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妙的音乐、华美的服装,展示了音乐文物的独特魅力,为河南大学的广大师生们奉献了音乐文物的视听盛宴。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华夏古乐团团长李宏,河南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凌以及校党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音乐会。
时长90分钟的演出以《远古的回响》开篇,琴歌《阳关唱别》诗词吟唱结束,十三个曲目各具特色,演出形式独特,现场效果引入入胜,引领观众从这些古老的音乐文物中聆听着远古文明渐行渐近的足音,带来心灵深处的震撼。本次演出使用的乐器是根据八千年舞阳贾湖的骨笛,五千年前的陶埙,商代的磬与铙,两周的编钟和琴瑟鼓笙,流传至今不衰的古琴,以及对中原唐宋乐舞俑群的复原而成的。演员的服装是根据乐器考古发掘的画像砖、画像石及壁画上的绘制的场景、舞姿设计的。演员们换上不同朝代的或古朴、或华丽服饰,将清幽雅致的古曲一首首演奏出来。
王凌在《古乐欣赏会》上致辞中说,河南大学1912年建校,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校区近代建筑群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和磨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分感谢华夏古乐团把河大作为高校行的首场演出地,华夏古代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河大的众多师生也必将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激发创造的智慧源,提高文化理解力和审美能力。
李宏说,华夏古乐团使中华文明从古老的史书中、从锈迹斑斑的文物中走出来,变成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使中华古代音乐的魅力被更多人所感知。华夏古乐高校行的首场演出选择在河南大学近百年历史的大礼堂举行,是基于河南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校园审美气质。她表示华夏古乐团愿意和高校师生共同努力,为实现华夏文化的的复兴做出贡献。
据悉,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之一,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高校行项目得到了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古代音乐文化研究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全力支持,下一站将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上演。
据了解,河南近年来出土的音乐文物,以多样性、丰富性、悠久性为世人瞩目。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原音乐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戏曲可以囊括,这其中有太多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可以抢救、保护和开发。特别是上古时期的乐器,占河南出土音乐实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华夏传统音乐的浓厚民族特色随着中国在全球地位的提高而愈加受到珍视。而河南则是最具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开发研究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