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遂亮吧 关注:17贴子:475
  • 12回复贴,共1

大 中 小标签:凡事就怕被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7-09-04 
  
 [投资理财]投资基金系列-第一篇

 
    最近国内的基金销售真是火爆,几个月前出现百亿基金还是件新鲜事儿,可现在只要不限时限量发售,几乎各个基金都能卖个上百亿份。投资基金,专家理财的概念似乎已经深入人心。可是我们在投资基金时,对它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取收益,而收益势必伴随着风险,我们在投资之前是否有承受损失的心理准备呢,从现在不少人贷款买基金,抵押房屋申购来看,恐怕未必。星期三(1月31日)的股市大跌不知道是否让一些新基民领教了基金的风险,我想我们都是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拿出来投资的小散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钱能保值增值,那么我们更应该清楚自己投资的究竟是什么? 它究竟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收益, 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自己在国外生活的时候也投资过不少国外的共同基金, 目前在国内也做这一行,所以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坛子里介绍基金的帖子也不少, 可就象自己刚接触基金的时候一样, 对各种专业名词不仅不懂,而且也不愿意了解太多, 就是想弄明白这个投资是怎么回事,所以从新基民的角度写了这篇文章,就权当抛砖引玉吧,如果您已经是老资格的基民了,至少前两篇您是可以一笑而过的了:)。
 
什么是基金?打个比方就是几个人(比如你和我)一起出钱想投资,可我们对这方面不懂,于是找到我们的朋友-吕俊,他对这方面很在行。于是你出60元,我出40元,一共100元交给吕俊请他帮忙投资。这100元钱就可以算是一个基金,将来不管赚了钱或是赔了钱,你和我都要按投资的比例承担,和吕俊没关系,谁让我们当初相信他的投资水平找到他呢。在现实生活中,吕俊就代表了基金公司,而你和我就成了“基民”。
可这里还有两个问题,1是吕俊虽然是朋友可也不能免费帮我们做事啊,于是他要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不管是赚是赔都要先付给他这比钱。2是万一吕俊背信弃义拿钱跑了怎么办?于是我们找到1家银行,和银行约定吕俊只能使用这100块钱进行我们约定好的投资,不能进行买房买地的投资,更不能取出来自己用。可银行说我凭什么白帮你们管啊?这么麻烦!于是我们又决定支付银行一笔托管费。那什么是基金净值和份额呢?回到刚才的例子,你出了60元,我出了40元,将来赚了钱怎么分呢,为了计算简单,我们干脆一开始就说好,把这100元钱分成100份,现在每份就价值1.00元,你拿60份,我拿40份,这1.00元就代表了基金现在一份的价值,这100份就是基金的总份额。等将来这100块钱变成了120元,每份基金就价值1.2元了,我的40份就价值40*1.2=48元。
可现实中怎么有这么多基金呢?什么开放式的,封闭式的?什么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我们究竟该选哪一只基金呢?就先说说开放式和封闭式吧:
开放式基金是什么?回到刚才的例子,你和我一共出了100元钱给吕俊投资之后,吕俊果然不愧科班出身,1个月就变成了150元钱,张三听说就眼红了,说“我也要加入,我出60元”!可我们的100份基金现在已经值150元了,每份相当于1.5元,所以张三的60元就只能买到40份基金,当然每份的价值是1.5元。这样我们的基金就变成了你的60份+我的40份+张三的40份,一共140份。每份1.5元,总价值1.50X140份=210元,正好等于张三后出的60元+我们俩的150元,谁也不吃亏。而吕俊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变成了140份。象这种基金的规模是可以变化的基金就是所谓的开放式基金了,在现实中,我们去银行可以直接买到的基金都属于开放式基金,你每买一份,基金公司管理的规模就增加一份。
那什么是封闭式基金呢?很简单, 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例子,你和我一共出100元请吕俊帮忙投资,吕俊说为了能获得更好的收益,我会用这笔钱进行长期投资,时间是5年,在这期间你们不能把钱拿回去。我当时光注意高收益去了,一激动就同意了。过了1个月缺钱用了,吕俊那边有合同规定,肯定要不回钱,只好找到张三,这小子向来精于计算,我告诉他现在净值已经是1.5元,一共40份,想卖他60元,他才不干,说:虽然现在价值1.5元,可我又不能马上兑现,还得等近5年呢,最多1元1份。没办法,谁让我缺钱啊,于是就1元1份卖给了张三。相比1.5元的净值,我就是按33%的折价率卖出了我的封闭基金,这也就是现实中封闭基金进行折价的根本原因,当然现实中还存在基金公司不能公平对待开放和封闭基金等原因造成的折价,但属于人为因素,不是其折价的根本原因。
好了,第一篇就写这么多吧,希望有兴趣的板油们能顶顶贴,有什么问题也尽管提,我一定尽力解答,你们的支持也好让我有动力写第二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当然也欢迎专家高手批评指正,帮助我们共同进步。
 
