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固齿社吧 关注:6贴子:65
  • 13回复贴,共1

【转帖】牛人总结超长常用零件科普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观点综合亲历汇总而成,非官方观点,仅供参考
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点点参考,也能为新手提供一些帮助。
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现象,叫做狄德罗效应,虽然是题外话,也请大家过目一下。说的大概是哲学家狄德罗从朋友那得到一件华贵的睡袍,但他穿上后发现家里的装潢太过简陋,难以陪衬这件睡袍,为了使房间能配的上这件睡袍,他花了一大比钱把房间重新装修了。
总的来说,狄德罗效应主要指人们在拥有一件新物品时,会不断购置与其相配的物品,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平衡。
狄德罗效应现在主要应用在经济学,是不少商家奉若神明的经营策略。
有了这个效应,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好车越改越好,东西越来越烧钱。好比你本来只有一部入门车,但因为某种机会从某商家那得到了一个chub的后花鼓,暂且算白拿的,商家此时损失1900元,但是你得了人家恩惠,必当光顾人家的店,从而为了配这个花鼓,你买了一个店里1500的88国碳,商家得利500,此时损失减为1400元,为了这个后轮组,又买了一个3000的725的车架,商家的利700,此时是损失仅700元,为了车架,后轮组。你之后又购置了一个前60碳,miche前小耳花鼓,一共1400左右,商家赚,400左右,之后一个cinelli的飞机把,3t的把立,fsa的腕组,miche破风坐杆,蜘蛛坐包,一起下去商家足足赚1000也不为过。当然这只是个假设,没有商家会白送chub花鼓,得到的人也不一定会这么配置,以上只是想说明狄德罗效应在玩车这方面的影响。也希望想换置零件的各位,要全面考虑之后的配套开销,本屌认为整车趋于和谐便不需要过多改进,如需改进升级,要综合考虑经济能力和与自己的能力是否相匹。
以下评测的我会标注从低到高ABCD四个等级,个人建议整车配置跨度应在两个相邻等级内,建议新手选在AB或B以内,之后根据自身情况升级改造,不过还是想重申一遍,玩死飞玩的是精神,不是器材,过度追求器材的完美只会失去玩车本身的乐趣,车无贵贱无高低,请不要凭借任何优越感而歧视任何车或人,这样的人,只会让人看不起。


1楼2013-12-17 22:20回复
    中轴:
    【lp/vp/ch】A
    这三款中轴都是入门低端,差别虽然不大,不过也有好劣之分,基本上lp<vp<ch,不过这类东西山寨的太多了,大部分lp直接当vp来卖,清豪的价格从20到80参差不齐,中间掺杂的假货次品真的太多了,一般一个这类中轴,还是不要图便宜去网上买,去实体店装吧,贵不了几块钱。这类中轴的相似问题就是容易出现噶搭噶搭的声音,造成这种问题原因很多,一大半是中轴松了,还有五通和中轴直接异物啊,中轴内部异物,不过一般不影响骑行,如果修不好也受不了,就再换一个,这类中轴本来就属于消耗品。
    【tioga彩色中轴】B
    也算一个一般中轴了,彩色当然只是噱头,没人会去管你中轴是什么颜色,当然很多人都是冲着好看去买的,不过个人使用下来觉得这货故障率和正品ch并无差异,没特别的感觉。
    【miche中轴】C
    一款很不错的中轴,即使是中轴,做的也一点都不含糊,润度很好,如果从vp换到miche,感觉会很明显,所以说中轴是自行车的心脏,真的没错,这个直接决定力量传导率的部件,却又往往是很多人忽视的,玩外观的是永远不会升级中轴的。
    【sugino cbb f 103】D
    烧钱必备。
    【shimano 105】D
    这里介绍一款关键中轴,5500花键,7700中轴,8花键分体,专业的场地中轴,不过曲柄和花键不知多少年没有更新了,5500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不过这款还是好中轴,如果你有意上花键牙盘,这款中轴是第一首选!
    【tange中轴】C
    日货,虽然抵制,也算不错的,竞轮级别的死飞用到这个中轴就够了。
    【philwood中轴】D
    为什么给它D呢,因为真的很好用,做工好,故障率低,润的很,跑得快!密封程度也高,不容易进灰尘,不容易进水,重量小,个人眼里都是优点=_=
    【campagnolo record】D
    顶级中轴,不过没见过真身。网上评论主要就是有点贵,性价比不高,不过论性能,真的不错了。
    【sram ounium】D
    这个不是中轴,是一体牙盘,一体牙盘的损耗真的很小,并且减去了方孔螺丝,花键,中轴也中空,工艺也不错,所以比一般曲柄组轻很多,场地级必备。


