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吧 关注:1,680,804贴子:40,724,962
  • 5回复贴,共1

师德不存 教育何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文章或许早该写了,但是今天发生的一些事,让我真的有了很多的反思。一个迷恋暴力的人不可能有爱,不可能对待学生温煦有加;一个深怀特权意识的人,不可能具备起码的公民精神。在阴森、暴戾和血腥的环境中,试问河科大教育焉有希望?
今天又见到河科大国际教育学院某老师的铁砂掌了,笔者这几年见到这位老师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都是在考场上,看到这位老师巡考。这几次让我对他印象最深就是他拍桌子的响亮。
这个老师桌子拍的实在是响啊!大家都在考试的时候,安静的环境中就听见那木头和肉撞击之声,那是响彻天地。接着就是那环宇雷动的一声“滚!”
在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这的老师拍桌子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强调自己的权力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作为学院的管理者,偶尔的生生气气,拍拍桌子,有时也是有必要的,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严,但是每次见到这位老师都在拍桌子!!这种过分的强调自己的权威,不适合现代人的感情。好的管理者要在温和中不失压力,在公正中显示严厉,“权乃身外之物”,应该成为管理者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更何况是教育工作,更该谨慎的去偶尔一下。
这位老师的拍桌咆哮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是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们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还不成熟,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也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看看河科大国教学院在百度百科的解释:面对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新形势,河南科技大学利用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已有地位和独特优势,于2002年10月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院认真研究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合理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正走出一条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新的办学途径。面对这条让人充满憧憬的宣传,这位老师那震惊四座的拍案之声,无疑是在学院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自然要有校规。然而如果执行者自已就失规逾矩,又怎么去规矩学生?些年来,校园里已经成了发生师生暴力事件的温床。师生暴力事件之多,堪称络绎不绝;师生暴力事件之怪,可谓推陈出新。比如前段时间网络疯传的教学老师和学生打架视频,登封嵩阳高中师生打架三老师被拘,小学生因打架2次被老师捆绑示众........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地,却频发暴力教育的问题,究其原因难道只是学生的问题?我觉得更严重的是师德不存。无宽容之心的教育,能要求谁再去宽容;没有高尚的教育,又怎么教出君子?
为啥我们的法律可以严厉制裁这些暴力老师,我们的学校只能做事后诸葛亮在发生严重后果时简单的开除老师呢?学校默许这种暴力的发生就是对师生矛盾的一种催化。这些老师除了以暴力粗暴的威慑学生,能不能用人格魅力来做真正的教育呢?这同样要学校的处理和检察。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要博学,而且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德”应为师之根本,师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因此更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感染和熏陶学生。每个老师的追求不该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吗?
教书是为了育人,然而没有师德,又何谈“师道”的尊严和存在的意义呢?


IP属地:海南1楼2013-12-22 17:31回复
    每一个爱睡懒觉的孩子都有一个难以割舍的情人,TA的名字叫被窝。
    ------现在时间是:2013年12月22日17时31分19秒 带上神兽@豌豆荚吧


    2楼2013-12-22 17:31
    收起回复
      2025-05-29 10:36:09
      广告
      顶.如今的教育.问题太严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22 17:33
      回复
        体育教育专业低调路过


        IP属地:河南4楼2013-12-22 17:40
        回复
          我就看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12-22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