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天因何而期待黎明?不,我们感觉不到期待,除非能向自己证明生活并非枯燥的重复。
成长的过程亦然。意识到自己终将老去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其实这缓慢而隐蔽的过程自从成年起便悄然开始,直到许多年后你才恍然发觉自己的变化。
我们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长大,途中渐渐磨平了与生俱来的单纯与莽撞,回过头只看见仍栩栩如生却不再那么鲜活饱满的青春。只有我们自己了解当中的区别——用于定义我们的词由“年少”替换成“年轻”,未来不再是不可预期的漫长岁月,而是一个两位数字的倒数时限。我们已经体会过独立的人生,已隐约看到自己在这庞大世界里的位置,不复年少时的好奇,不复无知时的勇气。年岁渐长的我们学会斟酌,学会考量,学会妥协,学会犹疑,学会不再那么相信直觉。这些能力就像骑自行车或游泳,一旦学会便成为本能。
当新的“本能”覆盖旧的,我们渐渐感觉到自己身体里的某个天平倾斜了。一枚枚砝码不可阻挡地由丰盛的情感缓缓地滑向规则。年少时整个世界都摆在面前,我们仿佛有无数选择可以一一尝试;而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一件一件丢掉不适合自己的东西,留下属于自己的固有形态。
年龄一个一个数字往上加,而生活的内容却在一点一点地做减法。你有了不会再吃的食物、不会再穿的衣服、不会再尝试的工作、不会再选择的人。
老去是无可避免的过程,如同成长。它并不意味着某些特质的消退,而是我们开始本能地遮盖住某一部分的自己。
起初,你会遗憾、会惧怕、会频繁地回忆从前,听到任何有关青春的话题都难免内心溢满感慨,乐此不疲地试图借由与他人相似的记忆去反复验证自己是否曾虚度青春。
相信我,它不会持续很久,直至你安然接受:某天自己终将老去,在能够预见的未来,与这地球上所有的人相同。
同时你也将明白:我们真正惧怕的并非老去本身,而是怕自己与这世界之间的关联变成一种贫乏而僵硬的模式。
虚构的故事总有结局,不是在此处,就是在别处。而此时此刻还真实地生活着的你和我,在老去之前,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不是吗?
正如这几句诗: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热情,
给分开,给死亡,给昨天,给安寂。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真诚,
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成长的过程亦然。意识到自己终将老去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其实这缓慢而隐蔽的过程自从成年起便悄然开始,直到许多年后你才恍然发觉自己的变化。
我们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长大,途中渐渐磨平了与生俱来的单纯与莽撞,回过头只看见仍栩栩如生却不再那么鲜活饱满的青春。只有我们自己了解当中的区别——用于定义我们的词由“年少”替换成“年轻”,未来不再是不可预期的漫长岁月,而是一个两位数字的倒数时限。我们已经体会过独立的人生,已隐约看到自己在这庞大世界里的位置,不复年少时的好奇,不复无知时的勇气。年岁渐长的我们学会斟酌,学会考量,学会妥协,学会犹疑,学会不再那么相信直觉。这些能力就像骑自行车或游泳,一旦学会便成为本能。
当新的“本能”覆盖旧的,我们渐渐感觉到自己身体里的某个天平倾斜了。一枚枚砝码不可阻挡地由丰盛的情感缓缓地滑向规则。年少时整个世界都摆在面前,我们仿佛有无数选择可以一一尝试;而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一件一件丢掉不适合自己的东西,留下属于自己的固有形态。
年龄一个一个数字往上加,而生活的内容却在一点一点地做减法。你有了不会再吃的食物、不会再穿的衣服、不会再尝试的工作、不会再选择的人。
老去是无可避免的过程,如同成长。它并不意味着某些特质的消退,而是我们开始本能地遮盖住某一部分的自己。
起初,你会遗憾、会惧怕、会频繁地回忆从前,听到任何有关青春的话题都难免内心溢满感慨,乐此不疲地试图借由与他人相似的记忆去反复验证自己是否曾虚度青春。
相信我,它不会持续很久,直至你安然接受:某天自己终将老去,在能够预见的未来,与这地球上所有的人相同。
同时你也将明白:我们真正惧怕的并非老去本身,而是怕自己与这世界之间的关联变成一种贫乏而僵硬的模式。
虚构的故事总有结局,不是在此处,就是在别处。而此时此刻还真实地生活着的你和我,在老去之前,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不是吗?
正如这几句诗: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热情,
给分开,给死亡,给昨天,给安寂。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真诚,
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