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月吧 关注:28贴子:1,322
  • 10回复贴,共1

一米远的天堂(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07-10-14 11:05回复



     男生们则永远像是离不开“球”的魔掌,摸到篮球的时候兴奋得跟什么似的。周五下午我们商量着去哪里游荡时,他们则是摩拳擦掌地预备掀掉网吧的房顶,算计着这次要把谁的头“打爆”。 
      那个时候的我们闻不到硝烟的味道,午后灿烂的阳光弥漫在学校最高层的教室里。我们超脱到后来讲起来都让我们不可思议,然而父母和老师没能跟上我们“进步”的速度,不断地把“高考”拿出来说事,以此来警策我们的灵魂。我们在埋怨长辈的“一唱三叹”的时候,时间悄悄地跑了。 
      我到现在仍然想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氛围紧张的,它是早有预谋的,但却是一声不响地入侵。作业多了,练习多了,测验多了,我们总觉得怎么好像不久才考过试,老师又拿着一摞卷子气定神闲地踱进教室。厚厚的辅导书发起来像是免费的,我们每次收到一本就要感叹一番,发誓说这本书永远是做不完的,然后嬉笑着在封页上签下自己的大名,说要带着它们去冲刺高考。然而,我们绝没有想到它们只是一个开头,并且寿命那么短,很快就被我们解决掉了,然后堆到一旁用来积灰。 
      我走完了我的高三上半学期,期末的考试在我半年的荒废中居然还不离谱,我挤进了百名之列,这在我们这所市重点高中是意味着你能进一流的名牌大学。但这个名次却颇让我父母不满,他们想不明白高一高二时我尚能捧个年级第四回来,常常转悠的位置是在二三十名,怎么到了高三应该是发力的时候却退步成这个样子。我的解释是大家都发力了呀,而我的力太小,拼不过。其实我心里还是蛮安慰的,因为我知道我并未在上半年全心地来拼搏,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来坚定自己的信心。过年的时候有高一高二的小学妹打来电话问我高三苦不苦啊,我在电话这头咬着一串冰糖葫芦,含含糊糊地答还好啦,依然活着并且四肢健全。她们在那头笑得不可抑制,而我在这头乐观至极,我无比坚定地相信着自己的未来。拜年的时候,我回应所有亲友询问的是微笑。我在日记里写,如果我在下半年努力地去搏,再依仗着高一高二的基础,我是一定能走近我的理想的。这不光是我所想的,所有的人,包括老师,包括朋友,包括父母,他们讲“箐箐,九月份我们生日宴和庆功宴一起办好吗?”我是很期待那天的。 
      假期的时候,凭着高一高二时的年级总排名,我拿到了复旦加分考的资格。父亲很是慎重地请假亲自陪我去,一路上是抑制不住地笑。我猜得透他的想法,因为看到那扇大门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激动得一塌糊涂。 
      假期还没结束,但我们依旧提前坐进了教室。身处高三,我们能理解老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很明显地,大家都不似暑期补课时的那般散漫,不仅听话地按时来,在课堂上也极少再看见有人趴在桌子上与周公约会了。班主任赞我们越来越有高三学子的样子。当然了,还有不到四个月,现在的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觉察到了时间的无情,谁都不想把自己的未来当做赌注。 

    2003年2月中旬 另外二分之一的高三开始 
      开学的前一天,我把我的座右铭写在N次贴上,粘的到处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始终都相信只要现在努力一点,哪怕是苦到涩嘴,然而只要忍受下来,那么未来便是灿烂一片。这个想法不仅我有,相信每个高三学子都是这么坚持着的。我们都很清楚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中,进入一所名牌大学是意味着什么,而落榜又预示着什么。在我们的肩上所背负的已经不止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整个家庭。这个道理我是从小就被灌输着的,所以我知道我必须努力。 
      血液里流动着的是处女座特有的完美主义,于是小学直升初中,初中直升高中。一路上我走的顺畅得忘乎所以,忘乎所以的结果便是毫无疑问地在身上累积了难以计数的希望和注目。倦怠是自然的,我一直小心地隐藏着。但在高三这个特定的时候,这种倦怠却像个定时炸弹,有着轻轻触碰就会随时爆炸的危险。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07-10-14 12:51
    回复
       很多朋友讲在家复习的最后时光是兴奋度不断上扬的一个进程,但现在回忆起来却是我最难捱的一段日子,因为说实话到了那个时候确已没有什么可以复习的了,并且实际上大局已经定下了,这短短的数十天也早已没有了回天之力。但我又要说服自己身体里蠢蠢欲动的惰性,认认真真地坐在桌前看书做习题,严格地按着高考的考试时间安排来做模拟题,这种日子的我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但潜意识里又希望这样的“年”过得越慢越好。在那段时间里,深夜里我常常无法入眠,成功后的喜悦和失败后的痛苦交替着闪现在脑海里,两相对比后,我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和紧张,然后我必须开了灯好好说服自己的信心重新活过来才能安稳地睡去。到最后几天,我都感觉自己快要疯掉了。母亲说我太看重结果了,她说就是没进复旦也没关系的。但说实话,我不信她的话,我很清楚他们所寄予我的希望,我知道我必须努力,必须成功,而压力能给我所想要的动力。 