                               


1楼2007-10-24 17:22回复
    第二篇
     已经知道了基金是什么,可是面对上百种的基金,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先根据基金的类型把它们分成3大类,分别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之所以这样分类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知道我们自己的钱被拿去干什么用了,只有弄清楚自己的钱被投资在哪些方面, 才能知道自己这个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究竟是高是低?接下来我还是试着用最简单的方式向大家分别介绍: 

     1.货币基金:如果你阅读一个货币基金的基金合同,你会发现它写着本基金投资范围是诸如“久期小于397天,央行票据,同业存款”等字眼,别去管他!其实简单的说“货币基金”就是把我们拿出来的钱去购买国家或优质企业的短期债券,以及做定期存款等投资,所以投资的本金基本上无风险,当然收益也不会很高,平均一年2%左右,看到这儿,可能你会问:存银行、买国债我自己也会,何必买基金呢?原因很简单:流动性!

     你自己存了银行或者买了债券之后不能提前兑现(除非你愿意损失利息,按活期计算);而所有的货币基金都是开放式基金,你都可以随时赎回(也就是兑现),你哪天需要现金的时候,最多只要提前2个工作日提出赎回申请就可以了(有些是1个工作日,而且目前工行好像已经推出货币基金当天申请当天兑现的服务了)。有人觉得2%收益太低,没必要投资,可是请问难道你会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去投资股票或其他基金吗?我想每个家庭总会预备千来元的活动资金吧;每个月刚发的工资你又怎么处理呢?其实这些短期可能要用的资金最适合买货币基金了,现在连一些“月光族”都发现了它的好处,每个月工资发了几千块钱,留下几百元平时小地方用,然后其他的统统买成货币基金,平时消费尽量使用信用卡,等快到信用卡还款日的时候,提前2天赎回来把帐一付,又可以准进行下个月的申购了,记住货币基金可是没有任何申购和赎回费的。所以个人认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投资一部分货币基金,作为活期存款或者半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替代品,收益率其实应该是放在第二位的因素,我们选择货币基金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的是流动性。另外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货币基金的面值永远是1元钱,所以你今天去银行和你明天去银行买,价格不会有任何差别;同样当你赎回(也就兑现)的时候也是按照1元1份来赎回,那我们的收益在哪里呢?呵呵,别着急,是这样的,基金公司每天都会公布一个货币基金的数据叫做“每日万份收益”。比如“嘉实基金公司”公布“嘉实货币基金”2月1日的万份收益是0.60元,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如果你在1月31日买了1万元(也就是10000份)的嘉实货币基金,持有一天后,你的收益将是0.60元,可变化的并不是你的基金价格,而是数量,也就是说你持有的数量从10000份变成了10000.60份。 
     好,我们总结一下货币基金的5个特点: 
     1.投资货币基金,我们的本金基本是无风险的; 
     2.我们的平均年收益大约在2%左右; 
     3.我们首要考虑流动性,这是它胜过银行定期存款的最大好处;其次才是收益率。 
     4.价格永远是1.00元/份,不用挑时间买入和卖出; 
     5.货币基金没有申购、赎回费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续费。 
     债券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以投资债券为主了,它投资的债券范围除了国债还包括A类以上企业的债券,债券到期时间更长,相对来说风险大于货币基金,不过收益也会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的债券基金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有不少债券基金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也投资部分股票,比例从10%~40%不等,这类基金虽然在去年收益相对较高,但风险也高,在06年的单边牛市行情中可能看不出来,在今年市场以震荡为主的行情中,净值波动同样会比较大,典型代表:南方宝元,长盛债券等;当然不是说这些基金不好,只是要注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此外也有纯债券型的基金,也就是基本不投资股票,或者仅仅参予新股的申购,这类债券基金对那些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债券基金的价格(也就是净值)是每天都会变动的,但是在我们购买的时候,我们是不知道自己买到的基金的价格是多少的,除非你买的是刚发行的尚处于发行认购期的新基金。注意:这也是开放式基金的特点(货币基金除外)。所以当你去银行买基金的时候,你应该和柜员说:我想买10000元的某某基金(是说金额),而不应该说数量(如想买多少份)。还有不少朋友买完了基金,不知道怎么计算自己买了多少,这里也顺便举个例子和大家说明一下吧: 
    


