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吧 关注:2,685贴子:86,779
  • 15回复贴,共1

解密三星堆(里面有重要的与哈尼文话与迁徙史有关的内容)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密三星堆(上)青铜神话
概述:1986年7月和8月份,让四川的广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变成了举世闻名的城市。那时当地农民两次寻常的取土挖掘,竟然挖出两个装满了珍贵文物的土坑。令人奇怪的是坑内所有的宝物的制作都非常精美,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所有的宝物都遭到了损毁。本以为是一个古代蜀王的大墓,但是当打开土坑之后才发现,只有宝物却不见墓葬的痕迹,宝物的来历成为千古迷团,历史学家也无法从现有的历史资料中给出确切的答案。那么从三千年前的青铜制作工艺上去找寻,能否找到宝物的制造者呢?千年宝物重现人间,却也带来了众多的未解之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 现在问您知不知道广汉这个地方,我估计知道的人不是特别特别得多,但是可能大家觉得依稀会跟著名的三星堆有些联系。如果我们把时间能倒回去20多年,1986年的时候,我们就是到了广汉这个地方,你问问有人知道三星堆在哪吗?肯定没人知道,因为这个名字是后来的专家给起的,当是这个地方还是叫广汉的月亮湾村,三星堆这个名字,是专家根据当地有三堆土小山包一样的东西给它命名为是三星堆,那么要说三星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决不陌生,是因为在它那里出土的青铜器、玉器 金器的精美绝伦是让人瞠目结舌,但是关于它,有太多太多的谜题,这些东西是谁造,为什么人们会发现它们被有人砸毁过,并且拿火烧过,这些人当年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目的又是什么,那么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技术水平的人,他们现在去哪了呢?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理解三星堆这众多文化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呢?说实话时至今日,关于它的探讨依然没有结束,甚至有人说它跟以色列消失的多少多少个部落有什么联系这样的说法,那么今年有很巧的一件事情,让我们的记者接触到了新的线索,于是我们再一次赶赴三星堆,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线索能够让我们更进一些的走进三星堆。
走进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体型庞大造型怪异的青铜器。在馆中展出的就达上百件,这些青铜器不仅给人带来震憾,也带来了千古迷团。谁又曾想到这么多精美又怪异的文物竟然都是在一次无意中被发现的。
时间回溯到1986年,那时四川广汉的月亮湾还是一个平静的小村,不知什么时候村里多了几个外乡人,他们似乎在找什么?还不时地跟当地人打听着,这些人是谁?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早在在1929年广汉的月亮湾在考古界就已经很出名了,那时一个叫燕青保的农民和他的兄弟在挖蓄水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宝藏,他们挖出了上百件大型石环。
这些石环吵热了月亮湾,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离燕家不远的地下,埋藏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 直到57年后的1986年,这些珍宝才得以重见天日。
而村人不认识的外乡人正是四川省考古队的队员,他们在这里进行了多年考察。就在1986年一次意外发生,他们在这里进行了最大规模的考古挖掘。那时领队是陈德安,副领队陈显丹。那一年,是中国的虎年,按照传统的说法,会有许多人成为命运的幸运儿。
陈德安:大学一毕业就到三星堆了,那时候目的很明确,就是到三星堆来进行考古挖掘。主要是抢救性挖掘。因为这个地方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一批砖瓦窑,取土的时候,就会破坏三星堆遗址,就会挖出很多文化层来。
在看似平静的三星堆遗址上,一边是考古者小心地揭示着表土下面的蛛丝马迹,另一边是砖窑厂的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加大力度拼命挖土。当时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一个巨大的秘密已经触手可及。 1986年7月18日清早,砖厂工人一个惯常的动作突然改变了考古发掘的全部节奏。
陈德安:1986年的7月18日,早上,不到9点,8点多的样子,一个农民就来报告,叫我,陈老师,他说那边挖说玉刀来了,这么长,金光闪闪的,很亮,很锋利,就赶快去看,我们一听就很吃惊,金光闪闪的玉器表面很光滑,太阳一照就闪光。


1楼2013-12-22 22:03回复
    这时考古人员已经触到一个宝藏的门,但是会出现什么呢?