    4楼2013-12-17 22:21
    回复
      车把:
      其实死飞大部分车把是说不上牌子的,我这里就只简单概述一下几款有牌子的车把,因为本人不太使用燕把和直把,并且燕把的牌子也不是很多,所以只简述了一下新锐燕把,abr也有燕把,可以和它自己牌子的弯把比较触类旁通一下。
      【truvativ新锐】A
      新锐的把很便宜,也算说的上牌子的把组里的低端亲民货,也是因为低端的原图,新锐的大部分把的做工还是一般的,一般常见的是太重,新锐把的用材很厚,你有幸去截一下新锐的把,你就能看到他厚度将近2毫米的切面。还有就是它的烤漆也比较厚,这个你用了它的坐杆就知道了。
      【abr rally 6】B
      abr也是一个亲民的牌子,abr做的东西很多,这里只讨论一下它的这款弯把,这款弯是铝制弯把里性价比不错的一款,它和一般的弯把对比,角度也算十分符合大部分人的习惯的,工艺和取材都有所进步,总的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nitto B123】C
      这款把的角度我不是很喜欢,主要是把横部分太短了,如果抓着把横骑行,手就几乎贴着把立了,而抓着弯把下放,长时间下来腰酸脖子酸,当然这款弯把的工艺是上乘的,抛光很亮,很漂亮,艺术品级别。网上nitto把价格之所以参差不齐,主要是看有没有njs的钢印认证,其实在我看来njs的认证真的无关紧要,如果不是追求极致完美的话,一般nitto绝对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了。市面上仿这款的车把也很多,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几乎一模一样,购买时也要小心。
      【cinelli pista】C
      大家可能对cinelli的印象只停留买mash那款牛角把,其实这款弯把也算铝制弯把里的佼佼者。
      【cinelli mash】C
      是铝把的顶级货了,做工很完美,磨砂面的质感和手感都超一流,符合人体工学和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很有效的破风,当然这个对一般骑行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局限是这个把需要一款霸气的整车来搭配,不然会显得头重脚轻。
      【fsa k-wing conpact】D
      【zipp vukasprint v2】D
      【3T ergonora LTD drop bar 2012】D
      【3T scatto-LTD track把】D
      【controltech escape】D
      这五款全碳弯把我就一起简单叙述了,全碳把的设计既是千篇一律,也是各有千秋,千篇一律的是取材,重量基本控制在300g以内,并且有破风的流线设计。各有千秋的是每个把的角度,比如3T scatto-LTD便是将本一直线把横设计成趋于v字的设计,这样有利于重心的调整(因为场地车比赛不准使用休息把,牛角把,所以这么设计,u know)。而如今网上山寨碳把那个叫多啊,便宜的叫卖到两百多,反正这种塑料包碳的把我是不敢用的,不过价格高也不一定是真的,网上购物太没保障,多数情况你花了比实体店便宜几百块的价格,买了个只值几百块的高仿碳把,并且绝大多数当事人并没发觉。


