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房口述 刘兆坤整理)
去过马耳山风景名胜区永隆寺的人,一定会见过该庙的镇庙之宝:清代影龙寺的石碑和石佛,它们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而且是新建庙宇的传承和依据,我们为了找到它们,可费了不少的劲。
那是1999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根据事先商定,为准备开发马耳山旅游项目,由村支部书记董子顺领着我和赵加平等四五个人,到原南寺村影龙寺遗址寻找该庙的石碑和石佛等古、近代文物。影龙寺最后一次毁坏是在1958年,庙被拆了,庙中仅存的重要文物石碑、石佛不知去向,由于参加毁庙的当事人陆续去世,石碑、石佛的去向成为一个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唯一的知情人周家桂联想到寺庙的一次次遭遇,惧怕石碑、石佛再度被毁坏,四十多年来,一直守口如瓶,从来不对任何人透露石碑、石佛的去向。先前董子顺曾派人找过周家桂,可他总是躲躲闪闪,面都见不着。


去过马耳山风景名胜区永隆寺的人,一定会见过该庙的镇庙之宝:清代影龙寺的石碑和石佛,它们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而且是新建庙宇的传承和依据,我们为了找到它们,可费了不少的劲。
那是1999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根据事先商定,为准备开发马耳山旅游项目,由村支部书记董子顺领着我和赵加平等四五个人,到原南寺村影龙寺遗址寻找该庙的石碑和石佛等古、近代文物。影龙寺最后一次毁坏是在1958年,庙被拆了,庙中仅存的重要文物石碑、石佛不知去向,由于参加毁庙的当事人陆续去世,石碑、石佛的去向成为一个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唯一的知情人周家桂联想到寺庙的一次次遭遇,惧怕石碑、石佛再度被毁坏,四十多年来,一直守口如瓶,从来不对任何人透露石碑、石佛的去向。先前董子顺曾派人找过周家桂,可他总是躲躲闪闪,面都见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