    2楼2007-10-24 17:45
    回复
       比如:明天2月5日,你去银行买了1000元的华夏债券基金,记住当时你是不知道价格的,你只能知道它上一个工作日的价格是1.068元。晚上,华夏基金公司公布2月5日华夏债券基金的最新净值是1.070元,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计算你能够买到多少份了,怎么算? 
       首先,我们要知道华夏债券基金的申购费是1%,有人问,怎么知道的?上网查啊!说到这里,我必须提醒大家的1件事情:你买基金之前真的必须做哪怕一点点准备工作,既然你决定买基金,我想你至少准备出1000元钱吧,想想看你平时如果买1台1000元的微波炉,你至少也要问问功能有哪些吧?你又会花多少时间去挑选比较一下,10分钟?半个小时?可现在你买基金呢?你花了多少时间?成千上万元钱啊,而且记住:这些钱是有被损失的风险的,不像买微波炉还可以1个月包退包换,你怎么可以只听银行柜员或者同事的几句推荐就买了?将来损失了,他们会包赔吗?我想既然你可以在支付宝社区看到这个帖子,那说明你是有上网条件的,那么当你听了任何人推荐的基金,到搜索引擎搜搜看,它是哪家基金公司的?申购、赎回的费用是多少?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基金?去年、前年的表现怎么样?风险高不高?我想弄清楚这些不会比你买个微波炉花的时间多花很多的!
       OK,我们接着计算:因为申购费是1%,那么你的1000元就要先乘以(1-1%),1000X(1-1%)=990元,然后用这990元除以你购买当天的价格1.070元,得到的925.23(保留2位小数)就是你买到的基金份额;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忘记你购买那天的价格1.070元了,只要记住你的总成本是1000元,用925.23份乘以任意一天的价格,比如1个月之后价格是1.20元,925.23X1.20=1110.28元,那么恭喜你,你的利润就是110.28元了。 
       关于债券基金的风险和收益问题,我无法向你们做任何担保,只能以去年为例让你们有所参考: 
       1类是参予股票投资的,去年收益大约30~50%,是股票基金的一半,但是因为06年是无风险的投资年,已经一去不返;如果按各基金公司预测今年股票基金收益20~30%的话,那么这类债券基金的收益大约是10~15%,同时你需要承担10%左右的本金损失风险; 
       另外1类是纯债券基金了,相比风险肯定小些,个人认为在1~6%之间,收益大约8~10%; 
       好,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也知道了怎样购买开放式基金,下一篇我们就介绍当前最红火,种类也最多最复杂的股票基金,也希望你可以继续顶贴支持我的第三篇写作:)


      3楼2007-10-24 17:45
      回复
        第四篇-分红啦,营销啦:

         前天收到一个淘友的旺旺短信,希望我能介绍一下基金的分红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他正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今天就临时讲讲关于基金分红的问题。前段时间多家基金公司掀起的大比例分红潮可谓声势浩大,也因此吸引了很多新基民的眼球,那么分红到底是怎么回事,大比例分红好不好?
         因为目前市场上进行大比例分红的都是开放基金,我们就先以开放式股票基金来分析,我们在把钱委托给基金公司进行投资运作后,基金公司也确实通过合理投资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我们用最开始的那个例子说明好了,你和我一共投入100元钱给吕俊,也就是买了100份基金,现在每份基金净值2元了,也就是我们的100份基金价值200元。那么这个净值2元的基金和我们刚投资的时候净值1元的基金,风险究竟是不是高一些?原来那个1元的基金是不是上涨的空间大一些呢?当然不是!基金的净值能从1元上涨到2元,为什么?因为吕俊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分析,利用买卖股票,赚取了差价收益,这个2元钱代表的是基金的实际价值,道理很简单,如果在这一天吕俊卖掉手里的所有股票、债券换回现金,那就应该是200元钱。你想想看,如果从此他不再买任何股票,就把现金放在银行,你觉得这个基金的净值会下跌吗?即使股市跌2000点,它也不会跌。所以基金的风险究竟在哪里,是在于它持有了多少股票,也就是我们上一篇中提到的持股比例的高低;以及它所持有的股票是不是还具有上涨的空间,和它现在的净值无关!那你也许会说,净值2元的基金持有的股票价格肯定高,否则它的净值怎么能涨到2元了,也是不对的。因为它的净值反应的只是现在基金手里的股票价值多少钱,而在它的净值从1元涨到2元的过程中,天知道基金经理已经买卖过多少次股票了,今天这个基金手里的股票可能是它昨天才按发行价格申购到的新股。所以我们判断1个基金的风险高低应该关心的是它持股的比例(也就是仓位)和它所持有股票的潜力。
         现在我们来看看分红是怎么回事,首先分红不会让我们的资产有任何增加,100份净值2元的基金分红1元钱,我们的资产变成了100元现金+100份净值1元的基金,总资产还是200元。从我们的角度考虑,我们如果需要钱,我们可以选择赎回我们需要的金额,如果我们判断接下来大盘会回调或者下行,我们可以考虑全部赎回我们的基金,所以在这里不存在落袋为安的问题;从基金公司的角度考虑,如果基金公司认为大盘接下来会下行进入熊市,那么卖出股票变现,然后大比例分红从而降低风险,这是无可厚非。可是奇怪的现象是目前基金公司大比例分红之后,故事还没有结束,他们接着开展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将大比例分红作为一种手段,吸引新的基民前来认购,使规模成倍的扩大。假设原本基金规模40亿元,先分红20亿元,再通过营销卖了80亿元之后,我们想想看,即使分红20亿元后剩下的20亿全部是股票,目前的股票比例也只有20%,不符合基金合同规定的持股比例70%的规定了,怎么办?按照规定公司必须在10天之内达到规定的股票仓位,也就是说10天之内必须再买50亿元的股票回来。于是之前卖出去的股票不得不花高价再买回来!这时候谁最高兴,那些没有进行高比例分红的老基金,因为水涨船高啊,股票价格涨了,他们的净值自然跟着涨,这也是为什么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初股市疯涨的原因了,因为去年四季度有太多的基金在发行、在分红营销啊。他们圈来的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投入股市,股票价格自然一路上扬了,等他们建好仓,而新基金发行受控制,没有后来接棒的人,就出现了近期的股价回落了。