      5楼2013-12-17 22:21
      回复
        座包:
        今天上午先来侃一下坐包,坐包这个东西,也说不出什么来,主要是舒服就行,骑车时一大半的情况下,屁股是和坐包直接接触的,坐包舒适程度其实更大程度上影响了你骑车时候的心情和续航的距离。要好看不要舒服的活该烂菊花(*¯)¯*)
        【dex 镂空坐包】C
        在一开始玩死飞的时候,大家基本不考虑坐包这种东西,直到后来我接触了这款坐包,真是我的睾丸福音啊!这款坐包相比我的新手坐包,更加柔软,镂空设计也十分透气,总之舒服了不是一点点,遗憾的是,后来这个坐包因为老化,变得过于松软,失去了原有的快感。
        【gipiemme】D
        这款坐包的卖点是上面的复古刺绣,看相很好,很经典的设计,当然价钱也不是好说话的,至于舒适度,当我问某富帅时,他简洁明了的说道:不就是一块海绵,又不是女人。能有毛感觉。。。
        【cinelli prologo bianca】D
        cinelli 做的东西以前我叙述很多了,这就不反复唠叨了,这款坐包的面料很舒服,柔而不滑,软而不垮。不过白色款太容易沾污渍了,出来汗,干了就一层黄黄的。。。
        【veulta】B
        市面上这个牌子的坐包很多,这里就特别讲讲那款100左右的柳钉坐包,看似和三十多的坐包差不多,其实拿到货就知道还是有点区别的,材质十硅胶的,比海绵坐包弹性要好,不过柔软度还是没太大区别。侧面加宽的设计更加贴合屁股和大腿,对调整重心也有一定帮助。
        【彩云坐包】C
        也是比较常见的一款坐包,侧面也是加宽设计的,柔软度一般,彩云设计非常好看,很有feel,不过我觉得这款太滑了,尤其是穿着骑行裤和滑面的运动裤时,定杆时真是太折磨了,几乎很难夹住坐包来调整重心。
        【一般坐包】A
        一般坐包,这里特指那我三十到四十不等的无标彩色坐包,很多新手都使用过这个坐包,这里暂且不说设计不科学的坐包对男同胞的损害(u know)以及对骑行时候心情的影响,就说说它的的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劣吧,首先它比较廉价,其次它颜色很多(当然跨过了新手阶段,就不会太在意配色了,不过有些人永远停留在了这个阶段),不过这种材质的坐包玩玩不贴合臀部容易挤压臀部导致过度排汗,加上气流不通畅,很容易使某朵小花处积细菌,甚至皮肤磨破﹉很多人在夏天一定经历过,不过这里指的是很容易导致。
        碗组:
        先说腕组,我对腕组的要求不是很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习惯,其实腕组讲究挺多的,这里本屌涉及不深,难以和各位分享,这里讲一下规格吧。一般腕组的规格分四种,第一种34mm的外置腕组,主要见于钢架。第二种是41mm的cane greek 规格腕组,内外坡度分别为35和45。第三种是41.8 mm的campy规格,内外坡度45度,见于意系车,还有一个是44mm的半隐藏式腕组。
        一二三配合平台尺寸46mm的叉,第四种配合50mm的。


        6楼2013-12-17 22:22
        回复
          飞轮:
          飞轮我就不简述了,记得固定环紧结实了,不然容易滑牙。把立,链条,我也不赘述了,脚踏方面哟觉得脚套比狗嘴好发力,狗嘴相对比较容易戴上和脱下。


          7楼2013-12-17 22:22
          回复
            车架:
            本屌是肌肉架的死忠,那就容我先从几款主营肌肉车架的品牌讲起吧
            【look车架】D
            LOOK在复合材料设计的经验上是毋庸置疑的,从1986年最早出现的碳纤维车架到现在的ULTRA 585——585从五通到其配套的HSC 5前叉,从前钩到头管都由100%一体成型碳纤维技术制造。496 雅典娜——LOOK的另外一个经典碳纤产品,由于其使用的一体成型制造技术和其创新的具有空气动力学轮廓的前叉,使她在轻量化方面领先多年。当然国内的look车架几乎是有价无市状态,真正的look场地车架在大陆几乎是典藏级的,二手都很难弄,至于全新,那还是靠缘分的。
            【corima车架】D
            说到corima,大部分骑行家都第一时间想到它的成品轮组,不错,corima在轮组制造方面已经很有建树,不过corima也有有较长的场地车制造历史,它的一体铝材车架工艺已经做到可以和碳纤维车架媲美的效果。作为大部分省队的训练坐骑,即使市面上几乎见不到,也要提一下啊!
            【bianchi车架】D
            比安奇这个120年的自行车品牌,几乎陪伴着现代自行车一路走到现在,拥有三届环法大赛总冠军,12次环意大利总冠军以及无数的冠军头衔,也是最早的皇室指定自行车品牌。本屌第一次认识bianchi是参加2008年的上海车展,那时候bianchi可谓异军突起,现在还对车展上那辆的bianchi d2记忆犹新,那时候可是本屌立下的终身目标。bianchi的每一个车架都是灵魂的,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可谓良苦用心,显著的bianchi绿已经作为一种颜色被人们熟识。bianchi在复合材料方面也是桌有研究,加上几乎每一款车架都通过风洞测试,无疑是车架动力方面的佼佼者。现在市面上常被死飞玩家相中的应该是bianchi super pista。
            【cinelli车架】
            cinelli车架是本屌最喜欢的死飞车架,CINELLI 凭借其对古典美学的不断发扬,对现代艺术的充分运用,越发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整个公路顶级市场赢得更多爱好者和职业车手的青睐。如果您是钢管车架的死忠车迷的话,对COLUMBUS小鸽子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可是世界上最好的管材厂--Columbus公司的LOGO. Columbus公司历史: Columbus.1919年由Angelo Luigi Colombo创立.意大利钢管名厂..... 著名CINELLI手工制作的公路车架厂,都使用着小鸽子的管材.... 在欧洲公路车的悠久历史中...不知有多少金牌的背后... 都是Columbus管材所制成的。mash系列则是我最最喜欢的系列,这个系列不知道让多少人放弃碳纤维投奔到小鸽子的怀抱。楼下我刷一些关于cinelli图楼,希望大家可以慢慢欣赏。么么哒!


