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和邑旧十景,为传统景胜,多前人诗赞,历代县志均载。
黄榆古戍 境内黄榆岭,严险曲折,瀑布千寻,旧有兵戍守,城垣故址尚存。宋黄觉诗称“云笼古戍”。明朝知县周钺有“山形秋色势相宜,自古乾坤险是奇”赞诗。
风挝石鼓 石鼓岭,上有石如鼓,风动有声。元人王思诚有“南岭风吹石鼓鸣”之句。
八赋晚霞 八赋岭古树千丛。晚霞光濯。清初知县刘顺昌有诗日:“八赋横空路甚赊,攒元千丈半天遮。悬崖鸟雀未由下,峭壁藤萝何处挝?岭底羊肠千万径,关前蜗室两三家。衙斋久矣标堂额,何用梁余餐晚霞?”。
松子香风 松子岭,崎岖蜿蜒,山岗多松,遇风香气袭人。周钺诗云:“万壑千岩一夜霜,晚看云树两苍苍。悬崖老干虬龙雾,偃盖新枝凤鸟翔。有约不逢黄石履,无缘可到赤松乡。乘风度岭萧萧起,松子吹来桂子香”。
合山奇泉 合山。下有二泉:一名娘子泉,清流湍激,远近十数村汲饮;一名郎君泉,平时无水,每逢农历七月,泉水涌出,时出时断,出时声吼泉涌,断时逆坡旋回,问息断出两三次,方潺潺流出。明王云凤有“灵泉兀突经千古,旋渴旋流谁使为?”之句。
凤台异形 凤台村西北有山。其形如凤凰展翅,连绵数里,突起孤冢有如凤头,因名。
九京新月 九京山。一名九原。每月哉生魄,光朗异他处。周钺有“路入九京游衍处,人留千载古今名。一钩悬挂林梢月,恰到严城已报更”诗句。
西溪灵井 云龙山椒建有龙神殿,内有井,终年不涸,不冻,邑人遇旱祷雨取水辄应。
雨洗麻衣 麻衣山。在县城北五里,麻衣道人住锡处。寺后有石洞,天将
雨,洞顶水珠涓涓下滴。
漳水环带 漳水有二:一自县(城)北东流,一自县(城)南东流,交绕环抱,有若带然。周钺以“百雉孤城间两洲,南溪北涧总东流。三门作品题清议,二水成人泛白鸥”描绘其形胜。
New-和邑新十景
云龙园林 城西1.5公里的云龙山,据庙碑载,元时,北山腰建龙神庙,清代曾屡次重修、扩建,有古建筑20余处,楼台亭阁,布局得体,结构精巧,掩映于山水之间。山中松林葱郁,山腰溪水长流,亭座有一石雕龙头,泉水从龙口喷出,飞珠泻玉。夏时灌木丛中,山花烂漫,清幽素雅。冬日青松翠柏,银装玉琢。登山东眺,城郭一览无遗,南溪北涧,二水成人,尽在望中。庙右有一天然巨石,镌“云龙山”3个楷书大字。中山一峰突起,状若伏虎,相传为后赵王石勒避暑处,故名“赵王台”。日军侵占县城后,古建筑被破坏殆尽。1983年开始重修玉溪桥、澄碧楼、龙王庙、望山亭等。近数年,每端午节凌晨,县城居民,携老扶幼,万人空巷,络绎登山,岁岁不辍,蔚为习俗。
姑岩天险 县城东40公里的百备村东,旧有西天圣母庙,因曾有尼姑住持,故名姑岩庙。殿堂楼台早已坍塌,只剩断壁残垣。山势挺拔峻险,景色秀丽壮观,遥望冀西平原,一派茫茫云雾。晴日登临,太行群峰重叠,逶迤千里,气象万殊。通姑岩只一条羊肠小道,险处仅宽0.6米许,仰望悬崖峭壁,俯视万丈深渊,行人侧身而过,莫不毛骨悚然。民国25年(1936),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曾在此潜居,是和顺早期建立中共组织根据地。
阳曲远眺 县城东南20公里的阳曲山,万山环抱,直插云端,海拔2058.8米,为本县第一高峰。登峰远眺,目穷千里。在天高气爽的秋日,俯瞰河北平原,远山近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阳曲山战斗即发生在这里。
水帘新貌 青城镇新庄村南2公里处与邢台交界的马岭山间,两股泉水从岩洞中流出,东奔入冀。这里气候温和,野生桃杏梨果,花椒柿栗,漫山遍野。严冬泉不结冰,炎夏亦无盛暑,景色壮观。传说古时常有猴子戏嬉觅食,故有“水帘洞”之称。如今修筑三级提水工程,将泉水引上千米高山,山腰、山麓建有几处住房。夏秋之季,云雾缭绕,瓦屋时隐时现,虚幻缥缈,似有若无。游人有诗赞美:“越过九曲十八弯,水帘洞外尽奇山,几处瓦舍浮云绕,不羡蓬莱恋此间”。
