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吧 关注:15,583贴子:57,999
  • 5回复贴,共1

关于修建中式建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重建“古建筑”,有的人就立马反对说什么“赝品”、“假古董”、“假文物”,甚至有人说是对中国古建筑的强暴,被称为“仿古建筑”的建筑为什么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唾骂呢?原因无非就是它不是“文物”,是现代人在造假,自欺欺人。可问题是这样吗?如果我们把这一观念放在宋代,以黄鹤楼为例,黄鹤楼在唐代之前就有,后来被毁,宋代在其地又建宋代建筑黄鹤楼,如果宋人也像我们现代人这种观念,那么宋代黄鹤楼就成了“假文物”。
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传统建筑之理念,如梁思成在在国建筑史绪论中所述:“。。。。。。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来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即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而然生来为定律,。。。。。。”中国人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所以在建造房屋时多使用可以在自然界再生的,有生命力的木材和可以重复使用的土坯建造房屋,并以墙倒屋不塌的技术手法来顺应自然界的变易,营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依为命的哲理。
但木结构易燃易朽,或者天灾人祸等原因,落架重构和重建就成其生命延续之必然,也是对这一建筑理念的诠释。因此,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热爱中国传统建筑,就请尊重这一建筑理念,不能用“假文物”等理由来反对中式建筑的重建。


userid174909time2012...jpg
大小:314.92KB下载:0次转存:0次
文件已失效
1楼2013-12-12 00:03回复
    建筑,它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衣、食、住、行中“住”的必需品,中式建筑同样也是为这一生活需求而产生,中式传统建筑不能和“文物、古董”划等号。古人所建中式建筑并保留下来的,由于具有历史价值,所以成为了文物,但不能反过来否定不是文物的现代中式建筑,如果这样,那么,现在的我们是以我们这代人为中心,是自私的表现。现在还有幸保存的文物古建难保在若干年后还依然健在,到那时,如果文物古建全部消失,而我们又没有传承,那时候的中国人也就全然不知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为何物。
    近代以来,由于中式传统建筑自身的局限性和一些客观因素,它逐渐淡出“住”这一社会角色,然而在某些领域和它自身作为一个建筑体系、并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仍然需要传承,至于它是不是“文物”,就由后人来评说。
    然而,现代中式建筑由于材料因素的考虑以及其它原因,部分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建造,它失去了中式建筑的传统工艺甚至内涵,但它依然保留了中式建筑的风格,不管仿唐或仿宋,也算是现代中式建筑的一个做法吧,对于热爱建筑的人来说这实属无奈之举。不管怎样,它还是在延续我们自己的风格。在保护好文物古建的同时,传承并发扬中式传统建筑才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风格的这一建筑体系永远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


    2楼2013-12-12 00:26
    收起回复
      说得好,跟我的想法差不多,不过我不是叫中式建筑,而是叫传统建筑,我在说现代传统建筑的时候,避免用仿古这个词


      IP属地:天津3楼2013-12-16 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