            8楼2013-12-17 22:22
            回复
              关于刀轮碳圈的见解:
              最近群里较多朋友提及三刀,五刀,碳刀这类轮圈,也有不少帅富已经入手刀轮多事,这是好事,但是我认为对于这种高额的投入,我认为须谨慎再谨慎。我刚玩自行车那时,前辈们口中就有一句话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穷玩架子富玩轮,烧饼玩变速。"可见轮子上的财力消耗是很大的,那时公路车入个s80啊,zipp啊是件十分光彩的事,因为如果追求到轮圈的极致,那就意味着整车已经到达近乎完美的境界了。打个比方,在重量上,投入一万换架子和投入一万换轮子,得到的成果,在架子上容易遇见,而在轮子上并不明显。在速度上,同样是一万,改动传动系统的见效也比轮圈明显,至于破风,室外厚碳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效果也大于刀轮上的进步。总的来说,选择靠更换刀轮来提高性能,绝对是一种高额投资,不然一般理性的车手不至于投资碳制轮圈。直到我涉及死飞,才发现死飞人对于轮组的追求欲那是十分强烈的,动辄三刀四刀五刀88碳刀,本屌惊。所谓刀轮,就是一体成型轮组,这种轮组官方上只见于场地计时塞,至于环法,是禁用刀轮的,不是因为其或许牛逼完成bug,而是其不稳定性易影响比赛选手发挥与车手安全,成名有两年环法冠军阿姆斯特朗的hed h3前轮。个人认为,刀轮的确是属于室内的霸者,室外,没有绝对高速额踏平和稳定额输出,实在不好说。
              常见的三刀品牌有hed,corima,ffwd,trispoke等,三刀介于封闭轮和普通轮组间的独特造型在破风能力,空气动力效能上有较好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折中了封闭轮正面破风导致的侧面受风影响。重量上相对铝刀略占优势。四刀常见的品牌有corima,spinergy,不幸的是spinergy在94年就停产,四刀不多见,见者必富贵,说起来,本屌近来见到许多无标四刀,称意大利制造,我的意见是对于无标的产品多观望,免得花真钱买假货。五刀最大众的便是aerospoke了,俗称as五刀,其基础款大约售价在3000左右,至于特别款也在4000以上,特别之处也只有涂装,个人认为玻璃纤维材质的as五刀重量只能比拟做工较好的铝轮组,破风效果也不佳真心无法在性能上匹配这个价格,性能方面,五刀充当惯性轮组也不够充分,至于单纯觉得好看的,另当别论,五刀其实还有mavic和provibe等品牌,做工与性能均远超as.
              再讲讲碳刀,刀轮不多见,碳刀见者就多了,碳刀规格众多,细数有20.30.60 80.88.90等各种规格,碳刀只是一个圈,它的卖点也是轻和破风,从空气动力效能上看,高度较大的碳刀的确有一定的破风的能力,同时也有减重和减少辐条长度等作用,但是碳刀的致命弱点想必了解过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字:脆!碳刀是为高速平路骑行打造的减重破风利器,但是对于路面的各种情况的应对能力极差,一般车手会根据比赛当天的天气风力路面情况更换合适的刀轮碳刀,总的前提也是在无障碍的平坦路面上。碳刀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每一个碳刀出厂须多方面测试,次品率以及损坏率很好,这也导致了进口碳刀售价昂贵。且一般死飞车友是不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换不同碳刀,这也导致许多碳刀实用者需要克服诸多由天气导致的困难。但是对于死飞,碳刀便显得十分特殊了,碳刀首先在重量上没有远超于轻量化铝刀的优势,破风能力上见效也不明显,并且在强度上,铝刀远胜于碳刀,性价比也自然是铝刀完胜,好的碳刀,例如mavic,zipp等进口品牌,的确具有高于铝刀的各种优越性,但是价格上,就是数十甚至近百倍的落差了。对于国产,暂且特指大陆产的大部分碳刀,我真挚的建议,不要入,第一,它们的制作精度达不到标准,也就是说,他们可能破风能力极差或者极其脆弱,第二,厂家会连同次品一起照常出售,谁买到谁倒霉,第三,质量出了问题,无人为此负责,第四,不安全,高速状态下轮圈断裂,后果很难想象。更令人可气的是,大部分此类碳刀,涂装成进口正品销售,赚取大量不义之财,所以想入国产碳刀的朋友,还是谨慎为好,对于想购买进口正品的,也需要选择可靠的卖家。
              最后总结一些个人的经验。刀轮方面,三刀相比比五刀,个人推荐三刀,五刀我真心找不到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是aerospoke的五刀。对于碳刀,建议不要盯着88不放,其实60碳刀的适应性比88要好。最后是极力追求速度的吧友,其实速度取决于自身,勤加锻炼,有胆魄,有毅力都可以提高你的速度,而这种提高,不是器材上的提升可以比拟的,如果想在速度上再添一把火,那就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投入首先改造直接决定传动效率的部分,如花鼓,牙盘,中轴这类部分。好的车需要好的人来驾驭,如果只注重表面文章,单纯秀车,那你也只是永远停留在表面,死飞是一种精神,比的是精神而不是器材。以上是我曾经一个帖子内的看法,以此作为引子,正式开始介绍轮组。


