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7,625贴子:993,659,314

西游记背后的秘密(转来与大家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一篇深度讲解西游记原著的文章,转来与大家分享,想真正理解作者思想的童鞋们请耐心阅读~不然 西游记永远都是一篇童话故事~


IP属地:天津1楼2013-12-07 11:57回复
    比如:
    1.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连玉皇大帝、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可为什么后来在西天路上 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呢?
    2.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取回经来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真的是为了普度众生吗?
    3.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完全可以飞到西天把经书取来,为什么还要慢慢吞吞地 走过去呢,难道不嫌麻烦么?
    4. 孙悟空被关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烧了 49 日也没有烧死。可为什么差点被红孩儿吐的一 把火给烧死了?
    5. 神仙们既然可以长生不死,那么,为什么一个个的还要跑去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呢?
    6. 玉皇大帝真的是昏庸无能吗?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万神的主宰呢?
    7. 唐僧既然是有道高僧转世,为什么他总是过不了惊恐之关?老是被吓的屁滚尿流?
    8. 妖怪们为什么都盯着要吃唐僧肉?他们究竟凭什么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为什么 就没有任何一个妖怪对此产生怀疑呢?
    9. 妖精抓到唐僧后,总是不急着吃掉,他们究竟在等什么呢?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急性子抢了 就咬一口吃的?
    等等。这么多的矛盾、硬伤,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可以说比比皆是。作者解释得了吗? 于是, 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看了西游记, 说话象放屁。”


    IP属地:天津2楼2013-12-07 11:57
    回复
      可是, 《西游记》的作者会有那么弱智吗? 我们通观西游记全书,发现这些矛盾并不是简单 的笔误,而分明是作者重点刻意描写的对象。
      那么,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作者在有意巧设机关,故意写出一个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西游故 事,为我们出了一个天大的“谜语”,就看我们是否能够猜中谜底。
      作者的布局功夫之高,乃世所罕见。其实,解谜的“玄机”就隐藏在小说《西游记》的原文 之中。这些矛盾都是有解的,只是多数读者都没有认真看而已。
      我们把全书中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起来看,都可以根据原著所给出的依据,而将其中的玄机 一一破译开来!!!
      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下面,我将采用逻辑推理的手法, 重新解读《西游记》。
      郑重申明: 本文讨论的范围:
      1. 仅限于小说《西游记》。和其他的神话故事无关。
      2. 仅限于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3. 小说《西游记》中虚设的人物角色,与现实无关。小说中的宗教根本不是现实中的宗教, 小说中的唐僧也不是现实中的玄奘法师,这个很早就有定论了。切勿自作多情,对号入坐


      IP属地:天津3楼2013-12-07 11:58
      回复
        精验接好!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够十五字了!


        6楼2013-12-07 12:00
        回复
          与你一世的颠沛流离都不会心酸。
          ------现在时间是:2013年12月7日12时0分14秒 带上神兽@徒home


          IP属地:天津7楼2013-12-07 12:00
          回复
            这一回故事的结局是: 陈玄奘十八岁后到京城报信, 捉了杀父仇人, 拿到江边渡口祭奠,活剜了刘洪的心肝。然后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 一家团圆, 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了。
            作者讲一个故事,总是有起因、经过、结果等等部分共同构成的。
            而故事的结果, 总是具有唯一的确定性。因此,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故事既然是以这种结局来结束的, 那么, 故事中的“任何发展过程”都是为了导致出这样“一种结局”而设计的。
            这个结果中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十八年后, 陈玄奘到京城报了信, 才能复仇? 难道小姐她自己就不能复仇吗?
            如果小姐可以自己复仇, 那么, 小姐可以采取至少以下4种办法:
            1. 写信给父母。
            2. 找一个与凶手不和的官吏说。
            凶手并未时时不离她身边,也未将她禁锢,她完全有行动自由, 而且凶手还是经常性地外出办公。因此,这两条她完全能够做的到。
            3. 夜里睡着了下手。
            4. 饭菜里投毒。
            这两条更容易做到, 并且成功率更高。
            但是,以上4种可行的复仇方法,温娇小姐全部都放弃了,一种也没有采用。
            温娇小姐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自行复仇, 但是她没有复仇。那么, 很明显,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是设计的是: 这个“血海深仇”,就是专门留给儿子陈玄奘长大了来报的, 而不是给她来报的。
            那么, 又有新的问题:
            这个“血海深仇”,不让温娇小姐自己报, 这可能吗? 这个思想工作做的通吗?温娇小姐每天面对着这个杀夫仇人她会怎么想? 白天的要伺候他吃, 天黑了还要陪他睡, 她就这么眼睛一闭, 天天忍着紧他折腾啊? 还要忍上一十八年, 我们的温娇小姐她忍受的了么?!
            如果她无法忍受, 那么, 她绝对会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之一:
            1.干掉凶手。
            2.干掉自己。
            可是, 无论是干掉凶手还是干掉自己, 都会导致玄奘长大了不能报仇。因此, 要使玄奘长大了能亲自报仇, 我们的温娇小姐她既不能干掉凶手也不能干掉自己。
            那么, 究竟怎样才能让温娇小姐既不干掉凶手也不干掉自己, 并且心甘情愿地陪着杀夫仇人睡上六千五百七十个夜晚呢?


