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家长吧 关注:15贴子:239
  • 1回复贴,共1

跆拳道的技术原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均是分别由技术和体能等两个部份所组成,亦都是经由身体的活动而表现其各不同的特质。因此,练习跆拳道如能以正确的技术原理为依据,打下正确根基,进而学习更高深的技术则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浪费时间且徒劳无功。
跆拳道的技术,主要是依据其运动科学理论之原则与方法而发展。所谓运动科学,以单纯化的解释为: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行为学)及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跆拳道的运动科学,主要是依据其主流“运动力学”为始。跆拳道的动作技术原理,亦即是以其运动力学之“动力学”与“静力学”为基础。
所谓“力”就是推或拉的作用。力能使物体移动,改变大小、形状,或是改变物体的速率或方向。而力总是成对的发生,而且其方向相反。牛顿是最早注意到这种作用的人,他称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宇宙中重要的力有重力、磁力、静电力、磨擦力和张力等。许多物理上有关力和位移的定律,是由牛顿在1679年所推导出来的,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有引力作用,而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反比,这即是所谓万有引力定律的法则。牛顿认为这引力存在于任何物体间,包括太空中的星球以及地面上的物质。而地球本身的万有引力即是一般所说的重力,由于重力的吸引使地表的物体向下掉落。然而月球绕行地球为何不会掉向地球?地球绕行太阳为何不会掉向太阳?他认为月球绕行地球运动时会有一种向外远离的离心力,而离心力恰与月球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互相平衡,而使月球能在轨道上运行不致落下,地球绕行太阳亦为同样道理。
在1687年,牛顿在物体运动上亦建立了一套有系统的运动理论,称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其内容为:一、一切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之向量和为零时,则静者恒静,动者恒作等速运动,此定律亦称为惯性定律。二、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即在力的方向上产生加速度,而此加速度的大小和作用力成正比和物体质量成反比。此定律可将力、质量、加速度等连接起来成为:力=质量*加速度。三、凡物体受另一物体作用时,必生一反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施力与受力之二物体上,其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并有相同之作用线。此定律亦称为反作用定律。跆拳道的动作技术原理,亦均以此三大运动定律为最基本概念。
例如:牛顿之第一运动定律告诉我们,除非有力的作用,否则运动中的物体将以直线等速前进。假使以一条绳子绑住一个石头,再使力让其以圆周之方式运动绕行,此时,完全是来自绳子的拉力,以阻止石头依直线运动,而成圆周运动绕行,但如果绳子断了石头将沿切线飞离。此作用在跆拳道的技术应用上称为圆心回转动力。圆的旋转产生离心力,顺切线之路线发力,距圆心之距离长,力量刚强而有力为攻击力。圆的旋转同时产生向心力,以圆的路线向内施力,距圆心之距离短,力量则圆顺而柔即为防御力。所以旋转圆周愈大力量愈大,旋转圆周愈小力量愈小。
另外,因身体的移动受到地心引力的重力作用,重量愈重,则移动的反作用力之需力就愈大,故同一重量往高处移动较为费力、费时,往低处移动之加速距离愈长,则速度愈快,较省时、省力,于平面移动比上坡省时省力,而往下坡移动,比平面省力省时,所以移动之最佳形态应为下坡方式,此为斜坡效应。
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亦称为加速度定律,其力的定义为:质量*加速度=力,亦即指:如果受同样大小的力,质量较小的,其加速度则大于质量较大的;同样质量,受的力越大则加速度就越大。而且质量较小的,由于其能够很快的加速,亦能很快的停下来,而质量较大的,因为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加速,相对的也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停下来,这种原理亦称为“惯性”,人类的体重即为质量,跆拳道手、足部技术的攻防动作举动即是加速度。因此,跆拳道之技术从单一动作的手技、足技之攻防基础训练,到自由对练及反应技术等,亦均根据此定律之原理而发展。