      2003年6月7日 高考正式开始 
        我现在已经无法确切地回忆起那三天的情景,惟有考完数学的第一天印象最深也是最难忘的。我们这一届的数学很难,我有很多朋友在考完数学走出考场后就已经绝望了,然后把这种绝望带到之后的四科考试中,无限量地翻倍。其实我同样考得很恐怖,恐怖到我现在都不敢再去想,与心里原来的希冀有着很大的出入。在回家的路上,我冰凉得快要失去体温了。但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过只有一门不佳,我没有理由这样就放任。“往前看”那才是绝佳的方法,否则我将会为把低落情绪带到后来的考试科目中而追悔不已。 
        后来成绩出来再看时,我的数学的确如设想的那般不堪,但其他五门却都很正常,并且还有几门是超常发挥。于是总分并不显得太难看,也由此在之后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今天,当我坐在电脑前,看见自己过往的一年在手指的敲击下重新出现在屏幕上,那种感觉很复杂。高考的确会让人长大,有很多心灵感悟是永远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只有真正走过了这段路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我们在那一年中常常哀天怨地,说这世上怎么就有“一考定终生”这怪玩意儿,然而,现在我们重新回味那段日子时,却又略有谢意,我们在这一年中尝遍了酸甜苦辣,哭过,也笑过,在那番磨练中,我们成熟了。 

        再次回首往昔,那真的不过就是一米远的天堂,走过了,就可以拥抱明天。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07-10-14 12:51
      回复



         男生们则永远像是离不开“球”的魔掌,摸到篮球的时候兴奋得跟什么似的。周五下午我们商量着去哪里游荡时,他们则是摩拳擦掌地预备掀掉网吧的房顶,算计着这次要把谁的头“打爆”。 
          那个时候的我们闻不到硝烟的味道,午后灿烂的阳光弥漫在学校最高层的教室里。我们超脱到后来讲起来都让我们不可思议,然而父母和老师没能跟上我们“进步”的速度,不断地把“高考”拿出来说事,以此来警策我们的灵魂。我们在埋怨长辈的“一唱三叹”的时候,时间悄悄地跑了。 
          我到现在仍然想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氛围紧张的,它是早有预谋的,但却是一声不响地入侵。作业多了,练习多了,测验多了,我们总觉得怎么好像不久才考过试,老师又拿着一摞卷子气定神闲地踱进教室。厚厚的辅导书发起来像是免费的,我们每次收到一本就要感叹一番,发誓说这本书永远是做不完的,然后嬉笑着在封页上签下自己的大名,说要带着它们去冲刺高考。然而,我们绝没有想到它们只是一个开头,并且寿命那么短,很快就被我们解决掉了,然后堆到一旁用来积灰。 
          我走完了我的高三上半学期,期末的考试在我半年的荒废中居然还不离谱,我挤进了百名之列,这在我们这所市重点高中是意味着你能进一流的名牌大学。但这个名次却颇让我父母不满,他们想不明白高一高二时我尚能捧个年级第四回来,常常转悠的位置是在二三十名,怎么到了高三应该是发力的时候却退步成这个样子。我的解释是大家都发力了呀,而我的力太小,拼不过。其实我心里还是蛮安慰的,因为我知道我并未在上半年全心地来拼搏,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来坚定自己的信心。过年的时候有高一高二的小学妹打来电话问我高三苦不苦啊,我在电话这头咬着一串冰糖葫芦,含含糊糊地答还好啦,依然活着并且四肢健全。她们在那头笑得不可抑制,而我在这头乐观至极,我无比坚定地相信着自己的未来。拜年的时候,我回应所有亲友询问的是微笑。我在日记里写,如果我在下半年努力地去搏,再依仗着高一高二的基础,我是一定能走近我的理想的。这不光是我所想的,所有的人,包括老师,包括朋友,包括父母,他们讲“箐箐,九月份我们生日宴和庆功宴一起办好吗?”我是很期待那天的。 
          假期的时候,凭着高一高二时的年级总排名,我拿到了复旦加分考的资格。父亲很是慎重地请假亲自陪我去,一路上是抑制不住地笑。我猜得透他的想法,因为看到那扇大门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激动得一塌糊涂。 
          假期还没结束,但我们依旧提前坐进了教室。身处高三,我们能理解老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很明显地,大家都不似暑期补课时的那般散漫,不仅听话地按时来,在课堂上也极少再看见有人趴在桌子上与周公约会了。班主任赞我们越来越有高三学子的样子。当然了,还有不到四个月,现在的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觉察到了时间的无情,谁都不想把自己的未来当做赌注。 

