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庭<?xml:namespace prefix="O"></?xml:namespace>
“11·22”事故的发生,再次给我们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也使我再次想到了“无缝管理”。结合当前安全形势,我想简单谈谈看法,作为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吧。
一、要加快转变管理方式方法,全面推行“无缝管理”
一位哲人说过,让人疲惫不堪、难以阔步远行的,不是横亘在面前的高山峻岭,而是掉到我们鞋子里的微不足道的细小沙砾。安全管理就是要关注细节,包括当下的、变化着的,或者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每一个细节。站在企业的管理者角度,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及其一旦出现不到位甚至缺失将会给我们带来的不利。我把这种管理方式称为“无缝管理”。
经常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开车走高速,人就容易疲劳,容易打瞌睡,而一旦走在坑洼不平的赖路上,反而一直精神抖擞,因为他要随时准备应付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保安全。企业管理也是这样,尤其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下。我们的企业现在就是行走在赖路上,虽然我们更期盼我们的企业高速发展,并且我们实际上也一直在努力,但真要实现企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关注管理的动态化和全方位。我们经常讲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但我们要明白,对于企业而言,任何一个管理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决定成败,甚至决定安全与否。
正如以前所说过的,管理实现无缝目下只能是一种愿景,但只要我们已经提前考虑到了、并且认真去做了,未雨绸缪,管理过程中我们遇到“早已预料到”的问题,总不至于手忙脚乱、头脑发蒙。我们不是神仙,没有能掐会算的本事,而思想上重视了、执行中不抱怨、不怀疑了、落实中到位了,还是能够趋吉避凶的。集团公司李总曾经说过,干工作要“往最坏处打算,往最好处去做并且努力做好”,实际效果总会比预期好,反而更容易帮我们达成目标。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对于管理中的漏洞、服务中的弱项、工作中的疏忽,职工群众很多是知道的,关键看工作落实过程中能不能、肯不肯充分暴露问题。领导干部装作没看见,群众就会装作不知道;领导一指出,群众立刻“恍然大悟”,这种现象并不鲜见。我们要想让企业更好发展,就必须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对煤矿企业而言,安全就是最根本的稳定,生产就是最根本的发展,安全管理就是致力于解决安全与生产和谐发展的“改革”。既然是改革,就必然伴随阵痛和创新。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把为职工群众服务和推动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引导好、维护好、服务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好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企业管理的“顶层设计”;一切为了这个目标而开展的管理、工作,其实质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从本质来说,任何的管理都是动态的,任何的情况都有可能瞬息万变。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眼睛向下,步子要稳,多向职工群众问计问策,多为职工群众考虑,围绕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方式方法,实现由管理者到服务者角色的转变、由指挥员到战斗员再到指导员的工作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企业管理从来都没有一定之规,更不可能实现一劳永逸。所有的管理学秘籍实质都是一家之言,大多数企业都是“拿来主义”,只捡合适的推行。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结合实际实现创新,全面推行无缝管理、认真落实服务为本,使管理更有效、发展步伐更稳健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