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夕山庄吧 关注:151贴子:12,649

回复:【技术指南】一些不需要时老出现,需要了就找不到的东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12-17 23:10
回复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一剪梅》唐寅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3-04 08:08
    回复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3-04 08:10
      回复
        一个挽幛分为三个部分:上、下款和幛心。
        上款,是拜挽人对被拜挽人(死者,被送葬人)的称呼,在称呼后面还要加上悼念之情的词,一般是长辈,加上“灵佑”、“灵座”、“归窀”、“仙逝”等词;同辈,加上“千古”等词;晚辈,加上“荣归”等词。
        幛心,即是挽词。
        下款,除称呼上加“愚”字外,有的在愚字上:
        ⑴如果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全在的,加“曾重庆下”四个字; ⑵如果只祖父母和父母在的,加“重庆下”三个字;
        ⑶如果父母在,祖父也在(祖母不在)的,加“庆严下”三个字; ⑷如果父母不在而祖父在的,加“祖命下”三个字; ⑸如果只父母全在的,加“具庆下”三个字;
        ⑹如果父在母不在的,加“严待下”三个字,或“哀子”两个字; ⑺如果母在父不在的,加“慈待下”三个字,或“孤子”两个字; ⑻如果父母俱不在的,加“永感下”三个字,或“孤哀子”三个字。 下款在姓名下,还要写“挽”、“拜挽”、“敬挽”、“叩挽”、“顿首拜挽”等词。这些词根据拜挽者与被拜挽者的关系而选用。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3-27 15:12
        回复
          《商君书》:“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8-06-12 17: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