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甘肃人?印度神?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孙悟空不是一只猴子,而是另外一个唐朝和尚 ,名叫车奉朝,悟空是他的法号,他也曾游历印度近40年,后来才回到长安。但很快学术界找出了另一个人更符合原型,那就是在玄奘在甘肃收的“临时弟子”胡人石磐陀。
石磐陀是玄奘在西行路上所收的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曾经帮助玄奘渡过了难关,但是后来却突发歹意,想向自己的师傅下毒手。这些描述似乎都和《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符合。而且石磐陀是胡人,出了家就是“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这就和孙悟空更接近了。由于石磐陀是甘肃出家的,因此有人就据此分析“孙悟空”是“甘肃人”。
但有“考证癖”的胡适却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外国的神”。他指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一个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猴神“哈奴曼”。但对于很多国人来说,自幼崇敬的大英雄变成了“外国人”,实在是有些不能接受。
从前有片“流沙河”
《西游记》中,说唐僧在流沙河收了三徒弟沙僧,那么真实历史是怎么样呢?在完成于玄奘圆寂24年后的《大唐三藏法师传》中,说玄奘曾梦见一个大神,身长数丈,手执戟麾,这个出现在玄奘梦中的大神被认为是沙和尚的原型。有日本学者曾指出,这个大神就是佛教里的“毗沙门天”,而它的化身就是深沙神。而这个“毗沙门天”就是中国神话传说里“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民间也叫雨伞天王。
南宋时期流传的《取经诗话》提到了深沙神和玄奘的初次见面的样子:“待到唐僧师徒要过河的时候,深沙神当时哮吼,教和尚莫惊。只见红尘隐隐,白雪纷纷,良久,一时三五道火裂,深沙滚滚,雷声喊喊,遥望一道金桥,两边银线,竟是深沙神,身长三丈,将两手托定;师行七人,便从金桥上过了。深沙神合掌相送。”
而“流沙河”则是确实存在,只不过它不是一条河而是一片戈壁。当年玄奘“偷渡”出凉州后,眼前出现一片横亘800里的大荒漠,名叫“莫贺延碛(读音‘弃’)”,当地人把这片死亡之海称为流沙河或者大流沙 。
元代才有“猪八戒”
在关于记载西游传说最早的两张壁画中(约绘于西夏时期),玄奘身边只有一个猴行者和一匹马。其实马是古人长途旅行的工具,没必要成为“传说”,更没必要成为唐僧的第四个“徒弟”,何况龙在古代中国是帝王的象征,龙怎么会化身为一匹马,成为一个僧人长途旅行的坐骑呢?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于龙的故事。其中一个就是说古印度河里面住着一条龙,这条龙原本是个巫师,因为百姓对他不敬,他就经常报复当地人。佛祖知道后 ,对他讲法,感化了恶龙。有学者指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由于佛教和印度关于龙的传说很多,中国神话中原本“单纯”的龙也开始衍生出各种故事。
说完孙悟空和白龙马,按说应该讨论玄奘的二徒弟猪八戒了,但是如果将时间回溯到南宋,那时候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中已经有了沙和尚的形象,但猪八戒还要等到元代才能出现。
在藏传佛教有一位“欢喜天”。“欢喜天”有两种形象:一是男女两神合抱,二是象、猪二神的合抱。在元代,由于藏传佛教的影响,猪具有了佛性,也正是因为猪在藏传佛教当中是欢喜佛的化身,猪八戒才成了一个喜爱美女的佛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