    陈显丹: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要么就是古蜀王的一个墓葬,当时我们推断是一个很大的蜀王的墓葬。
    主持人:专家猜测一号坑是个古蜀王的墓葬,是因为他们在坑中发现的第一件物品,就是一条长达一米多的金腰带,而这条金腰带也算是一号坑里最贵重的一件文物了。可是往下再挖时却只有十几件青铜器和一些玉石器。并没有发现有人的骸骨,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坑里所有的物品几乎都曾经经过烧毁,有些都已经面目全非。因为没有墓葬的痕迹,再加上所出土的文物几乎都属于祭祀使用的神器,所以有的专家就把它定为祭祀坑,在广汉是第一次出土如此有价值的东西,令所有考古人员都非常兴奋。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时,令他们更兴奋的事情仅接着就要发生了。
    时隔一号坑被发现一个月之后,考古人员刚刚把一号坑所有的文物都清理干净。也就是1986年8月14日下午,又发生了一件令考古人员始料不及的事情。砖厂工人在距离一号坑仅仅30米的地方挖土时,又一个埋藏着宝藏的地点暴露出来。
    陈德安:也跟一号坑差不多,就是农民,因为他们当时在这个地方挖土,就掏到铜器了,这个事还在考虑,这个事究竟报不报,当时的农民很纯朴,没有想到掏一件文物出来卖钱,当时想的是,我如果是报了的话,我就失业了,我就没有事干了。
    农民犹豫再三,到了傍晚的时候还是跑去告诉了考古队,他们又发现了宝贝。一开始考古人员并不相信,难道神话将再次出现?
    陈德安:我们当时确实有点不敢相信,我们这边才完,你那边又挖出东西了,这么巧呀。
    当考古人员跟他们到现场一看,立刻就被惊呆了,这次被工人挖出来的都是比较大的青铜器。
    陈德安:二号坑的人头像,他挖出来的时候,因为当时下了雨,那个土比较的湿,眉毛上画了黑色的颜料,包括眼眶都是黑色的,眼睫毛都是用黑色画过的。清清楚楚,那个嘴唇和耳孔里面,鼻孔里面涂的朱砂颜料,非常的显现,给人看到的是活灵活现这种感觉,当时看到的是非常的惊喜。
    1986年8月27日下午考古所的人对二号坑开始进行清理,当夯土层被打开后首先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几乎铺满坑面的几十根象牙,而在坑的一角有一件奇怪的东西吸引了考古人员的眼睛。
    陈德安:当时农民说,这个坑里面发现了一把椅子,一把铜椅子,实际上不是铜椅子,我们也觉得奇怪但是也不能好奇,往下掏,你得一点一点等,等着真面目出现。
    考古人员压住心里奔涌而出的巨大的疑问,这么大的青铜器到底是什么东西?
