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桥吧 关注:55贴子:445
  • 8回复贴,共1
詹桥镇位于临湘市东南边陲,东与湖北通城县北港镇交界,南与岳阳县毛田镇接壤,西与临湘市白羊田镇毗邻,北与临湘市忠防镇、羊楼司镇相连。镇政府驻地詹家桥,距临湘市城40公里、通城县城20公里。全镇辖大界、三界、占桥、明月、印石、排柳、红岭、高岭、新沙、沙团、雁南、团湾、水泉13个村,1个居委会,196个村(居)民小组,2个桔园。集雨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20120人,为湘北四大边境重镇之一。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15 16:49回复
    该镇据临湘市地名志载,詹桥古地名原为北若,境内有一港叫若港,名源无考。相传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詹姓老翁为解决若港两岸群众过往之难,自筹经费在若港上修起一座两孔石桥。人们为纪念詹翁好善之德,将此桥取名“詹家桥”,北若之名随之消失。解放初,詹桥属于临湘第7区,1956年撤区后为詹桥、壁山两个乡。1958年由贺畈、壁山、詹桥3个乡合并为詹桥公社,1961年缩小为詹桥公社,1984年4月社改乡,6月析出6村建壁山乡,1985年与壁山分开建为詹桥镇。
    2008年,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湘民行发[2008] 5号):将临湘市贺畈乡、壁山乡与詹桥镇合并设立新的詹桥镇。新的詹桥镇以原贺畈乡、壁山乡和詹桥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詹桥镇的行政区域,新的詹桥镇辖1个居委会、30个建制村,总面积151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詹家桥(原詹桥镇人民政府驻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2-15 16:50
    回复
      名胜旅游
      由詹桥、贺畈、壁山合并而成的大詹桥,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团湾水库碧波潋滟,浮云浴日,是旅游休闲的极好去处;海拔911.1米的大云山,自古为江南名胜,道家洞天,集森林休闲,观光避暑、宗教朝圣于一体,为岳阳十景之一(云山探幽);壁山山区风光奇秀,有雪岭林涛、将军奇石、燕子飞崖、古橱老井、陈文恒烈士碑亭、印刷坡等,无不情味十足。近年来,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该镇大力推进生态游、红色游、休闲游、集散游的产业化进程,将“壁山红色游、团湾休闲游、云山生态游”整体开发、推广,全镇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同步增长,旅游业成为该镇经济新的增长点。
      主要风景区道教圣地大云山,湘鄂赣红色革命根据地壁山。
      大云山“周三百里,绵亘七十二峰。北容南山,南纳铁山,西起桃林,东抵孟诚”,其主峰海拔911.1米。大云山古迹众多,自唐、宋以来,建有28庙,36寺院,18殿,15宫,9堂,12祠,121洞,《道书》列为“七十二福地”。其中著名的有祖师殿、真君殿、武当行宫、上巍池、中巍池、道佛庵、无极殿,历经沧桑之后,古殿已毁,残迹犹存。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开发大云山,集资修建一批景点:云山门、桃花源、仙人洞、鸡子石、吴主庙、三清宫、无极殿、祖师殿、圣泉亭、八仙亭、太白楼,对游客开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2-15 16:58
      回复
        社会发展
        2011年末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藏书5000册;全镇建成农家书屋27个。
        2011年末有幼儿园(所)4所,在园幼儿395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16所,在校生1809人,专任教师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77人,专任教师8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个,疾病控制中心2个,卫生院3所;专业卫生人员49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平均每两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人。
        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2011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纳保费217万元,居民参保缴费率达84%,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100%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2011年末体育场地1处,设在詹桥中学。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2001年1月开通宝甸乡有线广播站,镇到村2100杆千米。现有广播喇叭38只,有线电视用户2300户,入户率80%。
        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0户,人数1037人,支出7.5万元,月人均9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9人,支出2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06人,支出3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58人次;农村临时救济780人次,比上年增长12%。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6万元。
        新增就业人员580人,有3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6人,全年共帮助13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2-15 16:59
        回复


          8楼2013-12-18 18:53
          回复
            火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02 19:3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08 18:47
              回复
                加婆 你蛋闲了放点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02 12:20
                回复
                  那个什么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的为毛我从来没听说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1-06 0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