        2003年2月中旬 另外二分之一的高三开始 
          开学的前一天,我把我的座右铭写在N次贴上,粘的到处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始终都相信只要现在努力一点,哪怕是苦到涩嘴,然而只要忍受下来,那么未来便是灿烂一片。这个想法不仅我有,相信每个高三学子都是这么坚持着的。我们都很清楚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中,进入一所名牌大学是意味着什么,而落榜又预示着什么。在我们的肩上所背负的已经不止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整个家庭。这个道理我是从小就被灌输着的,所以我知道我必须努力。 
          血液里流动着的是处女座特有的完美主义,于是小学直升初中,初中直升高中。一路上我走的顺畅得忘乎所以,忘乎所以的结果便是毫无疑问地在身上累积了难以计数的希望和注目。倦怠是自然的,我一直小心地隐藏着。但在高三这个特定的时候,这种倦怠却像个定时炸弹,有着轻轻触碰就会随时爆炸的危险。
        


        IP属地:中国香港8楼2007-10-14 12:51
        回复
           很多朋友讲在家复习的最后时光是兴奋度不断上扬的一个进程,但现在回忆起来却是我最难捱的一段日子,因为说实话到了那个时候确已没有什么可以复习的了,并且实际上大局已经定下了,这短短的数十天也早已没有了回天之力。但我又要说服自己身体里蠢蠢欲动的惰性,认认真真地坐在桌前看书做习题,严格地按着高考的考试时间安排来做模拟题,这种日子的我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但潜意识里又希望这样的“年”过得越慢越好。在那段时间里,深夜里我常常无法入眠,成功后的喜悦和失败后的痛苦交替着闪现在脑海里,两相对比后,我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和紧张,然后我必须开了灯好好说服自己的信心重新活过来才能安稳地睡去。到最后几天,我都感觉自己快要疯掉了。母亲说我太看重结果了,她说就是没进复旦也没关系的。但说实话,我不信她的话,我很清楚他们所寄予我的希望,我知道我必须努力,必须成功,而压力能给我所想要的动力。 

          2003年6月7日 高考正式开始 
            我现在已经无法确切地回忆起那三天的情景,惟有考完数学的第一天印象最深也是最难忘的。我们这一届的数学很难,我有很多朋友在考完数学走出考场后就已经绝望了,然后把这种绝望带到之后的四科考试中,无限量地翻倍。其实我同样考得很恐怖,恐怖到我现在都不敢再去想,与心里原来的希冀有着很大的出入。在回家的路上,我冰凉得快要失去体温了。但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过只有一门不佳,我没有理由这样就放任。“往前看”那才是绝佳的方法,否则我将会为把低落情绪带到后来的考试科目中而追悔不已。 
            后来成绩出来再看时,我的数学的确如设想的那般不堪,但其他五门却都很正常,并且还有几门是超常发挥。于是总分并不显得太难看,也由此在之后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今天,当我坐在电脑前,看见自己过往的一年在手指的敲击下重新出现在屏幕上,那种感觉很复杂。高考的确会让人长大,有很多心灵感悟是永远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只有真正走过了这段路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我们在那一年中常常哀天怨地,说这世上怎么就有“一考定终生”这怪玩意儿,然而,现在我们重新回味那段日子时,却又略有谢意,我们在这一年中尝遍了酸甜苦辣,哭过,也笑过,在那番磨练中,我们成熟了。 

            再次回首往昔,那真的不过就是一米远的天堂,走过了,就可以拥抱明天。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07-10-14 12:51
          回复
            ????我只发了一个???
            这个是谁发的??


            IP属地:中国香港12楼2007-10-14 14:41
            回复
              呵呵不错·


              13楼2007-10-17 21:17
              回复
                但愿 我们都已经离那一天越来越近了,不是么?
                以为永远不会到来的事情,反而会到来的很快...


                15楼2007-10-19 20:35
                回复
                  • 222.240.167.*
                  重新阅读这篇文章,心中依旧泛起阵阵涟漪


                  16楼2009-12-08 09:51
                  回复
                    • 123.53.41.*
                    是啊 再次看时 已在 大学了。没了曾经的 但有的是过去没有的


                    17楼2010-03-21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