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87贴子:329,493

可与立,未可与权。能够坚持道的人,未必都能够随机应变。名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孔子是主张【权】。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20 08:43回复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此处的不惑应也有“达权”的意思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2-20 09:05
    回复
      孔子~【权】是随机应变,读好书而不读死书,是个推崇相机行事,用于实践的实践主义者。40不惑不被外界迷糊,能够有自己的判断,可以做出相应的行动。这时候道已有点,不动摇,而要灵活使用…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20 20:29
      回复
        权的实施…先要接近【贤】【仁】…做好人际关系…争取支持。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2-21 20:51
        回复
          孔子论语中对随机应变的例子… 不可陷…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2-21 21:17
          回复
            孔子对【易】研究得很透,提倡活学活用… 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2-21 21:57
            回复
              人口众多打败了日寇国民党…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教育让诚信体系运作起来…这不是现在中国的模式。厉害,孔子在2500年前就知道了…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卫国去…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对他们进行教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2-21 22:18
              回复
                推行【仁智】17·1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译文】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说:不可以。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2-21 22:44
                回复
                  孔子的财富观…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2-21 23:00
                  回复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12-21 23:01
                    回复
                      【大德小德】19·11子夏曰:“大德(1)不逾闲(2),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1)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译文】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评析】这一章提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2-21 23:06
                      回复
                        【时习之】19·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2-21 23:07
                        回复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2-21 23:21
                          回复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2-21 23:25
                            回复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12-21 23: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