1楼2013-12-28 09:46回复
    如将后旋踢改为后踢,欲攻击同样之目标亦有相同的困难度,勉强踢出的结果,除了脚将成半后旋状式无法直线穿刺踢外,重心不良即易导致胸部、腹部、肋骨等,成为对敌方之反应技术后滑步旋踢的目标。总之,现在是个讲求效率的时代,单是脚尖方向一点角度上的差异,即足以影响一个运动员的全盘性训练计划,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其他部位亦同,如弓步时后膝关节未按动作要领打直,亦会严重的影响胸部与腰部的伸挺,而造成腰部的旋转及平衡、力量、速度上的运用与进步,这亦即是姿势在跆拳道技术训练与应用上的重要性。
    在前面已经提到,正确的呼吸法是跆拳道技术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著者在这二十多年来的海内外教学生涯,所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人现在均已考取五段或六段教练资格,亦有已考取国际裁判资格者,并有些学生在军、宪、警学校或训练单位,担任跆拳道战技教官职务,甚至有些人已分别在国内各地或远赴加拿大、美国、纽西兰、澳洲、德国等外国开馆执教。但是,每当他们邀请著者为其所教的学生们主持晋段升级审查考试时,总会在各科之测验项目的动作演练进行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是一直憋着气在做动作,或是呼吸法使用错误。因此,著者在此要特别强调,在平时的跆拳道训练中,如果没有使用正确呼吸法,也许只要踢抬几个足技动作,或打完一个型下来,即会使人感到上气接不了下气,口干舌燥甚至呼吸困难。而只要学会并使用正确的呼吸法,不但这些现象均可立即的获得改善,而且能因得当的呼吸,使动作的高低缓急与攻防、闪躲、进退之间,处处表现其节奏与韵律之美感,并能使气运周身精神充沛的从容演练。所以正确的呼吸法对跆拳道之技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跆拳道的呼吸法呢?首先,请特别注意一下,自己平时最为习惯的呼吸方式,当吸气时腹部是往外凸出或是往内缩腹,如果在吸气时腹部是往内缩腹的话,那就得好好的改变一下方式了,正确的呼吸法在吸气时腹部是往外凸出,并使气体往上提经由胸部上升到肩膀,而且需要得到充分的流畅和放松,然后再自然地呼气。当然,在刚开始要改变已经惯用的呼吸方式,难免会有挫折感,但是一定要有信心、有恒心千万不要放弃,如果练习一段期间后,仍然备感困难不能适应的话,可以在每次训练前先找个地方躺下,置放双手于上腹部肋骨下方,放松身体全身肌肉与心情,并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肋骨下方双手置放处后,再进行呼吸训练。待比较习惯与适应后再站起来进行与动作技术配合练习。在动作技术上常用的正确呼吸法,计可分为:长吸长呼、短吸短呼、短吸长呼、长吸短呼、短吸长呼呼、长吸短呼呼、短吸短呼呼、长吸长呼呼等。
    总之,跆拳道是一项以运动科学理论之原则与方法为依据,所发展出来之最优秀的现代武术。初学者必须依照以上所叙述之技术原理,并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按步就班的勤加研练,即能熟练精深、应用自如的使跆拳道技术达到出神入化之最高境界。
    跆拳道的呼吸方法
    在跆拳道实战中,一般在做身体前屈或后伸的动作时一定要吐气,在恢复原位时则需吸气。但如果击打某一目标时 ,需先吐气,而在击打的一瞬间,则要屏住呼吸,否则就缺乏抗击的威力。其原因是吐气时,身体容易放松,降低抗击打的能力。而在停止呼吸时 ,在意识的引导下,力量则易集聚到某一点上。这样当身体受到外来的击打时,通过肌肉的绷紧和憋住气,主动迎接外来的打击。此时,人体就会产成巨大的力量,提高抗击打能力。跆拳道练习者在攻击目标的一刹间,一般都会自发的发出“呀”、“呀嘿”等喊声,其目的是为了在攻击时,通过将丹田及胸腔之气迸发出来,以气催力。在喊声时,必须注意与动作配合,千万不可发出的声音结束了,拳、脚还在击打。 由此可见,只有合理的运用呼吸法,通过调整呼吸,才可能很好的应用进攻与防守技术,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产生惊人的力量。


    3楼2013-12-28 0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