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吧 关注:5,805贴子:134,555

电视剧三国演义拍摄中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转)自刘备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感谢
@寒雨秋风


1楼2013-11-18 17:25回复
    总导演王扶林

    “才了红楼愿,又结三国缘”
    在三国演义剧组成立之时,总导演的人选还没确定。愿意出任总导演的人有的是,当时的领导小组不断收到这人那人的推荐信或自荐信,都没有同意。领导小组一直认为,要想担当三国演义的总导演,除了有才华外,导演还得具备拍古典戏的经验。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权衡,由总制片主任任大惠出面,将此任务交给了刚拍完赫赫有名的电视剧《红楼梦》的总导演王扶林。
    王扶林一进剧组,首先抓的是剧本创作,可是这时,连写剧本的作者还没有定下来!


    3楼2013-11-18 17:28
    回复
      六位编剧
      1990年8月,剧组成立一个多月后,《三国演义》领导小组召开了剧本创作会议,成立了由杜家福、朱晓平、刘树生、叶式生、李一波和周锴等6位中青年作者组成的编剧组,每人平均写10集左右。剧本创作大致分为5个阶段:
      1.剧本作者、制作人、导演聚集一起,确定整体构思
      2.每人写出2集,供剧组参考
      3.讨论修改初稿,每天讨论一集,这个过程陆陆续续约用了1年
      4.剧本作者根据剧组对初稿的意见,写出第2稿,交由戴临风、王扶林、刘世德孟繁树剧本参订人审看
      5.作者写出第3稿,由参订人进行最后推敲,每位参订人在审看完剧本后,都必须签字,直到戴临风最后审看完剧本,才送印刷厂排印。
      剧本创作时间表:
      1990年9月,完成文学剧本14集;
      1990年10月,完成12集;
      1990年11月,完成29集。
      截止1990年12月15日前,累计完成84集文学本中的76集~~~


      4楼2013-11-18 17:28
      回复
        日本影视公司曾希望曹操由他们出演
        围绕谁来演曹操一角,曾经有过一个小故事。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拍摄规模在当时无疑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耗费资金也是空前的。中央曾有指示,搞古典名著电视剧,创作上不能和“外面”合作,外面的资金可以利用。在此期间,日本一家电视创作公司多次找我方商洽,提出由他们全部负担拍摄费用,要求合拍“三国”,条件是“三国”里的曹操由他们的演员出演。我们不答应。他们说,曹操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角色,其他角色都由中国演员演,有什么妨碍呢?我们回答:我们自己老祖宗的东西,还是由我们自己完成。曹操是整个《三国演义》的第一男主角!第一男主角让你们演我们还拍什么“三国”?
        于是,婉谢了日方的盛情。


        5楼2013-11-18 17:28
        回复
          五个执行导演
          蔡晓晴导演剧集如下:第一集《桃园三结义》至第七集《凤仪亭》;第二十四集《跃马檀溪》至第四十四集《回荆州》;共计二十八集。
          沈好放导演剧集如下:第八集《三让徐州》至第二十三集《大破袁绍》;共计十六集。
          张中一导演剧集如下:第四十五集《三气周瑜》至第五十二集《夺占西川》;第七十八集《诈病赚曹爽》至第八十四集《三分归晋》;共计十五集。
          孙光明导演剧集如下:第五十三集《单刀赴会》至第六十四集《安居平五路》;共计十二集。
          张绍林导演导演剧集如下:第六十五集《兵渡泸水》至第七十七集《秋风五丈原》;共计十三集。


