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被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草案做出了涉及立案、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制度等十个方面的修改,内容相当庞杂。
在诉讼参加人方面,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介绍,现行法律实践中,有的只允许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担任原告。而草案建议明确,除相对人以外,其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如果不担任原告,上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
与此相关的是,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中,草案规定,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而代表人要变更、放弃诉讼请求,必须经被代表当事人同意。
预计,上述修改能扩大实践中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并提高共同诉讼的效率。
其他提高效率的修改还包括增加简易程序。草案建议,对于案件涉及款额一千元以下,或当事人各方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这种程序只需审判员一人审理,并且应在立案之日起45天内审结。
在诉讼参加人方面,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介绍,现行法律实践中,有的只允许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担任原告。而草案建议明确,除相对人以外,其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如果不担任原告,上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
与此相关的是,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中,草案规定,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而代表人要变更、放弃诉讼请求,必须经被代表当事人同意。
预计,上述修改能扩大实践中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并提高共同诉讼的效率。
其他提高效率的修改还包括增加简易程序。草案建议,对于案件涉及款额一千元以下,或当事人各方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这种程序只需审判员一人审理,并且应在立案之日起45天内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