    陈德安:当掏了有这么多的时候,这个眼睛出来了,这个眼睛很奇怪,和螃蟹眼睛一样,比螃蟹眼睛突出更长。因为眼睛出来了,它倒扣那,眉毛也就出来了,所以那时候就知道是这个东西,而且耳朵是立起来的,耳朵也出来了,基本上晓得这是一个面具,但是不是一个人面具,是一个很怪怪的面具。
    这个奇怪的巨大面具,需要五六个人合力才抬出坑外,这么大的青铜器被挖掘出来,在当地就引起了轰动。不仅引来众多的围观者,考古人员心里也是非常激动。
    这个奇异造型青铜面具大的惊人,宽度达到138厘米,这么大的面具绝不是用来戴在脸上的。最令人不解的是那对凸出眼框16.5厘米的巨大的眼球。看到它第一想法就是这是人的眼球吗?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样的眼球? 这件奇怪的面具到底代表着什么,专家们是众说纷纭。
    段渝:有人说它是蚕丛纵目,就是和古史的传说联系起来,四川盆地它是一个多雾的地区,一到冬天,夜雾特别多,所以这些人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的视觉更加发达,为了看的更远,然后突出了瞳孔的这样一个功能,以为眼球伸的越长,看的越远。
    孙华:眼睛突出是作为一种神的标志来来进行铸造的。它是一种当时人们对神的一种刻意的表现。
    陈德安:基本上晓得这是一个面具,但是不是一个人面具,是一个很怪的面具,可能是什么神灵之类的东西,因为我们搞这个巴蜀这一阶段考古的话,对有关巴蜀方面有文献这些还是很熟悉的。大家都知道.纵目,眼睛一突,跟纵目有关系,虽然说你联系的正确不正确,但是脑袋里就是这么想,跟蜀人的神灵有关系。


    2楼2013-12-22 22:04
    回复
      因为这两个凸起的眼球,所有专家把这个面具都跟古蜀人的神灵挂起勾来。它到底是不是呢?
      主持人:看这这个大面具,还真感觉挺怪异,这可能算是三星堆青铜器中最为怪异的一件了。也正因为它的怪异,才引起对三星堆这些文物的种种猜想。最早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所创建的。他们论证说;三星堆的青铜造像和大型面目,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遗物的比较中,根本没有发现与三星堆文化相同的文明,大家都知道四川平原在古时候是被称为是蛮荒之地,也就是贫穷落后的意思。商代时中原地带还没有熟练地掌握这种铸造方法。难道在古蜀就已经非常发达了,很多人不敢相信。再看面具那诡秘奇特的造型,根本不符合地球人的思维,所以就有人猜测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和思维创造的文化。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话又说回来,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必竟是在我国的四川发现的,所以最多的猜想还是属于我们古代的古蜀文明。像凸目大面具这样怪异的文物,专家在当地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那么其它的文物呢?
      当把所有物品都清理出来时,还有一件青铜器令在场的专家吃惊,那是一件被砸断成两节的高大的青铜立人像。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头部与同时期出土的青铜人头的造型基本是一致的,不过拥有身体的大型雕像仅此一件。修复后的立人像底座高78.8厘米,人像高163.5厘米,冠高17.7厘米,人像及底座通高2.60米。立人像面部特征为高鼻、粗眉、大眼,眼睛呈斜竖状,宽阔的嘴,大耳朵,耳垂上有一个穿孔。
      专家认为他并不是一件写实风格的雕像,从人物的骨骼上分析,他的躯体不符合正常人的比例,粗壮的手臂,纤细的躯干。所以从这些表现看大立人代表的不是一般意义的人。那么如此高大的一件青铜雕像会是谁呢?
      孙华:我们看见的这个人像,它虽说身体很高达,2米多高,站在桌子上,衣着华丽,可能是统治阶级,
      段渝:青铜大力人的体量特别大,它比起其他的雕像来说,他显然是高高在上,他站在一个青铜的象头的一个方座上,那么显然它应该是最高的首领,我们认为它就是蜀王。
      专家都认为立人像是蜀王,但是在坑中却没有出现人的骸骨。当把坑内的所有物品都整理了出来,令考古人员迷惑的是,从二号坑里挖掘出几千件的文物残片,但是所有的东西都经过焚烧,还有明显被砸过的痕迹。
      陈德安:二号坑发现这么多东西,心情是非常的激动,非常的高兴,因为感觉很神秘,在这个地方怎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东西,总觉得有很多的迷解不开,当时心里面就是激动,怪怪的,说不清楚。
      二号坑就像一个神话一样出现在人们面前,坑内物品大致分上中下三层排列:最上面一层就是六十多枚的大象门齿纵横交错地叠压在一起。中间一层主要为大件的青铜器件,有一个巨大的青铜立人像、大型面具、人头像、等四百多件。最下一层主要是大量的草木灰烬、小型青铜器、大量的海贝。
      当把所有的东西都清理出来时,考古人员回看距离30米外的一号坑,这两个坑的朝向和在三星堆遗址上古老的城池、城墙的朝向完全一样,都是朝着北偏西45度的西北方向,这种方向的一致性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那么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玄妙的信息呢?
