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汉服吧 关注:38贴子:1,343
  • 28回复贴,共1

【转】你想了解真正的中华文化吗,请读这十本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一个中国人,流淌着华夏血液的子孙,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对自己成长发展很有帮助的事情。其实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大部分了解,都是通过耳闻目染,不知不觉地进行的,父母、亲朋、周围的同胞都在有意无意中充当了自己的老师。
但是,由于五四以来愈演愈烈的过于激进的逆向民族主义潮流,我们华夏世世代代一脉传承的文化,和我们当代人之间,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断层,很多不该遗忘的东西被遗忘了,很多应该保存好传给下一代的东西被破坏殆尽,使得我们无法再通过日常习惯充分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文化传承处于真空,对于我们华夏民族每一个成员来说,这都是难以让人容忍的,我们必须积极地为自己寻找继承传统的渠道,使真正的民族文化回归,再传给子孙后代,这是我们的义务,同样自是无量功德!
那么,鉴于目前的情况,读书就成了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手段。由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经济条件、自身的水平高低都千差万别,所以,选择读什么书,就成了关键。
在这里,我给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华夏儿女,郑重地推荐这十本了解真正的中华文化的好书,因为这是给基数广大的同胞推荐的,所以在选择标准上,我依据了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为经典中的经典,这自不必说,二是要通俗易懂,有可读性趣味性,让文化基础不太高而对中华文化感情深厚的同胞也能读得懂,让平时没有读书习惯的人也能看得下去,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本贴发楼层的顺序,也是本人给大家建议的读书顺序,大家可以照此顺序一本一本地循序渐进地读下去,定能获得脱胎换骨的奇效。
由于是经典,这些书一般书店里不难买到,实在买不到可以网上购买,图书馆去借,实在不行,还有电子书呢,是不是?总之,只要你真心想看,客观上的困难也就不是困难。
真心希望,同胞们不会把此帖当成一个娱乐贴一览而过,而是看过此贴后,急不可耐地去找来这些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哪怕只有一个,我愿足矣!


IP属地:江苏1楼2013-12-29 22:23回复
    ------两千年来,吾国吾族被世代传颂为汉唐,那是前辈留给我们的财富,更重要的是,那是他们留给我们恃以重振的信心。
    然我们这一代、两代、三代人,又能做什么流传给后代成为他们自豪甚至骄傲的根本?。~


    IP属地:江苏2楼2013-12-29 22:24
    回复
      第二本 《中国史纲》
      张荫麟

      要了解一个民族,必先了解其历史。明白祖先经历过什么,创造了哪些辉煌,有过哪些教训,也是我们华夏子孙应该知道的。
      历史书分三种形式,一种是编年体,类似简历,一种是纪传体,类似人事档案,还有一种是纪事本末体,类似会议记录。
      按理说,了解中国历史,应该独二十四史、各朝实录或是资治通鉴之类的,但一是这些都是文言文,一般读者读着会很吃力,而且篇幅很长,大多数人也没有这精力,除了那些对历史兴趣极浓的脑残粉和专门的历史学者。另一种渠道是读通俗演义,听书,把历史当故事读,这也是古今大众了解历史最主要的方法,像过去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现在的明朝那些事儿之类,这种读物的长处是故事性强,读来不吃力,但毕竟不能当成正途,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至于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类的,还是买去给上小学的孩子读吧!
      基于以上几点,我推荐此书的原因,也就很明白了。此书最牛的地方,就是一方面是严谨的历史,另一方面读来又非常亲切,不枯燥,不故作高深,即使是中学文化的人读来也毫不费力,即可当历史书读,也可以当通俗读物读,当年民国的历史教材,就曾选用此书,足证其优势所在。同时此书作者没有受意识形态的干扰,以客观的态度研究历史,读此书有利于我们摆脱教科书的干扰,明白真正的中国历史是什么样子。
      我推荐此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此书对历史事件的择取,善于从枯燥的历史记录中找到闪光点,这也是我们读史的目的所在,就像回顾日记,总会对那些今天吃了什么明天买了啥衣服的记录略去不看,只去寻找有特殊意义的记录。这些在作者的自序中说得很透彻,建议大家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把序言仔细地研究,多看几遍。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张荫麟先生本来像写一部中国通史,但只写到东汉开头,就驾鹤西去了。实在可惜。我们今天读此书,不仅要注意吸收那些历史知识,还要注意先生研究历史的方法,这样我们再读其他历史书籍的时候,也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IP属地:江苏4楼2013-12-29 22:25
      回复
        第四本 章太炎国学演讲记录


        好了,对传统文化社会构成、历史、政治有一定了解后,就可以涉猎一下传统学术思想了。
        章太炎先生堪称中国近现代传统学术第一人,他的著作,自不必我过多褒扬。
        由于此书是章太炎先生国学公开课的记录,所以没有固定的书名,各出版社的书名有所差异,只要看到作者是章太炎,就可以认定了。
        此书的经典程度自不必多讲,绝对是国学入门的最好范本,这里我希望大家在学习章先生各种国学知识的同时,多多留意一下太炎先生治学的方法,由原始资料推出结论所使用的逻辑思维,这样,我们以后在研究国学,阅读更多著作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此书在文字训诂那一部分尤为精彩,会使大家对汉字的理解更为深刻,建议大家届时仔细阅读。


