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锋:挑战自我的影子武士——《破译金庸密码》补阙
德国哲学家尼采,借古波斯宗教家查拉图斯特拉之口,乃作如是说:“不过,你可能遇见的最大敌人仍是你自己——你埋伏在山洞和森林中,随时准备着偷袭自己。你这个孤独者所走的是追求自我的路!而此路要经过你自己和你的七个魔鬼!你将成为自己的异教徒、巫师、卜者、疯子、怀疑者、亵渎者,以及歹徒。”
在我看来,这算不得尼采的创见,早在南宋年间,我国大思想家欧阳锋已经深入涉及并思索过“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
“左边是光秃秃的山壁,日光将他(欧阳)影子映在壁上,更像是个直立的敌人。欧阳锋右掌猛挥,击在石上,只疼得他骨节欲碎,大叫:‘好厉害!’随即左脚飞出。但见山壁上的影子也是举脚踢来,双足相撞,欧阳锋奇痛难当,不敢再斗……”
此前,欧阳先生凭藉自己的错乱武功连败黄药师、洪七公、郭靖三大高手,令彼辈称服,将‘天下武功第一’的桂冠拱手相让。可惜,欧阳锋还是败了——被自己的影子击败。
安知非福?
这唯一的败绩,反成欧阳锋思想的转机,他终于勇猛精进,得通大道,思想深入到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我是谁?
“黄蓉道:‘不错,你武功虽好,却打不过欧阳锋。’欧阳锋心中愈是胡涂,只觉‘欧阳锋’这名字好熟,定是自己最亲近之人,可是自己是谁呢?脱口问道:‘我是谁?’黄蓉冷笑道:‘你就是你。你自己都不知道,怎来问我?’欧阳锋心中一寒,侧头苦苦思索,但脑中混乱一团,愈要追寻自己是谁,愈是想不明白……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了?’”(《射雕英雄传》三联版1433页)
尼采疯了,欧阳锋也疯了。这,也许是天才与哲人的宿命。
《射雕》出世30年后,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出版了一部通俗的哲学普及著作《苏菲的世界》,探讨的是人类永恒的疑惑,也就是所谓‘终极关怀’。
《苏菲》一书,是从小女孩苏菲收到一封神秘信件来展开的,信上写着:“你是谁?”,她接着又收到第二封信,上面写道:“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对应着欧阳锋的前两个困惑:“我,我是谁?我在哪里?”
《射雕》与《苏菲》,提出了相近的问题,但绝对不存在相互抄袭的可能。金庸在《射雕》中写得清楚:“须知智力超异之人,有时独自瞑思,常会想到:‘我是谁?我在生前是甚么?死后又是甚么?’等等疑问。古来哲人,常致以此自苦。”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两句诗据说是爱新觉罗。小玄子他爹顺治皇帝出家为僧之后所作。与前面所引“我在生前是甚么?死后又是甚么?”的疑惑,有三分相似。
金庸在书中对欧阳锋思想上的大跃进稍作解说:“欧阳锋才智卓绝,这些疑问有时亦曾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此时连斗三大高手而获胜,而全身经脉忽顺忽逆,心中忽喜忽怒,摹地里听黄蓉这般说,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了?”
是黄蓉撺掇郭靖把《九阴真经》写得错乱不堪,才令欧阳先生“全身经脉忽顺忽逆”,此为‘身教’;而临门一脚,将欧阳锋踢上哲学高峰的,也是黄蓉(‘摹地里听黄蓉这般说,不禁……’),这是‘言传’。是丐帮第34代领导核心黄蓉发现了欧阳锋的慧根,开启了欧阳锋的聪明。在哲学、思想上,黄蓉是欧阳锋的精神导师。
谅那黄蓉不过十几岁的一个丫头片子,尽管伶俐可人,毕竟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为何对欧阳锋的引导点化如此成功?她的能力从何而来?
德国哲学家尼采,借古波斯宗教家查拉图斯特拉之口,乃作如是说:“不过,你可能遇见的最大敌人仍是你自己——你埋伏在山洞和森林中,随时准备着偷袭自己。你这个孤独者所走的是追求自我的路!而此路要经过你自己和你的七个魔鬼!你将成为自己的异教徒、巫师、卜者、疯子、怀疑者、亵渎者,以及歹徒。”
在我看来,这算不得尼采的创见,早在南宋年间,我国大思想家欧阳锋已经深入涉及并思索过“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
“左边是光秃秃的山壁,日光将他(欧阳)影子映在壁上,更像是个直立的敌人。欧阳锋右掌猛挥,击在石上,只疼得他骨节欲碎,大叫:‘好厉害!’随即左脚飞出。但见山壁上的影子也是举脚踢来,双足相撞,欧阳锋奇痛难当,不敢再斗……”
此前,欧阳先生凭藉自己的错乱武功连败黄药师、洪七公、郭靖三大高手,令彼辈称服,将‘天下武功第一’的桂冠拱手相让。可惜,欧阳锋还是败了——被自己的影子击败。
安知非福?
这唯一的败绩,反成欧阳锋思想的转机,他终于勇猛精进,得通大道,思想深入到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我是谁?
“黄蓉道:‘不错,你武功虽好,却打不过欧阳锋。’欧阳锋心中愈是胡涂,只觉‘欧阳锋’这名字好熟,定是自己最亲近之人,可是自己是谁呢?脱口问道:‘我是谁?’黄蓉冷笑道:‘你就是你。你自己都不知道,怎来问我?’欧阳锋心中一寒,侧头苦苦思索,但脑中混乱一团,愈要追寻自己是谁,愈是想不明白……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了?’”(《射雕英雄传》三联版1433页)
尼采疯了,欧阳锋也疯了。这,也许是天才与哲人的宿命。
《射雕》出世30年后,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出版了一部通俗的哲学普及著作《苏菲的世界》,探讨的是人类永恒的疑惑,也就是所谓‘终极关怀’。
《苏菲》一书,是从小女孩苏菲收到一封神秘信件来展开的,信上写着:“你是谁?”,她接着又收到第二封信,上面写道:“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对应着欧阳锋的前两个困惑:“我,我是谁?我在哪里?”
《射雕》与《苏菲》,提出了相近的问题,但绝对不存在相互抄袭的可能。金庸在《射雕》中写得清楚:“须知智力超异之人,有时独自瞑思,常会想到:‘我是谁?我在生前是甚么?死后又是甚么?’等等疑问。古来哲人,常致以此自苦。”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两句诗据说是爱新觉罗。小玄子他爹顺治皇帝出家为僧之后所作。与前面所引“我在生前是甚么?死后又是甚么?”的疑惑,有三分相似。
金庸在书中对欧阳锋思想上的大跃进稍作解说:“欧阳锋才智卓绝,这些疑问有时亦曾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此时连斗三大高手而获胜,而全身经脉忽顺忽逆,心中忽喜忽怒,摹地里听黄蓉这般说,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了?”
是黄蓉撺掇郭靖把《九阴真经》写得错乱不堪,才令欧阳先生“全身经脉忽顺忽逆”,此为‘身教’;而临门一脚,将欧阳锋踢上哲学高峰的,也是黄蓉(‘摹地里听黄蓉这般说,不禁……’),这是‘言传’。是丐帮第34代领导核心黄蓉发现了欧阳锋的慧根,开启了欧阳锋的聪明。在哲学、思想上,黄蓉是欧阳锋的精神导师。
谅那黄蓉不过十几岁的一个丫头片子,尽管伶俐可人,毕竟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为何对欧阳锋的引导点化如此成功?她的能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