          6楼2013-11-18 17:28
          回复
            剧组选角
            剧组成立之初,找演员的工作量相当大。从1990年8月中旬开始初选演员的工作由李法曾和顾凤莉负责。他们走访了北影、八一厂、北京人艺、青艺、儿艺、总政、空政等单位,经过40天的努力,看了300多人,初步确定了第一批名单78人。10月5日开始,这批候选演员集中在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接受化妆录像。10月16日,导演组分别选看了北京、武汉地区的演员录像资料,结论是不甚理想。于是,又有三位副导演分赴沈阳、长春、上海、杭州等地物色演员。
            11月26日上午,导演组观看了第二批录像剪辑,从中挑选了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赵云、司马懿、吕布等角色,并确定第二批候选演员24人。1991年1月,又有29名演员化妆录像,导演组确定刘备、张飞、鲁肃等11个角色的正式入选。2月,确定蒋干、黄忠等13个角色的人选。5月底,选定了一批主要演员和一大批次要角色,至此,将近10个月的遴选演员工作大体结束。
            角色基本确定后,剧组于1991年7月,在丰台路口招待所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演员学习班。
            学习班中,总导演王扶林谈了导演总体构思。分别有6位专家为演员授课,内容包括三国的时代背景、汉代礼仪、汉代风俗、古代战争与阵法、古典名著的改编等。


            7楼2013-11-18 17:28
            回复
              酬金微薄拍《三国》
              历史巨片《三国演义》在当时是一部耗资巨大的鸿篇巨制,其拍摄经费之高在我国当时电视剧制作史上绝无仅有。然而,这一剧组的导演、演员、制片及全体工作人员,为了把我国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搬上荧屏,历尽了千辛万苦,拿到的却是全国影视界最低的酬金。为了拍片,许多人一二年没回家,一头扎在这男子汉的古代军营里。除夕之夜,大家还啃着冷漠。
              新加坡有位著名导演曾考察过《三国演义》剧组,他感慨万千地说:“你们真正是在为中华民族拍戏!”


              8楼2013-11-18 17:30
              回复
                三国演义补拍队——他当导演,但不挂名
                1993年4月,制片主任郝恒民接受了新任务:组织补拍队,由他担任导演兼制片主任。说是导演,将来片子上不会挂名,全无利可图。但郝恒民别有所图。他图的是让《三国演义》尽量避免差错,减少遗憾,图的是整个“国家队”的集体荣誉,图的是电视事业的共同荣誉。
                在窦店补拍队驻地,郝恒民望着低矮的天花板,深有感触地说:“我来剧组三年半了,到补拍结束估计得四年,加上《末代皇帝》五年,一共是9年,一个人的一生有几个9年?我曾经把最瑰丽的时光贡献给我国电视事业的两大工程,我生而无憾,死而无悔!”
                比如说,第九集孙策立业中,洪宇宙老师的周瑜镜头都是补拍的。据制片主任任大惠说,本来确定由两个人出演周瑜,由于考虑到观众可能不适应,于是将第九集第一个周瑜的镜头全部抠了下来,再由洪宇宙老师补上~~不过,有些镜头还是可以看出明显不是洪宇宙老师。如下




                9楼2013-11-18 17:30
                回复
                  一角多人饰演问题
                  由于实行总导演负责、执行导演分头拍摄制度,《三国演义》剧组在演员的挑选和确定上也与众不同。即最主要的演员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孙权、周瑜7个人一律不许变,他们的选择决定权在导演组,经过共同认定后,每一集里的每场戏都由固定演员饰演,以保证形象的完整和连续性。而其余角色,甚至包括赵云这样一些主要角色,在剧组分头拍摄,实在无法调配时,可以由执行导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扮演者。因此,在电视剧里,三人演赵云,二人演庞统等现象~~
                  赵云——张山

