ✎﹏₯㎕﹍我就是我,别人无法取代,喂自己袋盐!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1-11 08: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