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古潭传说
在蕉岭县境内的石窟河上,有一个叫做石鼓潭的水潭,多少年来,人们传说着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很久以前,九天之个,王母娘娘养着一又大又笨的乌龟,这厮性情凶恶,不守本分。一日,它撞进蟠桃园偷吃了许多仙桃,被王母发觉后,奏知了玉皇大帝,顿时龙颜大怒,命雷神把它推出南天门外。笨乌龟四脚朝天,跌将下来,恰好落在石窟河中。它浑身疼痛,翻来覆去地挣扎着。翻呀滚呀,滚呀翻呀,意把河底滚出个深窝来,从此这里波起浪伏,成了行船的险道。
乌龟在天庭享惯了清福,如今困在水潭,心里十分不快。可它看到这里是下潮州、往汕头、出南洋的要道。立即转愁为喜:我今既然当不了神仙,也要做个水大王。于是一面搜罗龟子龟孙,充当爪牙;一面打出旗号,声方来往船只都要留下“买路钱”,供水域作乐之用。否则弄翻船只,伤害人命,或是让船在漩涡里打转,半日出不了水潭。从此昔日船经此地,人们都要上食物或金银财宝,以求平安。过潭后也要写信,让家人放心。
某年夏天,来了一条打渔船,船上父女俩相依为命。因不明底细,在潭里放网下钓。笨龟见状,锰晃锰摇,一时潭中沙涌石滚,恶浪滔滔,刹那间就吞没了小渔船,老渔翁被吃掉了。女儿幸被水浪卷到对面河滩上。当她苏醒过来时,知老父已惨遭不幸,哭了三天三夜。哭声飞上云空,冲入瑶池,惊动了群仙,王母立即派千里眼前去探看。方知乌龟在凡间仍不思悔改,乃唤雷神施法镇妖。雷神在石窟河上空踩着祥云,抽出宝剑,用力一劈,劈下了南山一角,轻轻托在手中,然后猛向潭中扔去,乌龟压在水底,永远不得翻身。从此,石窟河边竖起了一座形同大鼓的石山,山下一湾水潭,流水叮呼作响,宛如钟鼓这声,后来,人们就把它命名为石鼓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