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
道济从普明塔出来的时候,正值夕阳西下。天边的云被染成淡淡的粉色,如同上好的胭脂,浸入水中一层层晕染开。
他转头看向普明塔,在夕阳的光芒下,塔身仿佛被镀了一层金色,就像佛光一般,更加透出一股沉重庄严的气息。
“明心见性。”道济轻声念着第二层挂着的牌匾,勾了勾嘴角。
明明他一点也不想笑。
慢慢走到一边,没有了宝塔的阻挡,夕阳的光芒直直照在他身上,在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道济抬头看着夕阳。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光芒早已不刺眼,直接用肉眼看都不会有什么困难。
可他却莫名地觉得双眼刺痛,不得不微眯着。
扬起手想用蒲扇去挡,抬了一半又垂了下去。
他又绕回入口旁边的放生池,红色的锦鲤在水中依然悠闲地游动着。有一尾是白色的,在一群红色中十分显眼。
道济盯着那尾白色的锦鲤发了好一会儿的呆,鱼儿像感受到他的视线一样,纷纷游向远离他的地方。
回过神,道济咧嘴笑了笑,找到寒山寺的住持,简单几句说明了情况,捞了那尾白色的锦鲤就离开了寒山寺。
夕阳刚刚完全沉入地平线。
七、
那条水路不算长,即使摆渡者的前进速度并不快,但也没过多久,就到了寒山寺外。
“公子,到了,请下船。”摆渡者在岸边停稳了船,回头提醒男子该下船了。
“好,谢谢船家了,这是船费。”男子说着,从身边的包袱里取出一小块碎银子递给摆渡者,“这些够么?”
“公子上船前我就说过了,不需要船费,这钱,公子你还是收好吧。”摆渡者摇了摇头,拿出葫芦灌了一口酒。
“可是……”男子还想说些什么来说服摆渡者接受船费,但很快被打断。
“公子若真想付船费,就帮我把这酒葫芦灌满吧,所剩无几了。”摆渡者晃了晃手中的葫芦,笑道。
“可这深更半夜的,怎会有酒家开门……”男子有些为难。
“哈哈哈无妨,你明天拿给我也可以,我不急着回去。”摆渡者哈哈一笑,系了缆绳钻回船舱。“明天记得要把葫芦拿回来啊,我就在这儿。”
“绝不忘记。”男子郑重地点了点头,拿着葫芦走了。
待男子的身影没入黑暗之中,摆渡者又走出船舱。
他坐在船尾看向寒山寺,月光下的寒山寺像是罩了一层薄纱,朦胧飘渺,无端生出一种寂寥之感。
霜满天。
八、
道济拎着那尾锦鲤慢慢往回走着,快到枫桥时,迎面走来的一个人让他停住了脚步。
找到了。
他抬手用扇子拦住了这个人,脸上是一如既往的笑容。“这位公子,可否暂缓片刻,听和尚我说几句?”
男子看着道济的穿着不悦地皱了皱眉,“去去去,我还有急事呢,让开。”
他一把推开道济想继续走,但身后道济说出的内容让他顿了脚步。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把他最近身边发生的各种奇怪甚至诡异之事全都说了出来。甚至连他今天来寒山寺的目的都一清二楚。
“你……你是寺里的师父?”男子犹疑地回头看向道济,语气不自觉地带了恭敬。
“不是,和尚我只是受人之托。”道济随意一笑,把手中的鲤鱼递给男子。“去寺里的普明塔下敬一炷香,把这个带回去,发生的那些事慢慢会得到解决的。”
“真的?”男子犹豫着接过。这鱼怎么看都只是一尾普通的锦鲤而已啊。
“照和尚我说的去做吧。”道济挥挥扇子,笑容慢慢消失。“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来寒山寺一次吧,会有需要你的地方。”
“尘埃落定?一切?”男子疑惑更大了,“我又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尘埃落定?”
