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66贴子:112,565
  • 10回复贴,共1

求前辈们解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月夜首联中的看,怎么发音?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11-23 10:45回复
    因为近体诗押平声韵的关系,应读作一声,与其字义无关。同样的用法参见「青鸟殷勤为探看」、「明月明年何处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1-23 19:06
    收起回复
      杜甫《月夜》
      栏目:唐诗鉴赏
      作者:情诗网 2004-9-13 7:55:16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韵译】: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你在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
      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
      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
      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
      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
      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评析】: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八月间离家北上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掳至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11-23 19:24
      回复
        建议看一下红楼梦第一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里面有一段贾雨村吟唱绝句的片段,那里面就是一声!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11-23 20:29
        回复
          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诗出现在第一回中。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街坊上家家策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不知是不是这一句?】


            “口号”即“口占”。“绝”者,绝句也,唐代近体诗的另一种格式,每首四句,此首每句七字,是为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贾雨村脱口而出的诗句寄托了他的胸怀抱负。诗的前两句平平无奇,也没有什么特色;后两句却透出气象不凡,抱负不浅。他一旦有出头之日,就要使“人间万姓仰头看”,据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话》载,赵匡胤未登帝位的时候,曾经把自己所作的《咏月》诗句念给南唐的徐铉听。当念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两句,徐铉以为显露了帝王之兆,大为惊异。
            贾雨村在这处仿宋太祖赵匡胤《咏月》诗意,以中秋的明月比喻自己一旦时机来到,也必将大展宏图,出人头地。甄士隐此时还看不透他的品质,只是爱他的才华,故说他“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在甄士隐资助下,雨村进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云了。三五:十五,指农历十五日。这一天夜晚,月亮最圆。
            目送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这两句的意思是:每到三五(农历十五日)之夜,月亮就会变圆,她用那咬洁的清辉护卫着玉石的栏杆。前句暗含着“只要有了一定的时机,我贾雨村就能够一展抱负,蹈上为官的道路”的意思;第二句里“玉栏”指皇宫内院,用雕栏玉宇借喻中国统治阶级的官僚阶层。所谓“满把清光护玉栏”是表瑰他坚决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愿为既得利益阶层效犬马之劳的坚定意愿。其中,这个“护”字点得最清楚.最能够说明问题。然而,就其实质来看,贾雨村“护玉栏”只不过是一个进身之阶、是一个 。
            向上爬的幌子,他真正护的是自己的“官”,是他贾雨村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官位,他不惜出卖恩人,为了护官,他不惜昧着良心反过来顺水推舟、陷害贾家。这实际上是古今中外官僚统治阶级的一向政治权谋,所以看穿了,倒也不稀奇。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句中“捧”字用得很好,它把贾雨村的勃勃野心都“捧”托出来了。这一句话的意思是,“瞧,天上这一轮明月,不是“跳出”、‘跃出”,更不是“走出”、“飘出”、“选出”,而是众星把她捧出来的,当然,她要比众星光亮得多,高贵得多。等她一出来,人间万民都要拾头仰望她,对她表示无限的敬仰与虔诚”。这就像贾雨村自己内心的企望一样,如果他一旦高中,金榜题名,立刻一举成名天下知,到那时岂不是前呼后招、奴仆成群、一呼百诺吗? 时人以为以赵匡胤帝王之尊,也不过如此气魄。
            最后,这首诗从整个情绪上来看是高昂的、充满激情的;艺术上主要用的是象征手法:用自然界的实体——月亮,来象征具体的人;用天体运动来表现人的思想活动。使人读后.结合具体的人物典型.很容易心须神会。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11-23 21:32
          回复
            月夜·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月夜》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注解】
            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看,读平声。
            3.怜:想。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鬓发。
            5.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清辉:指月光。
            6.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注评】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今天晚上。鄜州:妻子和儿女暂住之地。月:月亮。全句意思是:此时此刻在鄜州的月光之下。闺中:指妻子。“闺中人”的省称。只:副词,用于谓语或全句之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可译为“只有”。独看:一个人看。全句意思是只有妻子一个人望月怀人。
            ○对面写起: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独”字为下二旬张本。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远。从长安至廊州相去甚远。怜:怜悯。小儿女:小孩子。未解:不懂得。忆长安:怀念长安。意思是怀念身在长安的父亲(诗人自己)。这里以“长安”代指身在长安的人。
            ○设想儿女不解母亲忆念之情,体贴入微。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带有脂粉香的雾气。云鬟:乌黑如云的头发。湿,打湿。设想夜深雾起,妻子的鬟发被水气沾湿了。清辉:指月光。玉臂;洁白如玉的臂膀。寒:感到凉意袭来。
            ○设想妻子夜深不寐情景,深情无限。
              何时倚虚幌(huǎng),双照泪痕干? 何时:什么时候。期盼之词。倚:相倚。虚幌:薄而轻的帷幔。“倚虚幌”是团聚的具体形象。双照:“双”承“独”,“照”承“月”,月光同照两人,反衬此刻“独看”。泪痕干:眼泪不再流淌。反衬此刻妻子涫流不止。
            ○末二句表示对团聚的期望。以设想团圆的情景结,仍扣月夜。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7-07-21 17:00
            回复
              【韵译】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
              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
              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翻译】
                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悄悄,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我不禁留下了眼泪,滴在了妻子的心中!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家小的深切挂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话,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诗的构思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后世诗人常常学此法度。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7-07-21 17:01
              回复
                【评析】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寞,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7-07-21 17:02
                回复
                  我觉得应该读一声吧,青鸟殷勤为探看也读的是一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7-23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