黄榆古戍 境内黄榆岭,严险曲折,瀑布千寻,旧有兵戍守,城垣故址尚存。宋黄觉诗称“云笼古戍”。明朝知县周钺有“山形秋色势相宜,自古乾坤险是奇”赞诗。
风挝石鼓 石鼓岭,上有石如鼓,风动有声。元人王思诚有“南岭风吹石鼓鸣”之句。
八赋晚霞 八赋岭古树千丛。晚霞光濯。清初知县刘顺昌有诗日:“八赋横空路甚赊,攒元千丈半天遮。悬崖鸟雀未由下,峭壁藤萝何处挝?岭底羊肠千万径,关前蜗室两三家。衙斋久矣标堂额,何用梁余餐晚霞?”。
松子香风 松子岭,崎岖蜿蜒,山岗多松,遇风香气袭人。周钺诗云:“万壑千岩一夜霜,晚看云树两苍苍。悬崖老干虬龙雾,偃盖新枝凤鸟翔。有约不逢黄石履,无缘可到赤松乡。乘风度岭萧萧起,松子吹来桂子香”。
合山奇泉 合山。下有二泉:一名娘子泉,清流湍激,远近十数村汲饮;一名郎君泉,平时无水,每逢农历七月,泉水涌出,时出时断,出时声吼泉涌,断时逆坡旋回,问息断出两三次,方潺潺流出。明王云凤有“灵泉兀突经千古,旋渴旋流谁使为?”之句。
凤台异形 凤台村西北有山。其形如凤凰展翅,连绵数里,突起孤冢有如凤头,因名。
九京新月 九京山。一名九原。每月哉生魄,光朗异他处。周钺有“路入九京游衍处,人留千载古今名。一钩悬挂林梢月,恰到严城已报更”诗句。
西溪灵井 云龙山椒建有龙神殿,内有井,终年不涸,不冻,邑人遇旱祷雨取水辄应。
雨洗麻衣 麻衣山。在县城北五里,麻衣道人住锡处。寺后有石洞,天将
雨,洞顶水珠涓涓下滴。
漳水环带 漳水有二:一自县(城)北东流,一自县(城)南东流,交绕环抱,有若带然。周钺以“百雉孤城间两洲,南溪北涧总东流。三门作品题清议,二水成人泛白鸥”描绘其形胜。
New-和邑新十景
云龙园林 城西1.5公里的云龙山,据庙碑载,元时,北山腰建龙神庙,清代曾屡次重修、扩建,有古建筑20余处,楼台亭阁,布局得体,结构精巧,掩映于山水之间。山中松林葱郁,山腰溪水长流,亭座有一石雕龙头,泉水从龙口喷出,飞珠泻玉。夏时灌木丛中,山花烂漫,清幽素雅。冬日青松翠柏,银装玉琢。登山东眺,城郭一览无遗,南溪北涧,二水成人,尽在望中。庙右有一天然巨石,镌“云龙山”3个楷书大字。中山一峰突起,状若伏虎,相传为后赵王石勒避暑处,故名“赵王台”。日军侵占县城后,古建筑被破坏殆尽。1983年开始重修玉溪桥、澄碧楼、龙王庙、望山亭等。近数年,每端午节凌晨,县城居民,携老扶幼,万人空巷,络绎登山,岁岁不辍,蔚为习俗。
姑岩天险 县城东40公里的百备村东,旧有西天圣母庙,因曾有尼姑住持,故名姑岩庙。殿堂楼台早已坍塌,只剩断壁残垣。山势挺拔峻险,景色秀丽壮观,遥望冀西平原,一派茫茫云雾。晴日登临,太行群峰重叠,逶迤千里,气象万殊。通姑岩只一条羊肠小道,险处仅宽0.6米许,仰望悬崖峭壁,俯视万丈深渊,行人侧身而过,莫不毛骨悚然。民国25年(1936),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曾在此潜居,是和顺早期建立中共组织根据地。
阳曲远眺 县城东南20公里的阳曲山,万山环抱,直插云端,海拔2058.8米,为本县第一高峰。登峰远眺,目穷千里。在天高气爽的秋日,俯瞰河北平原,远山近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阳曲山战斗即发生在这里。
水帘新貌 青城镇新庄村南2公里处与邢台交界的马岭山间,两股泉水从岩洞中流出,东奔入冀。这里气候温和,野生桃杏梨果,花椒柿栗,漫山遍野。严冬泉不结冰,炎夏亦无盛暑,景色壮观。传说古时常有猴子戏嬉觅食,故有“水帘洞”之称。如今修筑三级提水工程,将泉水引上千米高山,山腰、山麓建有几处住房。夏秋之季,云雾缭绕,瓦屋时隐时现,虚幻缥缈,似有若无。游人有诗赞美:“越过九曲十八弯,水帘洞外尽奇山,几处瓦舍浮云绕,不羡蓬莱恋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