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涯) 确实分析的很好
这期爸爸去哪儿,这一段让我印象最深刻
当然,整个节目精彩的片段很多,笑点也很多,但是这一段看的时候心里却略有点沉重。
Cindy的是非观在这一点上很明确也很正确,就是不能浪费。对一个这么小家境又很优越的孩子来讲,非常难得,这也要归功于家长的教育。
可是,Cindy在教导甜甜的时候,语气是不怎么温和耐心的,着急,甚至可以说有点点凶。
我的理解是,可能以前她有浪费的行为时,是被家长很严厉地批评教育的。可能觉得教导的内容是肯定正确的,所以方式不怎么在意,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彻底记住道理。
果然,后半部分谈话时,Cindy学的妈妈凶她的样子,吓人一跳。
小孩子其实对家长都是很信赖很依赖的。家长教她的不能浪费的道理,她完全记住了并且坚定地认可了;家长的方式,她内心深处也接受了。
所以她看到甜甜浪费牛奶的时候,立刻出来制止了,甜甜不怎么配合,她就有点急。
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在传统家长中是很正常的。其实问题不是太大。但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有一个做法,是我觉得对小孩子心理伤害很大的。
Cindy搞不定甜甜,就去找大人,希望大人能主持公道。因为她知道她的做法是对的。
可是田亮却说,你对妹妹要耐心,你帮妹妹喝完,问题就解决了嘛。
田亮的语气很温柔,但Cindy开始哭,超委屈。
在我看来,Cindy并不是因为甜甜不听她的话哭的,而是因为,她这么确定的事,竟然没有得到爸爸的认可。同样的事,她做会被严厉地批评,甜甜做却不会,爸爸反而为甜甜开脱。
小孩子还不懂什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大道理,可能也不至于想到父母爱别的孩子不爱自己。
可是却会非常强烈的感到不公平!
为什么同样的事,我做不可以,她做可以?为什么父母对她比对我更好?
之前甜甜不听她的话,她很急,但并没有哭。
田亮的反应却让她大哭。
因为田亮的反应才是她委屈的来源。
前面那一段扶甜甜走路的也是。
甜甜不听她的,她也是有点凶,语气急,但是没有哭。
田亮赶上来,没有向着她,而是向着甜甜,她立马就哭了。
我猜如果Cindy知道,如果自己赖在地上不走,妈妈肯定是会严厉地批评她的。
可是同样的事,别的小朋友做就没关系。
算是传统文化,甚至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吧。对自己的孩子要严格管教。对别人家的孩子要客气,好好照顾。
其实单看都没错。
可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公平,是双重标准,是对我没有对别人好。
以后家长再教育孩子什么道理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不能毫无保留的接受认可了吧。可能就会产生怀疑了吧。
因为家长以前教的事,后来在别的小孩身上被推翻了。
这样的事情多了,家长的威信就大打折扣,孩子对家长的信赖与亲近就大打折扣。
Cindy很受欢迎。
一点都不奇怪,这小姑娘优点太明显了。懂事,勤快,乐于助人,关心别人,跟甜甜并排走路的时候都把好路给甜甜走,自己走不好走的地方。
是的,这样教育出的孩子,对别人都会很好,只有她自己会经历很多委屈与不解。
这期爸爸去哪儿,这一段让我印象最深刻
当然,整个节目精彩的片段很多,笑点也很多,但是这一段看的时候心里却略有点沉重。
Cindy的是非观在这一点上很明确也很正确,就是不能浪费。对一个这么小家境又很优越的孩子来讲,非常难得,这也要归功于家长的教育。
可是,Cindy在教导甜甜的时候,语气是不怎么温和耐心的,着急,甚至可以说有点点凶。
我的理解是,可能以前她有浪费的行为时,是被家长很严厉地批评教育的。可能觉得教导的内容是肯定正确的,所以方式不怎么在意,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彻底记住道理。
果然,后半部分谈话时,Cindy学的妈妈凶她的样子,吓人一跳。
小孩子其实对家长都是很信赖很依赖的。家长教她的不能浪费的道理,她完全记住了并且坚定地认可了;家长的方式,她内心深处也接受了。
所以她看到甜甜浪费牛奶的时候,立刻出来制止了,甜甜不怎么配合,她就有点急。
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在传统家长中是很正常的。其实问题不是太大。但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有一个做法,是我觉得对小孩子心理伤害很大的。
Cindy搞不定甜甜,就去找大人,希望大人能主持公道。因为她知道她的做法是对的。
可是田亮却说,你对妹妹要耐心,你帮妹妹喝完,问题就解决了嘛。
田亮的语气很温柔,但Cindy开始哭,超委屈。
在我看来,Cindy并不是因为甜甜不听她的话哭的,而是因为,她这么确定的事,竟然没有得到爸爸的认可。同样的事,她做会被严厉地批评,甜甜做却不会,爸爸反而为甜甜开脱。
小孩子还不懂什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大道理,可能也不至于想到父母爱别的孩子不爱自己。
可是却会非常强烈的感到不公平!
为什么同样的事,我做不可以,她做可以?为什么父母对她比对我更好?
之前甜甜不听她的话,她很急,但并没有哭。
田亮的反应却让她大哭。
因为田亮的反应才是她委屈的来源。
前面那一段扶甜甜走路的也是。
甜甜不听她的,她也是有点凶,语气急,但是没有哭。
田亮赶上来,没有向着她,而是向着甜甜,她立马就哭了。
我猜如果Cindy知道,如果自己赖在地上不走,妈妈肯定是会严厉地批评她的。
可是同样的事,别的小朋友做就没关系。
算是传统文化,甚至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吧。对自己的孩子要严格管教。对别人家的孩子要客气,好好照顾。
其实单看都没错。
可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公平,是双重标准,是对我没有对别人好。
以后家长再教育孩子什么道理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不能毫无保留的接受认可了吧。可能就会产生怀疑了吧。
因为家长以前教的事,后来在别的小孩身上被推翻了。
这样的事情多了,家长的威信就大打折扣,孩子对家长的信赖与亲近就大打折扣。
Cindy很受欢迎。
一点都不奇怪,这小姑娘优点太明显了。懂事,勤快,乐于助人,关心别人,跟甜甜并排走路的时候都把好路给甜甜走,自己走不好走的地方。
是的,这样教育出的孩子,对别人都会很好,只有她自己会经历很多委屈与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