      主持人:三星堆这两个坑内的东西,一定是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在其辉煌的时刻铸造的器物。考古人员后来经过碳测定和文化层的判断,测定这些文物应该出现在据今3000年前的商代晚期。据文献记载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其后是开明氏。商代晚期应该是鱼凫的时代。但是古蜀先王前四代都只活在传说中,并没有确凿的比如实物的证据证实他们曾存在过。所以古蜀国的历史也一直是云遮雾罩,成为困扰着人们的难解之谜。但是既然有这个传说,再加上三星堆两个坑里的东西也是非常的怪异,很多专家认为这些东西应该是某个蜀王制造出来的。可是在坑中没有出现人葬的痕迹,而且当地也没有留下有关这些东西的任何传说和文字。假如说这些东西真的是某个蜀王制造出来的,那么这些东西被制造出来是做什么用的?铸造这些青铜器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又为什么全部被砸坏烧毁了?从这些文物的精美和大气上看,它们一定是某个辉煌时刻铸造的东西,那么三星堆文明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持续了多长时间?又为何突然消亡了?这些问题就像个迷一样地困扰着所有的专家。现在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弄清谁制造了这些东西,它们是做什么用的,那么其它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了。如果您想知道,请您明天继续收看《走近科学》。


      3楼2013-12-22 22:04
      回复
        解密三星堆(中)寻找青铜来源
        概述:在广汉没有留传于世的青铜铸造工匠,也无这一手艺留传下来,找寻青铜器制造者只好另寻线索。在四川平原上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让专家感到奇怪的是,平原无矿藏,三星堆出现大量的青铜器所需要的庞大的矿石原料又出自哪里?而其中一位专家也的确测出了三星堆所出土的青铜器的矿石来源地,矿石找到了,如果制作三星堆的青铜器的矿石真的是出自云南,那么在三千年前,人们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把大量的青铜器运往千里之外的广汉?如此重大的工程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三星堆遗址地处富饶的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一处宜人安居的鱼米之乡,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却不知道他们的脚底下埋藏着惊天动地的秘密。
        1929年广汉月亮湾农民燕青保父子在地里干活,无意中挖出一块大型石环,从此揭开了探寻沉睡地下几千年的古代文明的脚步。但是在其后的50多年中并没有重大的发现。直到1986年的7、8俩月,却接二连三地发现了惊人的宝物。
        在遗址上因为有三个平行的较大的厚土堆,所以被称为三星堆。也正因为这里土层较厚,又没有发现什么文化层,所以考古人员允许当地的农民在这里取土制砖。而两个宝藏坑就是在农民取土时,无意中挖出来的,前后只相差了一个月的时间。
        两个加起来共约36立方米容积的土坑,像两个巨大的聚宝盆一样盛装着满满的金器、青铜器、玉石器等,尤其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青铜文物更是无人能比。但是它们的出现就是一个迷团,如此精美的青铜器是出自三千年前古人之手吗?那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发达到何种程度呢?
