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联盟吧 关注:35贴子:703
  • 2回复贴,共1

和老师叫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这是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文《奇妙的克隆》的第一段。关于它我与老师发生了一场争执。
老师让从第一段中找出关于克隆的定义。老师说是“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我和一部分同学说是“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我站出来争辩,但老师只是表达了一意思:你小子先坐下,等我讲完了,你就明白了。但很明显,他老人家在那叨叨了一节课,我还是不服。
老师说的那一句以点概面。老师说定义的“是”字前后能颠倒说。我们来看看老师的定义句“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老师的意思就是无性繁殖就是克隆,克隆就是无性繁殖。可是文章后面说,“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说明除了无性繁殖还还有事物被称为“克隆”
而且,细细品味“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句话中的“凡”字,你就会发现“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这句话定义的事物不是与无性繁殖同级别,它是高于“无性繁殖”的。它包括“无性繁殖”。举个浅显的例子:你的长辈不只你的父母,凡比你辈高的人,都是你的长辈。在这句话里,你不用品味“凡”。也知道“比你辈高的人”比“你的父母”概括的广。“凡”字后面的一般比“凡”字前面的概括的大。这篇课文也一样。
由此,我得出把“克隆”说是“无性繁殖”是极不准确的,顶多说“无性繁殖”是“克隆”。所以“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不是文章关于“克隆”的定义。
可惜老师没让我说完,就让我坐下了。我也只能在这发发牢骚。


1楼2013-12-01 16:59回复
    敢与“老师叫板“勇气可佳。为什么要叫板呢?叫的什么板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一/是因为克隆的定义吗?你认为老师说的这个定义不对,你的依据是书上的原句。那么,书上的,就一定对吗?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这个怀疑的胆量是非常可贵的。但,学习的目的在于求知,求真。而不只是在于”叫板“。
    二/是因为老师教学的态度吗?我认为,有问题,大家可以探讨,还是说,大家的目的是把问题解决掉,而不只是坚持哪一个人是对的。好多时候,大家坚持的不是真理,而是自己的脸面。显然,这样的争执,意义不大。因为,面子再重要,也不能改变真理,对吧?
    三/牢骚不是不可以发,但写文章决不只是为着发牢骚。因为牢骚解决不了问题。对吧?从写作的角度来看,首先,要确实自己写作的角度,也就是为什么发牢骚,目的是解决牢骚,期间,当然要下功夫,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不懂生物学,但是,我有个从语文角度的看法。
    A:……,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B: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从A看,作者解释克隆是个动词,指的是无性繁殖。
    从B看,作者说的克隆是个名词,指的是个体。也就是无性繁殖出来的个体。
    具体来说,比如通过无性繁殖出来的这些动物,或植物群(譬如无性繁殖出来的羊群)也叫做“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你们在课堂上争论的焦点好像出了问题。找语文老师看下,是不是这样?


    2楼2013-12-01 17:29
    回复
      另外,语文课上的“说明文”重点不在于生物学本身。而在于说明的语言,及方法,技巧等。应当保证学习重点。如果语文课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还上别的课有什么用?语文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对吧?


      3楼2013-12-01 17: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