        6楼2007-10-24 18:00
        回复
          第五篇-基金定投

           坛子里面有不少讲基金定投的帖子,对于定投的好处也讲了不少,可是回想自己当时什么都不懂的时候看见这些类似的帖子的心情,我想作为投资基金的新手一定也会有类似的疑问:感觉不到基金定投的好处!先明确一下定投的定义:是我们以固定周期(比如每个月1日,周期1个月)对固定的投资对象进行固定金额的投资,这里需要强调是固定金额哦,不是固定份额,你可以选择每月投资500元或者1000元,但是决不能选择固定买入1000份某基金,那可就达不到定投的效果了。好,明确了定义之后,我们就来看这样一个定投的例子,每个月6日我固定投入1000元,连续投资6个月,在我定投的这6天中,这个基金的净值分别是1.20元、1.10元、1.00元、0.90元、1.00元、1.10元;我买到的基金份额分别为833.3份、909.1份、1000份、1111.1份、1000份、909.1份,一共是5762.6份,按当前净值(1.10元)计算,5762.6*1.10=6338.86元,相比你的投入6000元,盈利338.86元;可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直接买入6000元呢?只能得到5000份,6个月目前价值5500元,还亏损-500元!这样的计算很简单,可是对于没有接触过定投的新手来说,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一定要在净值1.20元的时候投资,我为什么不在0.90元的时候买入,那岂不是可以赚的更多?可是当我们准备投资的时候,有谁能告诉我们明天这只基金的价格是多少钱呢?没有一个人。巴菲特的名言:永远不要去预测股市!而就今年的中国股市而言,震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没人知道下个月的今天指数比现在是高还是低,在这种环境中定期定投应该更能够展现它的魅力!
           那么什么样的基金适合定期定投呢?价格波动幅度大的基金。这是因为我们之所以选择定期定投就是因为在价格波动的过程中,定投帮我们规避了风险,当价格升高的时候,风险相应升高,我们投入同样多的钱,买到的份额相对减少;当价格降低的时候,风险相应降低,同样多的钱买到的份额相应增加,简单的说就是便宜的时候我们多买,贵的时候我们少买,风险自然降低了。作为散户投资者,我们总是妄想在最低价买入,在最高价卖出,可是这种波段操作成功的机率却和抛硬币差不多,但是定期定投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买入价格的平均成本,我们定投时间越长,我们的买入价格就会越接近市场的平均价格。所以如果我们是长期看好市场的走势,但却难以把握入场的时机的时候,定期定投应该就是最佳选择了。目前基金产品中波动幅度大的肯定是股票基金了,而在股票基金当中,又以指数基金的波动为最,这也是为什么流行这样一句话了:选一只指数基金,让它陪你一起慢慢变老:)什么原因呢?因为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总体走势总是向上的,即使在美国股市过去的80多年里,经历过数次大规模的股灾,可目前依旧在不断创造新的高度。那么在这样一个长期来看向上的趋势中,什么时候开始定投比较好呢,答案是现在!不过最后要说明一点,目前的中国市场并不像美国的市场是基本有效的,所以有很多股票基金(主动型)可以取得超越指数基金的成绩,所以你如果做定期定投并不一定非要选择指数基金,完全可以选一个优秀的股票基金进行定期定投。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几点就是:定期定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如果在以后的日子中,遇到股市大跌更应该坚持定期定投,从而获得更多的基金份额,在股市上涨以后获得最大的回报。此外,最好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资,从而再这个长期的投资过程中获得复利的收益。其实在国外,很多家庭都进行基金定投,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储蓄习惯,而且通过长达20~30年的定期定投,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或者自己养老攒下一笔甚至你意想不到的可观财富。