        主持人:三星堆这两个坑的出土确实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亮过之后马上就进入到无尽的沉思之中了。那么我们说在一号坑当中四百多文物里面,只有那么十几,几十件青铜器,而且体量都比较偏小,但是到了二号坑里面绝大多数都是青铜器,制作精美异常,最关键的就是它里面这些人物造型也好,或者说它只是某一个人偶神像的一个化身,谁也说不清楚,但是不管怎么说,它的风格跟中原地区是完全迥异的,而且跟人类都不大像,这么大的长眼睛,谁长成这样呢,所以当时也有不少人就说什么,这是外星人他们留下来的痕迹,或者说有地球人,先民们目睹了外星人的形象之后于是造出来的,当然我们说这个也许有那么几亿分之一的可能吧,不过我个人不大相信,我还是愿意相信它就应该是当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他们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的,但问题就在于,三星堆给我们太多的疑问了,到底是谁干的,谁有这么大的本事造出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因为我觉得中原地区,在三星堆出现之前,我们一直认为中原地区的青铜器那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但问题就是当看到了三星堆的一些细致的铸造方法之后,很多专家都震惊了,没有想到同时期这个地方的青铜铸造业居然要比我们那个时候的商代不知道要高出来多少,这让人觉得很诧异,这个文明就好像突然bang 从地球上蹦出来以后,然后突然 它就消失了一样,它怎么会拥有如此程度的灿烂文明呢,可是它的灿烂文明为什么只体现在这一点点上呢。为什么没有其它的东西留给我们呢?
        1986年9月27日,二号坑里的文物都被清理出来,专家被看到的景象惊呆了,几千年前这里曾经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王国,当时又发生了什么事,使这些精美的器物全都被毁、被焚、被埋进地下!它们是谁创造出来的,为何又被毁掉后深埋地下?
        现如今已经修复出来的青铜器已经有几百件,在修复过程中,修复大师杨晓邬不断发现古人在铸造青铜器时,所运用的一些令人吃惊的技术。
        杨晓乌:比如说我们在化验它的铜的成分里面,有一些器物,它那个铜里面还有一些含有磷,那么我们现在铸造也要加磷铜,加磷铜的原因就是使铜水流的很快,能够在铜还没有冷却的时候就能到达边角这些地方。


        4楼2013-12-22 22:05
        回复
          这些技术的运用让三星堆的青铜器显得精美异常,但是杨晓邬说古人在制作青铜器时,大型青铜器并不是很讲究,但是小型的青铜器,小到几厘米甚至只有成年人的一根手指那么大的却很精美。
          杨晓乌:形状上大的还是比较的粗犷,比如说大的面具,你仔细的去看,它就很粗的还是,那么细的,比如说人面鸟身,它的鼻子眼睛包括手的指甲都看的很清楚,很精细,就是它很注意,它那个铜的质地很好,那么就是说小的他也做的很精,它的铜的比例掌握的很好。
          正因为古人掌握了合理的合金配比,才使得三星堆的青铜器大的让人震憾,小的给人精美感觉。现代人曾经模仿古人利用古人的技术,制作青铜器,但以失败告终。
          杨晓乌:当时三星堆在日本展出的时候,日本有意向按照古代方法去做,结果失败了,很厚,起码有三星堆三到五个那么厚。
          让现代人难以想象当时的工匠,古人利用古代的工艺是如何做出来的如此精美的青铜器。杨晓邬说在二号坑中出土一另一件青铜器上,还有着在当时来说更神奇的青铜冶炼技术。这就是它刚从坑里被清理出来的时候,当时谁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杨晓邬:当它出土的时候,完全在祭祀坑里面散的满坑,当时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叫什么名字,从我感官来说的话,好像是一个晾衣架。
          当把所有的残片都拼起来时,才发现这是一棵落有九只鸟,挂满其它东西的高达4米的青铜树。而它也是正个坑中铸造最复杂的一件青铜器。
          杨晓乌:真正的铸造工艺要看的话,就看神树,就是把三星堆铸造的工艺大部分看完。它就用大量的工艺用到这个神树上,所以说神树就是体现了当时古蜀所有铸造的精华都体现在这个上面。
          青铜树采用了商周时期比较普遍的青铜铸造方法,也就是范铸法的浑铸法。细微的地方还使用了嵌铸,补铸。但是最令专家吃惊的是铜树还运用了在当时来说,更为高超的铜焊技术。冶金史学界普通认为,华北铸焊工艺起源于西周末东周初,到战国才普通使用。而在这棵神树上却体现了非常纯熟的铜焊技术。
