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历史文化协会吧 关注:16贴子:233
  • 8回复贴,共1

【话题】鸦片战争与禁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鸦片战争虽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人急于打开中国市场,试图将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变中国为英人殖民地。但就当时而言,其导火线乃是禁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20 11:24回复
    1839年6月15日,清廷公布了《查禁鸦片烟章程》开始。到1858年11月8日,中英两国代表签署《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正式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结束。英人18年的图谋终于实现,但是,在这过程中,清廷本身禁烟效果又如何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2-20 11:2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在当时而言,鸦片曾被重查,可到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形成的,却是“明禁暗弛”的局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2-20 11:47
      回复
        在外,有英国政府极力庇护中国沿海鸦片走私贸易,并企图劝诱中国官员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在内,贩卖鸦片利益集团、受贿的不法官吏、鸦片吸食者和各级行政司法官员们,在阻止禁烟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这些内部阻力,也是清廷崩塌的重要因素。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2-20 11:52
        回复
          另外,就结合当时情况而言,重治吸食的条款,也并非完全可取,可能我们现在多对那个条款各种赞扬,其实,它配不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2-20 11:54
          回复
            从1840年底开始按照《查禁鸦片烟章程》对于吸食鸦片者判处“绞监候”之后,直到1858年宣布弛禁鸦片之前,在条例执行期间,没有出现一个因吸食鸦片而被真正执行绞刑的案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2-20 11:57
            回复
              当然,你可以说是统治者对于吸食鸦片者仁慈,但更说明,条款量刑太重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2-20 11:59
              回复
                因为该死刑条款,针对的是较大的犯罪人群,所谓法不责重,因其刑罚过重,不仅未能得到民众理解和支持,也没有得到执行者(各省地方官)的积极执行,甚至其制定者(刑部官员)和批准者(皇帝)也认为执行不便,不得不以因病吸食为由,采用“缓决”的办法,最终被迫修改为缓决五次后“准其减疏”。当一个政策强大到无法执行,那它只能是“禁之愈严,而卖者愈众,食者愈多”。禁烟章程形同虚设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2-20 12: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后世评论之时,多以严禁乃正当国策,然不思其可行程度,故不当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2-29 17: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