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卡雷拉吧 关注:19贴子:1,490
  • 1回复贴,共1

『文字贴-作文·心田半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田半亩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好一幅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的美好景致。可惜我无朱熹的福气,无暇在方塘边流连,于是,我选择将我的心延伸成地,供我的灵魂歇息。
我不贪多。真的,无需太多,半亩足矣。让渠得来“清如许”的“源”怜惜我心,它在某处汇集成溪,然后流过我的田,滋润我的心。
种上些什么罢,我想。这空旷的田地里是需要种些什么的。
因了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我选择了种竹。但我清楚地告诉自己,我种竹,并非“无竹令人俗”,我也不愿“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更不要“竹映风窗数阵斜,一人愁坐思无涯”的那份哀思,我所盼望的,只是那份——静谧。
是的。我喜欢静谧,但我不是陶潜,无法“心远地自偏”,所以我必须给自己的心找寻一处安身之所。
我种下了竹。然后将心安放在了那里。
春天,鸟鸣叽叽,和风细雨之中,竹子们相互问候着,是那么充满生机活力。我左顾右盼,只见到处是翠绿一片,我感受到的除了希望还是希望。我忽然想起了竹林七贤,我很想问问他们可有我这样的感受,可惜我听到的除了“沙沙”便是“飒飒”。曾经见过这样的话:“有人认为竹林七贤皆是些脱俗之人,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多的俗气,各自又有各自不同的俗气。其可贵之处,在于以苦苦的挣扎来蔑视俗,打破俗,跳出俗。其可悲之处,在于挣脱的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沮丧,或‘途知返’,重新与俗合流。”俗气也好,脱俗也罢,我都不愿自己像他们。
夏天,阳光炙烤着大地,竹林里斑驳迷离,那是调皮的竹影在和风做着我叫不出名字的游戏。我试着抚摸了一下竹子,它不如看上去光滑,细腻的绒毛给予了我的手指奇妙的触感。在那一瞬间,我忽然想到了已故的外太公留在那些书法作品上的名字——竹筠,“筠”就是“竹的青皮”呀。在那一刻,我觉得我和我的外太公是那么的近,我的心中满是温情。
秋天,沙沙作响的是脚与落叶亲密接触的声音。浙江的植被多是常绿阔叶林,但这不代表浙江的秋天没有落叶,没有枯黄。散步在竹林中,我欣喜地发现,我的竹,还是那么的绿,似乎千百万年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性情。我细细欣赏着这绿。这绿,有的浓,有的淡。据说,淡的是老竹,浓的是嫩竹。岁月的流逝,看来还是会带走一些东西。我的心,似乎有点不平静起来。
冬天,大雪漫天。洁白的雪落到了竹那纤细的枝干上。我有些心疼,虽然它看去并不瘦弱细小,但我总觉得似乎雪一用力便能将它压断。雪,多了,更多了,绿色的竹变成了白色,它也不再挺立,而是低下了它的头,弯下了自己的腰。“它已不再年轻?”我猜想。“我的竹便要这样死去了吗?”我惊慌。但就在我惊慌的那一个瞬间,藉着一阵风的力量,它突然抖落了白雪,恢复成了那个碧绿的笔直的它。我的心中充满了愉悦。
曾经,总是喜欢在写作文的时候给予笔下的景物一些象征意义。这竹的象征意义已经上高三的我自然知晓一些,比如“虚心”呀,比如“节操”呀,但此刻的我,更愿意说的是:“我喜欢竹,与虚心及节操无关,我喜欢的,只是那份——静谧。”


IP属地:浙江1楼2013-12-01 22:45回复
    前段时间夜里熬夜赶的作文,老师让我把他放在学校的电脑里。
    我U盘早就消失在不知何处了,所以……
    果然还是想给你看下,难得写正经的文章……
    @矢方


    IP属地:浙江2楼2013-12-01 2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