            IP属地:天津9楼2013-12-07 12:01
            回复
              二、从陈光蕊家到万花店有多远?
              当日即从陈光蕊家出发, “在路数日,前至万花店刘小二家安下。”
              “数日”, 为几天, 一般指3天, 或3——5天。如果有7——10天就是“旬日”了。如果超过10天,就是十数日。
              所以从陈光蕊家出发, 到万花店, 约有4天左右。总之,“数日”不会超过10天时间。
              在万花店, 母亲张氏养病误了2天, 光蕊道:“此店已住三日了,钦限紧急,孩儿意欲明日起身,不知母亲身体好否?”张氏道:“我身子不快,此时路上炎热,恐添疾病。你可这里赁间房屋,与我暂住。付些盘缠在此,你两口儿先上任去,候秋凉却来接我。”光蕊与妻商议,就租了屋宇,付了盘缠与母亲,同妻拜辞前去。
              陈光蕊打算第4天一起走, 母亲叫他们先走。于是, 他们在第3天先走了。
              三、从万花店到洪江渡口有多远?
              在万花店门前,陈光蕊问渔人:“这鱼哪里打来的?”渔人道:“离府十五里洪江内打来的。”
              可见有十五里远,这是洪江打鱼的地方,并不是洪江渡口。渡口要远一些,原文中写道:“晓行夜宿,不觉已到洪江渡口。”
              晓行夜宿,是一个成语,指天明赶路,直到夜里才住下来。也就是当天晚上要找旅社住宿的时候, 到达的洪江渡口。
              从万花店到洪江渡口,走了一天的时间。紧接着:
              “不觉已到洪江渡口。只见梢水刘洪、李彪二人,撑船到岸迎接。”于是,陈光蕊夫妇误上了贼船。“光蕊令家僮将行李搬上船去,夫妻正齐齐上船。”
              就在当天夜里,陈光蕊遇害。“将船撑至没人烟处,候至夜静三更,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把尸首都推在水里去了。”


              IP属地:天津11楼2013-12-07 12:03
              回复
                有的朋友说, 丞相办这个绣球招亲, 就是冲着“新科状元”来的。这个是说不通的。因为:
                1. 丞相的女儿一般要配皇亲国戚的, 即使嫁***都亏了, 新科状元才市长的级别, 在丞相的眼里,和大街上的那些人也只略高一点。
                2. 如果丞相真的看中了新科状元, 就会请人去探, 去说, 也不至于当街抛打绣球,让别人也有抢到的机会。
                3. 如果目标就是新科状元陈光蕊, 那么,小姐打的准吗? 万一打到别人了怎么办?
                4. 或是陈光蕊根本就不走到这条街上来, 咋办?
                可见, 小姐打绣球招亲的目标, 并不是专冲着“新科状元”来的, 而是任何一个男人。事已至此, 又能咋办呢? 尽量地朝着看的顺眼的男人打呗。
                小姐在结婚之前, 肚子被人搞大了, 当然免不了丞相的一顿呵斥, 但不管怎样, 做爹妈的还是得为女儿掩羞遮丑, 所以, 绣球招亲就是一个较好的补救办法。
                那么, 除了抛绣球招亲之外, 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行方案呢? 比如说: 是谁搞的小姐, 就把小姐嫁给谁, 小姐情郎, 两全其美, 这样岂不是更好? 这个方案才应该是首选啊, 丞相为什么不采人呢?
                假设1: 丞相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那么, 小姐的情郎当时就应该在现场, 正等着接绣球咧, 只怪小姐没打准,“恰打着陈光蕊”而已。
                但这也说不通, 因为丞相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那直接嫁就得了。也就不存在绣球招亲了。
                假设2: 丞相不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如果丞相不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而采用绣球招亲, 打着谁, 嫁给谁, 那么, 其背后的隐意就是: 可以嫁给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 也不成全你!
                但这也说不通, 情郎也可以来抢到绣球啊。
                所以, 这两个假设都不能成立, 既不是丞相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也不是丞相不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那么,问题就不是出在丞相小姐这一边, 问题是出在情郎这一边! 是这个情郎把小姐的肚子搞大了, 又把她甩了, 不要她了!
                怎么办呢? 眼看着小姐的肚子一天天凸起来, 丞相也没招了, 时间紧迫, 那就打绣球吧, 打着谁, 嫁给谁, 只要是个男人就行。