                  赵云——杨凡

                  赵云——候永生

                  庞统——祝士彬

                  庞统——金书贵


                  10楼2013-11-18 17:30
                  回复
                    “毒泉”那场戏
                    张纪中说起拍摄“毒泉”那场戏,非常感慨。当时剧组要求蜀军喝了毒泉,纷纷死在河边。因为“五月渡泸”,天气又极热,所以官兵必须赤条条地躺在河滩上。拍摄的时候是一月份,即使是南方,也觉谈不上热。和当地老乡谈价钱,讨价还价,10块钱一个人,上下脱光拍场戏,显得唯钱是争。可是当剧组有一个道具员被水冲进了南盘江,眼看就没命了,当地壮族老乡立即解缆放船,好几组人一起抢救,终于把道具员从漩涡里救了上来,却根本不要一分钱!张纪中自责了:10块钱让人家在冬天脱得一丝不挂在水里为你拍戏,确实是低了点,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人家是“要钱如命”,人家救了你们“公家人”的命,却没有索取报酬!
                    于是第二天再拍的时候,张纪中主动提出每人15元,当地老乡欢天喜地……


                    11楼2013-11-18 17:30
                    回复
                      实拍片头人仰马翻的镜头
                      观众看到《三国演义》片头人仰马翻的镜头时,不由得拍案叫绝,称赞此镜头拍得精彩。其实,《三国演义》戏追求的是一种写实的风格,自然不能像香港拍的那样,所以就不靠特技,而靠真练实拍。拍摄前,剧组要事先挖好大坑,将摄像师和摄像机藏在土坑里,再在前方不远处挖准备陷马的坑,只待几匹马一同跑过来,该跌的马跌在应该跌的坑里,造成人仰马翻。真正拍起来时,导演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只能狠下心来没有把要摔马的事告诉骑手,放留下这样一个人仰马翻的珍贵镜头,使观众一饱眼福。

                      应该就是这个镜头了~~


                      12楼2013-11-18 17:30
                      回复
                        自己来顶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1-18 17:31
                        回复
                          服装设计赵庆霞
                          1991年,当王枫副部长亲自点名,请中国电视剧唯一的一级服装设计师、曾为300集电视剧设计服装的赵庆霞出山时,她的头发还是黑的。那些日子,她成天夹着一本《三国演义》,一本《新华字典》,从原著中少得可怜的有关人物服装的描写中寻找设计依据;同时又花几个月时间,凭吊三国古战场、参观博物馆、参加专家座谈会,对汉代经济、文化、礼仪、民俗及审美偏爱了然于心,逐一消化,打好腹稿,只用25天,便完成了上百幅设计。
                          初次看稿,像“三堂会审”——有关领导、专家与导演,对每个人物的服装设计,都要问构思,问依据,赵庆霞则一一作答。然后从平面到立体,请演员扮上再审,如此反复7次,才拍板定案。
                          赵庆霞和他的服装队共制作各色服装3万余套,其中,光是诸葛亮一人,就有七八十套!


                          14楼2013-11-18 17:31
                          收起回复
                            曹操——鲍国安


                            三国演义剧组选角时,争演曹操一角的艺术家、明星大腕很多,鲍国安正在拍《大唐名相》,也就没去争这个角色。谁想到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剧组副导演的电话,说是剧组已把他列为“曹操”的候选人之一。
                            总导演王扶林提出,别的人物可以立即选定,饰演曹操的演员必须由他亲自面谈。王导来到鲍国安家。二人谈了对曹操的看法、戏的处理等问题,十分投机。只谈了20分钟,曹操的角色就落到了鲍国安身上,鲍国安不知如何去感谢王导的知遇之恩。(后来艺术人生再聚首时提到,鲍国安老师本来是曹操的候补演员,原来那演员不干了,所以鲍老师挑起了大梁
                            鲍国安“拍这部戏对我来说,每一个镜头都是一个痛苦的回忆。这部戏拍了4年,外景戏又特多,真可以说是夏战三伏,冬战三九,而每次拍戏,我都得穿几十斤重的铠甲……其间,我累到了两次,每次都是吊针一拔,再拍戏。剧组的待遇并不高,片酬也低。但大家都不计较,因为大家的心情都一样,那就是把名著拍成功,别让全国人民失望。


                            15楼2013-11-18 17:31
                            收起回复



                              16楼2013-11-18 1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