          主持人:三星堆这个遗址应该是距今3000年前商代中晚期,不过虽然说它是3000年前的,也没有一个确定说是3000年前的某一天准时准点的这个地方的人,生产出了制作出了如此精美的器物之后,然后要么砸要么烧,然后埋起来,肯定不是的,有些器物恐怕是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才被人这样埋入地下的,这个问题我可以先放一放,就是他们为什么这么会去做,但是有一个问题就在于什么呢,它既然说了像前面专家所讲的,它的焊铜技术比中原的技术成熟几百年啊,那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差距,那么按道理说的话,这个东西它就应该能够逐渐流传下来,当地岂码有一部分人他们喜欢用铜器吧,它们家的锅碗瓢盆没准都是铜的吧,或者说这个地方制作铜器的店铺作坊特别多,问题就在于您找了一圈,什么也没有发现,真的好像就像是一朵花,它突然开了,在你眼前一亮,然后唰的一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先搁置,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去面对,那就是生产青铜器,您得有铜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做好的青铜器您得有铜矿石吧,问题是成都平原,广汉地区这个地方它不产铜,铜都在大山里,而这些铜矿又是从哪来的呢?谁把铜矿带到这个地方呢?亦或者说是不是有人做好了再给带过来的呢?看来这些问题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
          青铜器的年代被测定为是商代时期的物品,但是同时期却没有有关他们的任何传说和历史资料的发现。它们的拥有者是谁?大立人、神树、大面具这些又都各自代表着什么意思?无从考证也没人知道。
          从目前三星堆已出土的青铜器的用铜总量来看,估计约在8~10吨左右,这还不包括冶炼和浇铸过程中的损耗。按地质学上的经验,天然铜矿的含铜量一般在10~14%左右,也就是说,要想得到10吨纯铜,大约需要100吨铜矿。这大量的铜矿到底从何处取得?为此三星堆遗址的挖掘者陈德安,曾经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来寻找这些文物的真正产地。


          5楼2013-12-22 22:06
          回复
            陈德安:我们原来通过做三星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成分,铅同位素,就是矿料来源来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广汉地处成都平原,掘地一米多即可见水,根本无矿可言。3000年前的地平面比现在至少还要低1米左右。以广汉为中心向外划100千米半径,境内也没铜矿。矿生存于山中,平原无矿。从广汉的地理环境看,这些青铜器的矿石原料肯定不是出自本地,那么陈德安对青铜器的测定有没有找到什么线索呢?
            陈德安:有一定的线索。为什么说有一定的线索呢,就是我们做这个三星堆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三星堆的青铜器铅同位素的比值大部分属于低比值铅。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事实,让专家如坠雾里摸不着头脑;三星堆所有出土的青铜器,经物理化学测定都是低比值的铅,但是四川地区含有铅的铜矿并不较多,尤其是低比值铅的铜矿几乎为零。这表明三星堆人所冶炼的青铜不产自本地,那么,三星堆的大量青铜又来自哪里?
            陈德安:这个低比值铅的矿料的话,它的产地的话是有一定的区域的。
            既然有区域就是有了范围,那么这个区域是在什么地方呢?
            陈德安:现在比较典型的就是云南的云山这些地方,我只做一般的推测,那么这个推测很可能中原地区就是这个低比值青铜器的来源可能还是西南地区。
            陈德安曾把矿石的来源锁定为云南,而无独有偶的是,就在陈德安做这件事的同时,云南的东川有一个人也在做这件事。云南昆明的东川区区长田文在一次出差的机会曾去三星堆参观过,这次参观带给他很大的震动。
            田文:所以第一次走进三星堆的时候,给我的一个感觉是一种非常震撼和大气。因为我们从东川来,看到是铜做的,心里有一个疑问,那么这个四川不产铜,那么铜从什么地方来呢?