然而道济只是又挥了挥扇子,转身走了。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九、
寒山寺早课的钟声响起,惊醒了睡在船舱里的摆渡者。
太阳还未升起,天边泛着鱼肚白,深蓝色的天空中还隐约能看见几颗星星。
他打了个哈欠走出船舱,钟声停歇,耳边隐隐听得到诵经之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
是《大悲咒》。
摆渡者盘腿而坐,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也低声诵起《大悲咒》来。
清晨寂静得如深夜,只有一两声鸟鸣,流水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了。
只余诵经之声环绕耳边,仿佛他同寒山寺里的僧人一样,在大雄宝殿里,虔诚诵经。
十年如一日,这么久了,他从未改过这个习惯。
以前——很久以前,他经常逃掉早课,只因不愿早起。
没想到现在却可以这样坚持。
可为了什么,他却不知道。
早课完毕,太阳刚刚升起,不算耀眼的光芒包裹住全身,恰似一人掌心的温度。
原来自己还记得。
或许就只是为了这片刻的温暖。
低头笑了笑,又躺回船舱里,等着昨天的男子把葫芦还给他。
流水汩汩,带动小舟轻微摇晃,摆渡者慢慢合上眼。
过去的十年似是一个冗长的梦,一幕幕场景闪过,不留痕迹。
唯有最初,还记得有人曾对他说:“你走吧,我留下来。”
但他却忘了自己是如何回答的。
十、
再次睁眼是被晚课的钟声惊醒的,他钻出船舱,有些迷蒙地看了看天色,发觉自己竟睡了一天。
那人怎么还没回来,打个酒至于这么长时间么?
坐在船头,低声诵读着晚课的内容,直至夕阳西下,只剩几片云还透着淡金色。
有人踩上船尾,不是那个男子的脚步声。
“真抱歉啊这位公子,我暂时不开船。”摆渡者懒洋洋道,没有站起来,也没有回头。
“去杭州,灵隐寺。”
但他在听到来人说话的一刻便愣住了。
“你的酒。”
他慢慢站起来转身看向来人,接住那人扔过来的酒葫芦依然愣怔着。
从未想过再见面会是这种方式。
那人迎着他的目光微微勾了嘴角,他恍然间想起普明塔第三层的牌匾上的内容。
拈花微笑。
那人说“你走吧,我留下来”时,也是样的微笑。
他一度以为那块牌匾就是一个封印,把露出这个微笑的人封在了塔里。
而今天,封印终于解开了。
那人解了缆绳拿起长篙在岸边一顶,船缓缓向前驶去。
“你已经在这里渡了十年,今天,换我吧。”
寒山寺最后一声钟声落下,悠远绵长,仿佛响彻了十年的光阴,终于来到耳边。
寒山未寒,钟声已远。
完
道济从普明塔出来的时候,正值夕阳西下。天边的云被染成淡淡的粉色,如同上好的胭脂,浸入水中一层层晕染开。
他转头看向普明塔,在夕阳的光芒下,塔身仿佛被镀了一层金色,就像佛光一般,更加透出一股沉重庄严的气息。
“明心见性。”道济轻声念着第二层挂着的牌匾,勾了勾嘴角。
明明他一点也不想笑。
慢慢走到一边,没有了宝塔的阻挡,夕阳的光芒直直照在他身上,在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道济抬头看着夕阳。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光芒早已不刺眼,直接用肉眼看都不会有什么困难。
可他却莫名地觉得双眼刺痛,不得不微眯着。
扬起手想用蒲扇去挡,抬了一半又垂了下去。
他又绕回入口旁边的放生池,红色的锦鲤在水中依然悠闲地游动着。有一尾是白色的,在一群红色中十分显眼。
道济盯着那尾白色的锦鲤发了好一会儿的呆,鱼儿像感受到他的视线一样,纷纷游向远离他的地方。
回过神,道济咧嘴笑了笑,找到寒山寺的住持,简单几句说明了情况,捞了那尾白色的锦鲤就离开了寒山寺。
夕阳刚刚完全沉入地平线。
七、
那条水路不算长,即使摆渡者的前进速度并不快,但也没过多久,就到了寒山寺外。
“公子,到了,请下船。”摆渡者在岸边停稳了船,回头提醒男子该下船了。
“好,谢谢船家了,这是船费。”男子说着,从身边的包袱里取出一小块碎银子递给摆渡者,“这些够么?”
