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东墙那一夏吧 关注:82贴子:4,676
  • 8回复贴,共1

_____关于书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定义
·作用
·分类
·格式
·区别
·模式
·创作
      ——I believe you more than future.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1-26 14:32回复
    ·定义
    书评,即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识见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
          ——I believe you more than future.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26 14:37
    回复
      ·作用
      书评作用于读者,首先在于它的信息功能,也就是说为读者选择图书提供参考,这就要求它把图书的基本内容介绍给读者;其次在于它的中介功能,即让读者在阅读行为实施之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以使阅读具有针对性,这又要求它点明图书的精要所在;最后在于它的导读功能,此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读者在阅读时,对所读图书进行价值判断提供参考,二是向读者推荐优秀的图书,这自然就要求它必须准确地反映书的内容,并在众多的出版物中遴选书评的对象。
            ——I believe you more than future.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1-26 14:38
      回复
        ·分类
        从形式上看:独立性书评。它的直接表现是,可以独立存在、独自成文、独有一番滋味。
        文本性书评。它的直接表现,或是原书引文高达20%以上,或是借题而不发挥、借尸而不还魂。
        从内容上看:
        思想型书评。书评既然作为一种创作,书评人文笔风骚掩映下迸射而出的独到而锐利的思想的光芒,应该成为一篇书评立足的根本。这种造诣,得自于书评人的个人修为,得自于对被评作品的深刻理解。
        情感型书评。这一类中,书评人与原创作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或激烈对质成为贯穿书评全文的唯一或主要线索。它结构于书评人对被评书籍的直接情感体验。
        描述型书评。书评,起源是因书而评,发展成为评而评。如果书评人不能通过对被评书籍风骨和神髓的整体把握,不能比普通大众看的更深、更远、更精,从而不能实现由书而评的飞跃、不能引导大众站的更高、发现更多的美,那么,直如有草船却无借箭、有画龙却无点睛,仅是笔墨泼散而已。


        4楼2013-12-01 00:41
        回复
          ·格式
          写简评一般可以有这样三个步骤:介绍——评价——推荐。
          (一)介绍
          “介绍”是指对所评的书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评价
          “评价”可以是总括全书作鸟瞰式的评述,也可以聚焦于作品的细部作画龙点睛式的点评。“评价”是书评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见功力的部分,从这里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思想水平、艺术素养、鉴赏能力、语言功夫等等。
          评价作品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要以科学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②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
          ③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三)推荐这是书评的结尾,有好书与读者共享的意思。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2-01 00:45
          回复
            ·区别
            广义的书评包括读后感。读后感偏重写自己的主观感受。
            读后感要注意三点:第一,写读后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不能杂乱无章,文意散漫。第二,这个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必须是从所读的材料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与所读的材料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第三,写读后感必须是写自己的所读、所思、所感、所悟。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从文体上看,读后感或立论,或驳论,或阐述议论,都与议论文相似,通常把它归入议论文的范畴,作为议论文的一种。
            写读后感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①“感”少“述”多。名为读后感,却很少有“感想”、“感慨”、“感悟”,大量的甚至通篇都是复述、引述所读的内容。
            ②“感”得不新。文中虽有所感,却只是老调重弹,或人云亦云,写不出自己真切的独特的感受来。
            ③“感”得不深。虽也能写出一点自己的感受来,但犹如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
            ④“感”得走调。虽然写了很多的感想,但不知“感”从何来,与所读材料无丝毫关联;或者虽也是“感”从“读”来,但曲解原作的意思,“感”得走了样。写书评无论偏重评还是偏重感,都要下工夫反复研读作品本身,然后方能评便能切中肯綮,悟便有独到之见。
            虽说读后感也是广义的书评,但书评和读后感还是有很明确的区别。
            读后感的主要任务不是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而是记录个人阅读某种书籍后的所感、所想、所悟;是以读者的心理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阅读的对象为中心;在写作上它通常只是围绕阅读对象的某一个点而抒发开去,几乎可以不考虑书籍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仅仅把阅读对象作为引子,然后就大谈其感想、大发其议论、大抒其情怀。
            书评是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后的成果。任何不涉及对某本书进行评价的文字,都不能叫做书评。