                IP属地:天津13楼2013-12-07 12:05
                收起回复
                  (4) 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
                  唐僧的亲爹绝不是新科状元陈光蕊, 因为他的母亲温娇小姐与陈光蕊结婚的时间仅为8至18天, 这么短的时间, 温娇不可能确认怀了孕。并且,在陈光蕊被水贼刘洪打死后,只三个月,温娇就生了唐僧。
                  那么,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呢?
                  这很不好猜。与温娇小姐相关的丞相府内外、甚至朝廷等等,只要是有可能产生接触的所有成年男性,从理论上讲,都是值得怀疑的对象。而单单只能排除陈光蕊一个人。
                  因此,嫌疑对象非常多。我们采用“假设--求证”的方法来论断推理,那么,假设谁最合适呢?我认为假设那个“水贼刘洪”,才是最合适的。
                  因为:只有“当唐僧的亲爹为刘洪”的时候,才能够将全文中所有的谜团、矛盾一一破解开来! 才可以在逻辑关系上,全部准确无误。而假设其他人则都不能。
                  当唐僧的亲爹是刘洪的时候, 我们的温娇小姐才会心甘情愿地陪着杀夫仇人睡上六千五百七十个夜晚, 才会过上十八年世外桃源般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在温娇小姐眼里, 刘洪才是真正的情郎, 一个为了自己才杀人的人而已。
                  否则就根本无法解释如下事件:
                  1. 为什么温娇小姐有条件报仇,却一直没有报仇?
                  2. 为什么温娇小姐有条件自杀,却一直没有自杀?
                  3. 为什么直到刘洪死了之后,温娇小姐也自杀了?


                  IP属地:天津15楼2013-12-07 12:05
                  收起回复
                    没人看???


                    IP属地:天津16楼2013-12-07 12:06
                    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12-07 12:08
                      回复
                        先更着,不要惊艳了


                        IP属地:天津18楼2013-12-07 12:08
                        收起回复
                          我要发大招了,闪光弹
                           就知道你会回来
                           终于,光线暗了,只见写着:“手机党不会恨我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3-12-07 12:08
                          收起回复
                            为什么?因为刘洪才是温娇小姐的情郎!只有这样才解释得通。
                            当年在洪江渡口, 刘洪、李彪两个水贼杀了陈光蕊,如果真的只是为了劫财劫色, 那么, 这两个水贼就会财物平分, 女人也要平分, 先L J, 再商量: 这个女人究竟是杀掉, 还是藏起来压寨。
                            可都不是, 钱也没要, 居然是: 刘洪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我们再看这一幕的细节:“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
                            家僮是“杀”的, 一刀就解决了, 光蕊是被“打”死的!打, 比杀要慢得多, 刘洪为什么要打? 打是在泄愤,多数是边打边骂:“我叫你干...!”
                            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
                            这句话真是耐人寻味啊, 你若跟我过日子的, 我也不计较你跟陈光蕊的事了, 反正你已经有了我的孩子, 你若不跟我过日子, 我就跟你一刀两断!
                            刘洪若真的是劫色, 根本就用不着说这番话了, 先捶她两捶, 看她老不老实!
                            而作者用的“一刀两断”这个词实在是妙啊。各位看官, 你们都以为刘洪是要杀小姐么? 不是滴, 是在用“分手”吓唬小姐!
                            “一刀两断”,百分之百的指“分手”! 为什么?因为小姐本来就是准备去跳河自杀的呀, 你还再用杀她吓唬的了么?! 所以, 小姐不是怕死, 而是怕分手!
                            刘洪把她的肚子搞大了, 为什么又不要她了呢? 现在怎么又在船上呢? 只有一种解释: 刘洪的家庭反对他娶温娇小姐。
                            刘洪与温娇应属自由恋爱, 因为家庭反对, 才不能结婚,不能去抢绣球, 如果是他自己不爱小姐了, 他现在也不会化装偷跑到这船上来打死陈光蕊。 现在, 已经把光蕊打死了, 你若不从我, 我就再回去, 看你怎么办! 小姐怕的就是这。
                            刘洪的家庭势力一定不小, 如果比丞相低, 也不敢那样做, 两家大概是势均力敌, 而且是对头, 这从后面可以看的出来, 刘洪在官场上应付自如, 绝不是一梢公水贼做得了的, 丞相在知道真相后, 一纸公文就能解决的问题, 却要跑到皇帝那儿讨来六万御林军去剿, 就说明刘洪的家庭势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各位看官啦, 看书得仔细, 作者这样写, 都是有用意的, 你自己想不通了, 却说作者水平臭, 这是什么道理?!
                            刘洪是爱小姐的, 因为小姐已经结了婚, 刘洪的爹妈才放松了监控, 刘洪才得以脱身, 尾随而来, 买通开船的李彪, 化装成梢公, 打死光蕊, 与小姐私奔, 改名换姓, 连显赫的家世都放弃了, 情愿与小姐躲在江州过小日子。如果是在京城, 那她们就是不可能的故事。
                            刘洪必然是深谙官场之道, 行事分寸恰倒好处, 才得以十八年来不升不降不调不露。否则,一个水贼又怎么能够胜任得了!不露出马脚才怪咧!
                            小姐十八年来必然是经常写信回去: 爸妈, 我很好, 很幸福, 勿来, 勿念, 光蕊工作很忙, 有时间我们就回来看您。
                            小姐要是不帮刘洪打掩护, 请问:她能瞒得住一十八年吗?! 你怎么解释?


                            IP属地:天津20楼2013-12-07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