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重开
写到这里不得不做些打断,因为那天发完这个贴的第一贴之后就有男性同胞留言给我说我偏袒淀姬,说淀姬之断送丰臣家“功不可没”且其胸大无脑实在是罪无可遁。
于是我不得不说点个人观点——没错在下的史观实属幼稚,很多时候都是凭意气和好恶说话,大约穿越回战国时代成为某家的姬也难逃和淀姬“胸大无脑”的一般评价,但是在下认为我不是在做史学考证工作而仅仅是就我读过看过的那点东西发表一下个人意见,那么就算幼稚我也要忠于自己的想法(虽然说我可以不用说的那么冠冕),其次,毫无疑问,淀姬一辈子都被猴子毁了,那么她毁一毁猴子的一生所开创的基业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能说因为猴子是一代枭雄,所以他的一辈子就被淀姬这个弱女子的一辈子值得保护——人是平等的。
我只能说也许一个小女子对于老公的态度,客观上导致了历史的变迁。
以上属于乱入。请无视。
再回正题。
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们,站在历史的这头,都会由衷地说自己喜欢北政所、或名“宁宁”、“弥弥”或者“丰臣吉子”,因为这个女人实在厉害。的确,秀吉若无此贤内助,能否混出名堂很难说,无怪光荣公司的游戏作品里宁宁一直是讨人喜欢的模样,再者历史文学影视作品里,丰臣秀吉这一糟糠之妻一直都是正面形象,虽然权利纠纷就在眼皮底下纷纭上演,但是她始终置身事外高屋建瓴洁身自好洞如观火,这样一个淡定而睿智的女人形象的确是在战国一枝独秀,让人不敢逼视,直可赶超不久之后大清时代的孝庄皇后或者苏嘛喇姑。而相比之下,淀姬就好像天生一张小老婆嘴脸:恃宠而骄,胸大无脑,仗着有个子嗣为所欲为,逼走北政所、通奸、葬送丰臣家等一系列罪名都争先恐后地盖上来。这里我再插句嘴,如果让大部分人换位成当时的丰臣秀吉,估计大多数人还是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选择和丰臣秀吉一样的选择,人的“小老婆情结”就是这么奇怪,就像你无法解释为什么贾政会看上赵姨娘,光源氏会丢不开六条御息所一样……
但是,怎么说呢?“宁葬己手,不予他人”是大家对宁宁评价最常用的一个说法,认为她这样很有远见,很侠气。好吧,允许我不敬地说,如果丰臣秀赖是宁宁的儿子,你这么做的确是很远见很侠气,但是我深刻怀疑这个话也是经过江户史家逐步演义出来的——毕竟丰臣秀赖不是宁宁怀胎十月养出来的,淀姬之饲育秀赖的种种艰辛她不能感同身受,丰臣秀赖对她来说是丰臣家的希望丰臣家的未来但是不是“至亲骨肉”,在彼时“用秀赖换和平”这种侠气是不是有点无关痛痒?再说谁是“他人”?淀姬再怎么和丰臣家不对,名义上她到底是诞下了丰臣家的继承人,秀赖和德川家康孰亲孰疏,还用多说么?
所以我纵然喜欢宁宁,却不喜欢听见别人说她生性恬静不爱淌浑水,其实她比谁都更有政治敏感性,早早就把后路安排好了,所以才会给人置身事外的错觉,就好像“无招胜有招”一样——如果说丰臣家的灭亡责在茶茶,那宁宁更是难逃其咎。这么说,茶茶是感性动物,而宁宁是理性动物,只不过是在这场政权交替的大戏里唱了红白脸的角色不同罢了。
除非宁宁是坚信丰臣秀赖不是秀吉的亲生孩子,秀吉也许因为爱茶茶装傻,她不想装傻。
于是继续回到八卦上来。
换句话说,我才不是第一个给淀姬翻案的,近来给淀姬翻案的就好像给三成殿翻案的一样多。所以历史这个东西虽然说是客观上的既存事实,但是它有不可复原性——即便能通过“考证、探佚”还原当时的物质状态,我们也永远无法触及历史时期当事人的所思所想,而历史,离开了“人”就不能成为历史。因此“写在纸上的历史”从来都不会是铁板钉钉,更不要说秉笔直书了。封建时代的历史的话语权显然是在当权者手里,要你黑你就黑不黑也得黑,民间的坊谈只能曲折的表现出劳动人民对被歪曲了的历史人物的一些同情而已。
但是联想到《三国志评话》和《三国演义》就知道劳动人民对历史的审视有的时候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就让历史变得格外迷离——情节性越强的越容易流传,因此流传到最后口头传诵的历史都变成了演义,津津有味,但是真相却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