            主持人:三星堆的灿烂文明不仅吸引着各方专家学者游人来此参观,有心的人就会从中思考点什么?田文因为来自产铜地区,当看到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很自然地就和自己家乡的铜联系起来了。可是云南是在四川的千里之外呀。这个田文怎么会把三星堆的青铜器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的铜联系起来呢?这也正是三星堆的奇特之处:地处平原地区是没有铜矿可找的,而相对矿藏储量却大的铜矿又都在西南。而本身持三星堆文化本地说专家就认为,三星堆的祖先应该属于古老的氐羌民族,而氏羌民族又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他们的迁徙路线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马古道。而古代的茶马古道又恰恰经过东川。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让田文很敏感地就想到了三星堆的铜是否是出自家乡的铜矿呢?这些因素会那么巧合地同时出现吗?三星堆的铜矿石来自云南又有没有道理呢?
            东川铜矿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可追塑到汉代,而且现在依然可以找到古老矿洞,这就是古矿洞,他们是沿着矿,现在只留下这么一条窄缝。
            古人开采矿石和现在不同,他们是从山顶顺着矿脉往下开采,口里衔着用来照明的亮子,背上背着矿石艰难地一点一点往外淘。据记载东川铜矿含量较高,所以古代的东川人发明了自己原始的冶炼方法。
            秘书长:就是叫做火烧水泼法,就用木柴是在岩石上,矿岩上烧,烧红了之后,再用水泼上去。但是呢就是它的采的最原始的最表面的这些矿。
            火烧水泼法也被称为是火烧水裂法,这是东川文献记载中,最古老的一种铜矿的冶炼方法。因为当时没有采矿工具也没有火药等,面对艰硬的矿石,古人想出的办法就是,先用火烧,当岩石被烧热后,再用冷水泼,由于岩石热胀冷缩不均匀等因素,岩石会自然崩落,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含铜量较高的矿石。
            而东川的铜矿据说在古代含铜量可以达到30%以上,有些甚至直接就能看到黄灿灿的铜。现在东川探明的铜矿藏储量依然可达300万吨。拥有着大量铜矿藏,作为一个东川人,田文感到颇为自豪,所以当他看到三星堆大量的青铜器,不免就想到了东川的铜矿,根据专家的猜想,制作三星堆铜器的铜会不会是出自东川呢?
            田文:回来了以后就委托,当时从成都来东川投资的一个化工企业,有限公司的这个魏总他们,回去给我做一些同位素,测定以后他们感觉到,可以这样基本上从他们做的也不一定是权威做的,但是从一般的实验室的结论来看,三星堆的铜的同位素和东川的铜的同位素是相同的。


            6楼2013-12-22 22:06
            回复
              三星堆青铜器所测定的铅的比值都在10%~15%左右,还有很多是在10%以下,而田文所检测的东川的铜的铅含量恰好就在这个范围内。一个发达的国家从这里运出一些矿石也并非不可能。
              东川的矿区紧邻金沙江,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各朝政府所制作铜钱大都出自东川,而且就是由水路运出。那么制作三星堆青铜器的铜会不会也由此路走的呢?可是推测到这时我们还有一个迷题解不开。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实施冶铸这组青铜器的工程,即使最简单也需要这样一些工序:伐木、采矿、运输、建炉、冶铜、浇铸等工程,如此巨大的工程,得需要大量的劳力,为什么这么浩大的工程却没有在历史留下一点痕迹呢?