        IP属地:江苏6楼2013-12-29 22:27
        回复
          第五本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以上都是民国学者的著作,可以为我们了解华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桥梁、照明灯,而要真正深入地认识,还是要直接阅读古人的经典著作。
          四书,就是我们熟悉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这里给大家推荐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由于是文言文著作,普通读者读起来有些吃力,所以版本选择很重要,建议大家使用有详细注释的,最好有现代文翻译的版本,一时找不到有注释版的,再弄来论语等的单行本,相互对照阅读即可,还能够将朱子的注释和其他版本相比较权衡,一举两得。
          当然,有一定文言文功底的,还是选择比较正统的有古书特色,使用正体字的版本为好,这样阅读起来更有文化气息。
          至于为何要推荐大家先读此书,大家需要知道朱子写此书的用意。汉唐以来,学术界注重的都是五经,因为五经内容具体详实,对实践生活的帮助比较方便。这是五经的优点,但也是缺点,因为时代是不断变迁的,很多以前很实用的东西,逐渐地不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了,经学已经走向末路,但五经内容又不能轻易修改,怎么办呢?
          朱子的倡议是:用四书来代替五经,将五经中那些具体的规矩,变成一般的指导原则,普遍的规律,即义理,这样,无论今后时代怎么变,我把原则弄清楚了,把握好了,自可因事局权衡,游刃有余,这就好比我把牛顿三大定律弄清楚了,以后物体运动怎么复杂,也难不倒我了。
          读大学是为了定三观,得其纲领,读中庸是为了获得方法论,得其精髓,而论语和孟子有些类似富兰克林的穷查理日记的格言辑录,是让我们看圣贤是如何看待、处理各种事件的,以从中获得教益。关键是求圣贤的处世态度,如果不加思考地照搬,不知变通,就成掉书袋子了,这就和朱子的本意大相径庭了。我们需要获得知识,更需要获得求知的方法。
          在实质上,朱子实际上是借着古代圣贤的书籍注释,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当时中国学者的一种惯用手段,我们读此书,不仅要把朱子当成自己的老师,更要将他当成辩论的对手,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最好预备一个小本子,将自己读四书的心得与理解,随时记下来,和朱子的注释对照,和其争鸣,看是你对还是他对,这样既加深了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又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有新的收获,希望发出来和每一个喜爱传统文化的同胞分享!


          IP属地:江苏7楼2013-12-29 22:27
          回复
            第六本 《诚斋易传》
            杨万里

            杨万里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大诗人,其实他还是一个思想大师。
            要想充分了解华夏传统文化的精要所在,有一本书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周易,可以说,中华文化的一切出发点,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渊源,中华文化的一切归结点,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解释,只有读通了周易,才能通晓华夏民族的灵魂!
            古有三易,夏为连山,重尊卑,殷为归藏,尚收敛,而周易的伟大之处,就是结合了前两易的优点,摒弃其缺点,结合阴阳之道,为华夏民族走向光明盛世指明了方向。
            孔子晚年痴迷于易,并为其作传,即为易经,而后来为易作传的从未停歇,研究易的著作浩如烟海,这足以证明易的伟大。
            那么,易是否已经被研究透了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易的内涵是深不见底的,易的外延是无限的,易是不可能被通彻的,如果真有那一天,易的生命力也就终结了。
            易的不可通透性也给我们一个契机,它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研究它的过程中获益,得到启示。
            历代对易的研究分两派,既我们熟悉的象数和义理,这里我建议大家着重研习义理,因为象数需要极高的悟性和思维敏锐性,还要掌握精密的计算推理本领,是天才的学问,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而义理则不同,人的悟性有高有低,但无论高低,都能从易中领悟到一些道理,所以义理是适合大众的研究易的方向。
            古来易传很多,为何向大家推荐诚斋易传呢?因为此传有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杨万里首创的用易的规律来研究历史事实的方法,以从中得到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这样,就把易中那些高深莫测的句子具体化形象化了,我们普通人也不难理解,很适合作为易的入门之阶,即使把其当成历史普及书来读,也蛮有趣的。
            大家都说易难以理解,我也深有体会,在此我向大家提一个建议,我发现很多人读易,都是从头开始读,也就是先读乾坤二卦,这样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建议大家先读后面的系辞部分,先掌握一个纲领,这样,前面那些神秘的卦辞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可以省去不少精力时间。


            IP属地:江苏8楼2013-12-29 22:28
            回复
              第七本 《素书》
              黄石公

              张良对一本书只悟出一些皮毛,却因此成就了经天纬地的事业。
              这本书,名声绝对不小,但是真正读过的,估计不是很多,能够读通读透的,那就更少了,楼主就属于半吊子那类的。
              在宣传中,此书多被当成权谋类书籍,也就是古代的成功学,此书用于权谋,却也可行,但只当权谋书,那就实在糟蹋了,就像把老子道德经当成厚黑学著作一样。
              此书的精髓何在呢?
              大体学问,有形而上的,普遍的真理原则,有形而下的,具体的指导细节,而此书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将两者完美地、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在玄奥的形而上和琐碎的形而下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深刻,而不空洞,实用,而不庸俗。
              此书语言相对通俗,道理不故弄玄虚,所有人都会因之受益,读得越深,获益越多。
              我推荐此书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中华文化之精义所在,华夏民族理想中完美的做人、做事之范本。
              读完此书,你会对中华文化中一些基本的哲学理念有深刻的认识,比如,道和德,有何区别?仁和义,有何不同?什么是豪杰,什么是才俊?相信读完此书后,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IP属地:江苏9楼2013-12-29 22:29
              回复
                前排帮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2-29 22:31
                收起回复
                  膜拜。。。。


                  15楼2013-12-30 15:2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2-31 14:14
                    回复
                      我全部都要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12-31 14:14
                      收起回复
                        我就看过诗经,还没看完,失败啊


                        18楼2014-07-27 13:32
                        收起回复
                          不错,我得看看这些书!


                          19楼2017-07-20 0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