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只比《机灵小不懂》好一点:画虎不成反类犬
本文网址:http://www.simonjade.com/bbs/read.php?tid=3083
南鸿散人点评:《18岁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比《机灵小不懂》唯一的优胜之处是模仿而不是直接抄袭, 但是《十八岁的天空》的导演编剧完全不顾中国教育体制、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强行嫁接,严重脱离客观实际,弄出《十八岁的天空》这么一畸形出来,实在有够难看,希望我们的高三学生不会被活活气死。张卫健主演的《机灵小不懂》不但在形象上直接抄袭经典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而且在剧情上象《少年包青天I》(全部案件抄袭自日本经典推理悬疑侦探动画漫画电视连续剧《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那样大量抄袭热播过的日本经典动漫电视剧《GTO麻辣教师》。所以《机灵小不懂》比《十八岁的天空/18岁的天空》更无耻。《机灵小不懂》是《GTO麻辣教师》的中国内地古装版,《十八岁的天空/18岁的天空》是中国内地现代版,我想全世界只有中国影视界才会多次重复地运用令人不耻的做法,这除了说明中国内地影视业的浮躁,功利,懒惰和脸皮厚还有什么?
华商报:《十八岁的天空》画虎不成反类犬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8:38 华商网-华商报
自古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放在内地电视剧身上也毫无例外。从故事到人物抄袭的“极品”当属内地产的青春偶像剧,不是抄韩国、就是抄日本。最近才播出的《十八岁的天空》就绝对是《GTO麻辣教师》的中国内地版,外来的老师加上国产教育制度,活活地把人家那只活蹦乱跳的老虎画成了“土狗”。
剧中的古越涛老师,一定是到日本和反町隆史切磋过,所以不管是在造型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跟反町的双胞胎似的。反町隆史犹如古惑仔的教学方式放在日本能吃得开倒能让人想得通,但放在内地高三年级的课堂上,实在让人搞不明白。穿着皮衣长相英俊的男老师,带领一班高三学生一起面对高考,满场的气氛像是“流星花园”的高中校园版。因为老师的原型是东洋的,学生当然也不能太中国了,于是就有打领带男装、迷你裙女装式校服。
一直以为琼瑶电视剧的台词最肉麻,没想到《十八岁的天空》中满脑子数理化的孩子,开口闭口也是“保护女孩是不分年龄的”和“请你不要把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践踏别人的自尊上”等等之流的台湾剧对话。这也就罢了,看着穿得和F4似的孩子把鲁迅挂在嘴上,大谈人生和理想,那个别扭呀。说到这里,有些怀念《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不哭》,那些电视剧虽然青涩些,但总能找到众多人经历过的青春年代。希望各位编剧老师,以后抄也要抄得有水平,别抄出来的不是“土狗”就是“东施”。刘哲
本文网址:http://www.simonjade.com/bbs/read.php?tid=3083
南鸿散人点评:《18岁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比《机灵小不懂》唯一的优胜之处是模仿而不是直接抄袭, 但是《十八岁的天空》的导演编剧完全不顾中国教育体制、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强行嫁接,严重脱离客观实际,弄出《十八岁的天空》这么一畸形出来,实在有够难看,希望我们的高三学生不会被活活气死。张卫健主演的《机灵小不懂》不但在形象上直接抄袭经典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而且在剧情上象《少年包青天I》(全部案件抄袭自日本经典推理悬疑侦探动画漫画电视连续剧《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那样大量抄袭热播过的日本经典动漫电视剧《GTO麻辣教师》。所以《机灵小不懂》比《十八岁的天空/18岁的天空》更无耻。《机灵小不懂》是《GTO麻辣教师》的中国内地古装版,《十八岁的天空/18岁的天空》是中国内地现代版,我想全世界只有中国影视界才会多次重复地运用令人不耻的做法,这除了说明中国内地影视业的浮躁,功利,懒惰和脸皮厚还有什么?
华商报:《十八岁的天空》画虎不成反类犬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8:38 华商网-华商报
自古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放在内地电视剧身上也毫无例外。从故事到人物抄袭的“极品”当属内地产的青春偶像剧,不是抄韩国、就是抄日本。最近才播出的《十八岁的天空》就绝对是《GTO麻辣教师》的中国内地版,外来的老师加上国产教育制度,活活地把人家那只活蹦乱跳的老虎画成了“土狗”。
剧中的古越涛老师,一定是到日本和反町隆史切磋过,所以不管是在造型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跟反町的双胞胎似的。反町隆史犹如古惑仔的教学方式放在日本能吃得开倒能让人想得通,但放在内地高三年级的课堂上,实在让人搞不明白。穿着皮衣长相英俊的男老师,带领一班高三学生一起面对高考,满场的气氛像是“流星花园”的高中校园版。因为老师的原型是东洋的,学生当然也不能太中国了,于是就有打领带男装、迷你裙女装式校服。
一直以为琼瑶电视剧的台词最肉麻,没想到《十八岁的天空》中满脑子数理化的孩子,开口闭口也是“保护女孩是不分年龄的”和“请你不要把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践踏别人的自尊上”等等之流的台湾剧对话。这也就罢了,看着穿得和F4似的孩子把鲁迅挂在嘴上,大谈人生和理想,那个别扭呀。说到这里,有些怀念《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不哭》,那些电视剧虽然青涩些,但总能找到众多人经历过的青春年代。希望各位编剧老师,以后抄也要抄得有水平,别抄出来的不是“土狗”就是“东施”。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