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千秋吧 关注:248贴子:1,924
  • 11回复贴,共1

【教学】一期练戏讲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执 笔 落 墨 , 书 尽 千 秋 】


IP属地:山东1楼2013-11-17 12:19回复
    最初的时候,是想到杯酒释兵权,但是后来却定了现在的题目——兔死狗烹。
    情感的刻画,是这次练习的关键,三字经的开篇将人之初性本善,但我觉得,人之初,未必就是善的。便如这世间的坏人没有一个是生来就丧尽天良的,人性之中或多或少都带着恶意,只是有人将其克制隐忍至不见,有人任其肆意发展,是以每个坏人,都有其不得不变坏的原因。在你看来道德丧尽的,也许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也许他们心底的煎熬,比任何一个人都难捱。
    兔死狗烹,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把抓住兔子的猎狗杀掉煮了吃,典故是越王勾践杀功臣文种,可共患难,不能同欢乐。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范蠡说的话。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这种故事太常见,半点不新鲜,但却一再上演,乐此不疲。但凡草莽起家的皇帝,在君临天下之后总免不了杀功臣,为何?
    因为他们出身贫贱,怕属下功高震主,这种人,大多缺乏帝王之术,会打天下,而不能很好地守天下,或是功臣锋芒太盛,不得不杀。刘邦杀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李世民却不杀功臣,赵匡胤也不杀。
    分别来看,刘邦朱元璋都是草根出身,即便做了皇帝也多多少少有点自卑,他们清理高官队伍,很大原因是出于对自己的不信任,怕自己控制不了这些开国功臣,更怕自己用人不准,怕有一天这些功臣会生出谋逆之心。毕竟,他们自己就是谋逆起家,才得了这天下。
    李世民不杀功臣是因为他十几岁就领兵出征,冲锋陷阵,实打实的军功换来的是不可撼动的军权,当皇帝对他封无可封于是做了天策上将之时,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若是没有玄武门之变,死的就是他。赵匡胤不杀功臣是因为他不但有本事有军权,还有个很能干的弟弟赵匡义,但是他也怕有一天,黄袍再次加身却是他人做了帝王,所以有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他二人的相同点便是,其下属皆是从小接受忠君爱国思想的世家子弟,谋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君王杀功臣,总不至于无缘无故,便是这君王心胸狭窄如勾践,也不是毫无预兆。所以范蠡知道会有兔死狗烹的一日,早早选择了挂帆西子扁舟。从与功臣生死患难做兄弟,到功成名就翻脸不认人,总有一个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而非黄河落九天般的垂直转折。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矛盾滋生的过程,让帝王心里有了忌讳,然后将这个忌讳慢慢加深升华,直到再也容不下当初患难与共的至交,最后来个导火索,一把火烧死功臣。
    这次的练戏的关键,就是在于矛盾激发点的铺垫与导火索的演绎。


    IP属地:山东2楼2013-11-17 12:20
    回复
      可以提问,三个问题。
      Q:[二二]兔死狗烹这个题目就一定是要这么写吗?利用后被除掉。
      A:对于这个问题,你自己去翻字典查这个词语的意思吧。
      Q:[风瑾]单单对于这个梗来说,存在从一开始就是存心利用的可能吗,就是对所谓的“狗”没有感情
      A:[青逝]也有可能是利欲熏心,后来做出来的行为
      A:有,可能性很大。上位者在创业期间,会刻意或是不自觉地利用很多人。等到事业有成,这些人没有了利用价值,甚至还存在了威胁,就必须除掉。
      Q:[染笙]君王的心思哪儿能猜到,做臣子的哪儿能事事顺其心面面俱到。那么是不是当臣子的势力达到一定的地步,也就是说狗有足够威胁主人的能力,主人就会找茬挑刺而虐来虐去,虐来虐去这就是这个梗的含义?
      A:这梗不虐,很简单的人性分析,这里的狗不是宠物,不是好看好玩就可以,而是有一定利用价值,值得主人驯养的存在,如果狗成了威胁主人的存在,用不着虐来虐去,直接杀掉即可。


      IP属地:山东3楼2013-11-17 12:24
      回复
        第二次,——睡太早了,完全错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1-18 22:49
        收起回复
          默默围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08 1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