“公子上船前我就说过了,不需要船费,这钱,公子你还是收好吧。”摆渡者摇了摇头,拿出葫芦灌了一口酒。
“可是……”男子还想说些什么来说服摆渡者接受船费,但很快被打断。
“公子若真想付船费,就帮我把这酒葫芦灌满吧,所剩无几了。”摆渡者晃了晃手中的葫芦,笑道。
“可这深更半夜的,怎会有酒家开门……”男子有些为难。
“哈哈哈无妨,你明天拿给我也可以,我不急着回去。”摆渡者哈哈一笑,系了缆绳钻回船舱。“明天记得要把葫芦拿回来啊,我就在这儿。”
“绝不忘记。”男子郑重地点了点头,拿着葫芦走了。
待男子的身影没入黑暗之中,摆渡者又走出船舱。
他坐在船尾看向寒山寺,月光下的寒山寺像是罩了一层薄纱,朦胧飘渺,无端生出一种寂寥之感。
霜满天。
八、
道济拎着那尾锦鲤慢慢往回走着,快到枫桥时,迎面走来的一个人让他停住了脚步。
找到了。
他抬手用扇子拦住了这个人,脸上是一如既往的笑容。“这位公子,可否暂缓片刻,听和尚我说几句?”
男子看着道济的穿着不悦地皱了皱眉,“去去去,我还有急事呢,让开。”
他一把推开道济想继续走,但身后道济说出的内容让他顿了脚步。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把他最近身边发生的各种奇怪甚至诡异之事全都说了出来。甚至连他今天来寒山寺的目的都一清二楚。
“你……你是寺里的师父?”男子犹疑地回头看向道济,语气不自觉地带了恭敬。
“不是,和尚我只是受人之托。”道济随意一笑,把手中的鲤鱼递给男子。“去寺里的普明塔下敬一炷香,把这个带回去,发生的那些事慢慢会得到解决的。”
“真的?”男子犹豫着接过。这鱼怎么看都只是一尾普通的锦鲤而已啊。
“照和尚我说的去做吧。”道济挥挥扇子,笑容慢慢消失。“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来寒山寺一次吧,会有需要你的地方。”
“尘埃落定?一切?”男子疑惑更大了,“我又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尘埃落定?”
然而道济只是又挥了挥扇子,转身走了。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九、
寒山寺早课的钟声响起,惊醒了睡在船舱里的摆渡者。
太阳还未升起,天边泛着鱼肚白,深蓝色的天空中还隐约能看见几颗星星。
他打了个哈欠走出船舱,钟声停歇,耳边隐隐听得到诵经之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
是《大悲咒》。
摆渡者盘腿而坐,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也低声诵起《大悲咒》来。
清晨寂静得如深夜,只有一两声鸟鸣,流水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了。
只余诵经之声环绕耳边,仿佛他同寒山寺里的僧人一样,在大雄宝殿里,虔诚诵经。
十年如一日,这么久了,他从未改过这个习惯。
以前——很久以前,他经常逃掉早课,只因不愿早起。
没想到现在却可以这样坚持。
可为了什么,他却不知道。
早课完毕,太阳刚刚升起,不算耀眼的光芒包裹住全身,恰似一人掌心的温度。
原来自己还记得。
或许就只是为了这片刻的温暖。
低头笑了笑,又躺回船舱里,等着昨天的男子把葫芦还给他。
流水汩汩,带动小舟轻微摇晃,摆渡者慢慢合上眼。
过去的十年似是一个冗长的梦,一幕幕场景闪过,不留痕迹。
唯有最初,还记得有人曾对他说:“你走吧,我留下来。”
但他却忘了自己是如何回答的。
十、
再次睁眼是被晚课的钟声惊醒的,他钻出船舱,有些迷蒙地看了看天色,发觉自己竟睡了一天。
那人怎么还没回来,打个酒至于这么长时间么?
坐在船头,低声诵读着晚课的内容,直至夕阳西下,只剩几片云还透着淡金色。
有人踩上船尾,不是那个男子的脚步声。
“真抱歉啊这位公子,我暂时不开船。”摆渡者懒洋洋道,没有站起来,也没有回头。
“去杭州,灵隐寺。”
但他在听到来人说话的一刻便愣住了。
“你的酒。”
他慢慢站起来转身看向来人,接住那人扔过来的酒葫芦依然愣怔着。
从未想过再见面会是这种方式。
那人迎着他的目光微微勾了嘴角,他恍然间想起普明塔第三层的牌匾上的内容。
拈花微笑。
那人说“你走吧,我留下来”时,也是样的微笑。
他一度以为那块牌匾就是一个封印,把露出这个微笑的人封在了塔里。
而今天,封印终于解开了。
那人解了缆绳拿起长篙在岸边一顶,船缓缓向前驶去。
“你已经在这里渡了十年,今天,换我吧。”
寒山寺最后一声钟声落下,悠远绵长,仿佛响彻了十年的光阴,终于来到耳边。
寒山未寒,钟声已远。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