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凝吧 关注:178贴子:13,961
  • 21回复贴,共1

【高中作文】夜夜月不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夜月不同
面对生活的枯燥与单调,有人曾感叹,生活是“三点一线”,思想是“固执己见”,就连天上的一轮明月,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点不变。
没错,随着工业越来越迅猛的发展,林立的高楼大厦渐渐吞噬着琐碎的竹影,工厂的轰鸣淹没了枫桥的钟声,狂卷的尘沙瞬间撕碎了幽巷的雨丝,可是此时,你是否仍渴望内心的宁静,依旧追寻着远去的古典的足迹?
追寻古典,在长安精致的窗棂旁,欣赏那轻缓的霓裳羽衣的舞姿;追寻古典,在江南朦胧的湿翠中,品味那歌尽桃花扇底风的唱腔。感受唐的唯美,宋的奢华,会心处,把手中纸扇一合,道一声快意。这些岂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所能消受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11-19 14:15回复
    至上世纪末,还有一群修行者隐居在山西终南山中。他们与茅庐为伴,在山洞中栖息,谛听着自然的声音,醉心于林间的点滴,如千年前的隐者一般,过着朴素而淡泊的生活,不与外界相通,那是他们的世外桃源。或许我们不能如他们一般洒脱而淡然,但我们仍可以寻求内心的宁静,抛却烦恼与不安,直至回归古典,诗意地栖居在喧嚣的都市中。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11-19 14:16
    回复
      不消说那云的变化多端,月的清冷醉人,只游走于四季之间,你也将发现无处没有诗情的展现。即便是都市,也有红与翠的点缀。待林花谢了春红,便是榴花开时。在浓密的绿叶间,那样欢欣而热烈,不似莲君的淡雅和温润,却是同样诗情画意。梧桐摇落那故园的秋色后,便是寒梅怒放日,折一枝自驿站寄给友人,代表的是无尽的情意。脱离了无线电波的彩笺尺素,带给人自是别样的思念与感动。
      在敦煌的长卷前,凝神静气,望那高扬飘逸的丝带蘸着阳光的颜色自由的摇曳,悠远而绵长,舞过了千年的时光。想那万乐齐鸣,骊歌如缕,柔美的丝带舞出汉唐的辉煌,连接起你与古人间超越千年的思想,带你回归那古典的圣境。大概只有在那样闲适悠缓的时代里,才有抒发的如此淋漓尽致的唯美与典雅吧!
      在诗画中回归古典,红尘便渐行渐远,鳞次栉比的高楼也逐渐模糊,复而清晰,却是回到了北宋清明上河之时。古老的汴京、悠远的暮云,在其中品味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闲适,看淡那“苒苒物华休”的岁月的流逝,欣赏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景致。抚摸池上的碧苔,倾听叶底的黄鹂,观无声的落花,沉浸在这样的古典中,不可自拔。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11-19 14:17
      回复
        回归古典,便是这样惬意。当你放慢你匆忙的脚步,驻足欣赏身边的风景,蓦地忆起一句唐诗抑或宋词,轻声吟诵,你会发现——原来回归古典竟是如此简单。
        可惜,网线的蔓延驱散了人们的闲情逸致,快餐文化的浪潮席卷了天涯海角。当人们面对一台“不解无私造物情”的冷漠机器漫观世界时,可曾有人想到窗外的明月还在等待知音的欣赏?可还会有人引一壶杜康,举杯相邀?
        莫道“江月年年只相似”,回归古典,重寻生活中的风景,你会发现每一个夜晚的明月都各有风采。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3-11-19 14:17
        回复
          【笑】这是墨墨在高二时奉李老师之命为参赛而写的作文,如今翻出来,忆起那段紧张而又充实的岁月,恍如一梦。墨墨在此拿出来与诸君共享,希望各位喜欢。
          【瞥】借鉴可以,但墨墨不希望有抄袭行为。
          【笑】真是,若是有人抄,也得先看到才行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11-19 14:21
          回复
            女皇大人!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3-11-19 18:28
            收起回复
              嗯,我来此一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1-20 15:24
              收起回复
                来此一聚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1-20 16:47
                回复
                  才女~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20 22:08
                  收起回复
                    太秀了 我2020年赶来还能翻我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08 12:49
                    收起回复
                      后疫情时代前来考古


                      IP属地:重庆11楼2021-12-09 0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