            6楼2013-12-01 00:48
            回复
              ·模式
              常见的书评模式基本分为5种:
              介绍性书评:这种书评篇幅比较短小,内容主要是简单介绍某种图书的基本内容,常常带有广告色彩。
              评介性书评:这种书评是在介绍某种图书的主要内容的同时,还对其特点、风格、主要成就以及缺陷等给子简明扼要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导读性质。
              专业性书评:这种书评是从所评对象的专业角度来写的,其篇幅要相对长一些,对该书内容的评论、分析和挖掘也要深刻,它尤其注重该书在理论方面的得失,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例如评《宝石学》,就只能从专业角度去写。
              阐发性书评:此种书评比专业性书评更具学术价值,有时它对所评对象中的某一问题继续作深入的探讨,有时它也对所评对象中的某个论点进行反驳,还有时它以所评对象为引子升发开去,大谈某些个人见解。
              书话:这是一种散文化的书评,它评论书的内容,也评论书的编辑或装帧,更喜欢谈其作者或相关的掌故,篇幅不长,但言之有物、生动活泼、较少拘束,除具备书评的一般功能之外,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7楼2013-12-01 00:49
              回复
                ·创作
                一篇好的书评应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用一两个简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书名,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信息,如过去的作品、曾获得的荣誉。
                2.如果是小说,对情节做简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说,写明写作目的和主题。
                3.书评作者对此书优缺点的评论。
                4.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式段落使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印象。
                =============================================================
                开篇
                写好开篇段落对书评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其目的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读这篇文章的热切愿望。开篇之前,先做一下笔记,问自己一些问题:·贯穿此书的主题是什么?·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般来说,作者姓名和书名应该在第一段中出现,但有时可能会从书中最重要的观点说起,犹如书评专门评论该书的主题。
                =============================================================
                摘要
                人们是为了判断是否想读这本书才去看书评的,因此你应让他们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小说的评论可对主要人物作些介绍,但只需简要点出部分情节即可。通常我简介小说的前三分之一或前半部分情节,忽略副情节。在冲突即将解决时,某个人物要做出决定时,或一个主要的活动场景即将开始时,戛然而止。非小说的书评则应提供所有重要信息的概览,其中包括重大的日期,人物地点,观点及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阐述。适当地引用书中原文可使读者产生真实的感受。要寻找那些机智、动人或有力的话语,并对它们产生的背景作一番描述。除非编辑准许你篇幅拉长,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将引言限制在一两句之内。不要忘记在每句引文后面注上页码出处,这样编辑可以核实。
                =============================================================
                如何形成观点
                为了形成对一本书的观点,可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这位著者想做什么?
                ·他或她获得了多大的成功?
                ·在某些方面,此书是否打动了我?
                ·关于这本书,我喜欢的是什么?
                ·我不喜欢的是什么?
                ===============================================================
                遣词造句
                尽量使用新颖的形容词,原则是:在我的评论中决不允许出现任何陈腐的形容词。评论非小说文章时,虽然你也得提到文字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读性,但内容比文体更重要。
                需考虑的有:
                ·作者对材料的驾驭是否充分彻底,是否经过深思熟虑?
                ·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结论可否被作者提供的材料充分证实?
                可以对作者的结论存有异议,但必须尽量客观。
                ================================================================
                简要的总结
                使用有力度的词语,尽量简短地总结你对此书的观点。如果可能,与篇首的评论遥相呼应。


                8楼2013-12-01 00:56
                回复
                  以上内容从百度整理借鉴,以供参考,互相学习。


                  9楼2013-12-01 0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