              11楼2013-12-17 22:23
              回复
                车圈轮组:
                【dex刀圈】B
                【yhc刀圈】B
                【各种刀圈】B
                以这两款为例,这里总得概括所有国产入门刀圈,这里特指40以及43或者45的入门刀圈,重量上,这些刀圈是没有任何优势的,这些刀圈也只适合入门车使用,在我认识里,铝刀高度在35已经是极限,超过35多少会带来累赘,而新人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大部分采用大刀圈,且是越大越好,这点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动作车还是竞速车,动作车上厚刀圈只会影响强度,增加无端的重量,竞速上,大铝刀也只会拖后腿,有些人觉得大铝刀可以增加惯性,这是对的,不过这只能增加你刹车时候惯性对你的影响,影响提速的速度,而对速度并无提高,按惯性轮组定义来说,光重量大是无法构成惯性轮组的。所以对于竞速来说我更支持窄圈或者小铝刀。好了话题回来,针对这yhc,dex此类入门刀圈,它们的优点主要在廉价和色彩多(包括电镀啊,阳极啊,都是鸡肋的没用玩意儿),而刚性,韧性,强度,破风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可言之处。
                【miche轮组】C
                【mavic ellpse】C
                【cp pista】D
                国内可见的成品轮组不多,大致就这三款。miche轮组属于青少年场地训练级的轮组,重2060g,不算重,比国内成品轮组里最轻的ellipse多了65g,而一般来说200g以内的差距是几乎感觉不出的,而miche也是最为普遍切实惠的成品轮组,miche花鼓也是1000以内主流花鼓之一,润度也是相当可观的,追求性能来说最为实际划算的一款,非常推荐入手。同级别的还有cane creek和american classic。ellipse重1995g,属于成年训练级轮组,样式上可能趋近公路轮组,不过确实是很好的死飞轮组,在国内可以按国家队训练级来看,官方定位是场地单速轮组,较之miche,ellipse更为专业,不少公路党通过改塔基来使用此款轮组,可谓魅力还是挺大的。,而cp pista就是竞赛级的轮组了,不过真的用cp比赛的不多,竞赛级轮组的润度和精读也是一般自编不能比的(这里提醒一下,如果选择自编轮组,一定要找专业的车店进行编制,切忌无工具自己手编,因为编圈最后一步矫正需要编圈台来测量,自己收工很难做正),重2010g润度十分好。以上就是三款成品轮组,不要看不起铝刀,这几款小铝刀的性能妥妥秒杀部分碳刀。


                12楼2013-12-17 22:23
                回复
                  等级快快升级 CTRL+C CTRL+V 借鉴精品 壮我固齿社


                  13楼2013-12-17 22:25
                  回复
                    使劲使劲使劲水,努力努力努力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2-17 23:47
                    回复
                      马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1-08 22:26
                      回复
                        涨姿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1-20 22:31
                        回复
                          1515151516161617/)钱芜湖周围建筑物我是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01-22 12:16
                          回复
                            american classic,求个购买方式


                            IP属地:广东18楼2017-05-22 1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