              主持人:可是三星堆的文明工程和这个强盛古国的活动情况,没有任何传说;在三星堆除它的陶器上出现过七个比较成形的符号,并没有发现文字的出现。难道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所以没有留下痕迹。再加上古蜀所在地在古代是被称为蛮夷之地,也就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而少数民族多数没有文字。从先秦史看当秦进入长江流域统一中国时,很多少数民族都南迁进入我国现在的云南境内。那会不会三星堆的先民也迁移南下了呢?对于这种猜想,确实就有人在我国的云南边境考察到了古氐羌系的迁徙民族,并且他还说自己的确能看懂一些三星堆所出土的一些文物。那么这人是谁?他能看懂什么?请收看明天的《走近科学》。
              解密三星堆(三)阿卡密码
              概述:地处中缅边境的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在那个小寨中到底隐藏着多少密码?村寨里的鸟,三星堆青铜器上的鸟;寨子里竟然出现了与三星堆出土的一模一样的海贝,但是他们的海贝却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并非如常理推断的那样海贝就代表着钱币。如果这些密码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巧合,那么是否能证明,千里之外的一个古老氐羌的迁徙民族,就是三星堆宝物的曾经的拥有者呢?
              1986年的7、8两月,在四川广汉接二连三地发现了两上装满惊天的宝物的坑。
              两个加起来共约36立方米的容积的土坑,像两个巨大的聚宝盆一样装满着金、青铜、玉、石、陶等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文物。
              从金器,青铜器的制造水平看,这里3000年前曾经有着一个发达的文明。但又没有出土有关这个古代发达文明的任何传说。人们利用现代科技虽然确定的铜矿的范围,但是也没有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或文物来证明,这些青铜器到底是谁制造的。
              就在人们心怀着神奇,不知何解释这些怪异造型的面具,人像、和青铜树时,有一个人却语出惊人说他能够读懂。
              杨干才:我就觉得我怎么能看懂,就是一种隐约的感觉,自己也很迷糊,觉得很奇怪,
              我突然觉得我怎么看懂了。
              这个人叫杨干才,是一位民间学者?他能读懂了三星堆什么?他是语出惊人,还是在沽名钓誉呢?
              主持人:这位语出惊人的人到底是谁呢?是云南昆明人,是一个民间的民族学家,他叫杨干才,他为什么说自己能看懂三星堆,他又能看懂三星堆的什么呢?三星堆两个器物坑里所出土出来的文物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来到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广汉市。就像中世纪以后,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发达的文明,如金字塔、南美的玛雅文化、复活节岛上的石像等,由于这些文明富含的高科技技术,无法用当时的生产力水来解释,所以一直被视为“世界之谜”。迄今为止,这样的谜被公认为有八处,所以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谜,而三星堆文明的发现,被一些人恭认为是“世界第九大奇迹”。但是大部分来看过三星堆文物的人都是抱着好奇而来,却又带着一团迷雾而去。谁也不清楚它们为什么那样的怪异。那么杨干才能告诉我们这些怪异代表着什么吗?
              杨干才本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尤其喜欢拍摄少数民族。而就在2001年他在周游中国的边境线时,在地处中缅边境线上碰到了一个让他惊异的少数民族村落。
              杨干才:在视觉印象上就是全部还是茅草房,然后女人还穿着传统的衣服,不是像一般的民族就是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穿,他们日常生活当中还穿着传统的衣服。然后服饰很精美,也很好看,只是非常的贫穷。我的印象最强烈的是,六、七岁的男孩和女孩,基本上都没有穿衣服,光着。


              7楼2013-12-22 22:07
              回复
                这是央视播放的纪录片《解密三星堆》的解说词。杨干才在边境拍的有关哈尼族阿卡支系的纪录片叫做《蜕变》。


                10楼2013-12-22 22:13
                收起回复
                  此文我在《哈尼太龙网》上也看过。我记得《哈尼太龙网》上的好像是视频。原来,阿卡人的族谱里也有苏米乌。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2-22 22:38
                  回复
                    看到这些,还有海贝,这是多么熟悉的场景,这分明就是阿卡人的葬礼啊。这些祭祀依然延续到了今天啊!把祭祀的所有海贝打个洞到了今天依然如此。难道三星堆真是我阿卡祖辈的遗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2-23 00:26
                    收起回复
                      挖坟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2-12 11:09
                      回复
                        留名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11-07 00:00
                        回复
                          目前我们还有海贝礼,问老人海贝都是祖传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11-27 0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