          第6篇 指数基金

           因为以后文章的需要,再补充介绍一下股票基金的分类,原来提过股票基金按照契约类型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按照它们投资的股票的比例高低,通常分为进取型、混合配置、保守配置等,这一部分如何分类不是很关键,各个不同的基金研究机构的分法也不太相同,关键是通过分析它的持股比例和持股类型来判断它的风险类型;最后按照他们的投资方式,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分成主动型股票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基金。其中前两种分类方式在之前已经向大家介绍过,现在着重介绍第三种分类方式:
          


          7楼2007-10-24 18:07
          回复
             主动型投资基金,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和听到的那些股票基金,例如广发聚富、景顺内需,嘉实稳健等等,他们都有各自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不同的基金公司的不同的基金经理会根据各自的研究报告进行选股和投资。象这类通过主动分析市场基本面,股票质地好坏的来决定投资与否的基金我们就称为主动型投资基金;美国一家基金权威机构的调查,美国的基金在过去5年中只有31%跑赢了大市,在过去的10年中只有18%跑赢了大市,在过去的25年中有41%跑赢了大市,美国的基金在过去的35年中总共只有1/3左右跑赢了大市。应当指出的是,以上数据是基于至少存续了35年的共同基金,它们称得上是同行中的“幸存者”、“佼佼者” ,另外还有许多基金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没能参加计算。
             从以上统计分析我们看到,以证券市场上专家著称的基金管理公司也只有30%左右可以在相对的一段时间内战胜指数。那么,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一般投资人出现的“十人炒股,一人赚、两人平,七人亏”的现象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在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证券交易市场上出现了第一只被动投资基金指数基金,也就是通常说的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在建立之前就会先向投资人明确它打算跟踪的指数。比如上证50指数,就是以上海证券市场中50只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而上证50的指数基金就是尽可能的跟踪这个指数,怎么跟踪呢?按照这50只股票的市值比例来买入股票,最终使得这50只股票的涨跌对基金净值的影响和对指数的影响达到一致。假设宝钢股份(600019)的股票上涨2%会造成50指数上涨1%,那么理论上也应该使该基金的净值上涨1%,也就是说基金净值的波动完全复制上证50指数。这就是指数基金,它追求的目标就是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从而避免“赚了指数,赔了钱”的尴尬,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指数基金对股票的买卖主要不是依靠基金经理进行市场分析和研究,而是被动复制指数的变动,所以也不需要频繁的买进或者卖出股票,降低了交易成本,这就是为什么指数基金也叫做被动投资基金了。
             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流行的几种指数分别是上证50,上证180,深圳100,沪深300等指数,也有相对应的一共10多只指数基金,每种指数都各有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数基金。不过指数基金因为股票仓位很高,大约90%以上,所以净值的波动也和指数一样比较剧烈,大家投资之前最好先确定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好,这也是推荐对指数基金进行定期定投的原因了。


            8楼2007-10-24 18:07
            回复
              • 219.156.138.*
              讲的真好 正和我意 怎么没有了啊 继续啊 专家


              9楼2007-10-27 23:45
              回复
                这些文章都是我精选各地的精品文章,用来大家欣赏的
                得到你的认同,可说是遇到一个知音
                谢谢


                10楼2007-10-28 18:38
                回复
                  • 222.56.154.*
                  真的很不错,对我这个新基民是很受教育呀.继续加油!!!


                  11楼2007-11-04 19:27
                  回复
                    • 123.113.61.*
                    谢谢!你有好的思想也可交流一下.


                    12楼2007-11-09 15:54
                    回复
                      欢迎大家光临指导!


                      13楼2008-03-06 16:46
                      回复
                        • 123.185.35.*
                        好啊,好啊!!!让我明白了许多,谢谢!辛苦了


                        14楼2008-11-28 15:34
                        回复
                          • 123.113.124.*
                          侯宁PK成思危的股市高论 [2009-03-19 14:38:22] [引用] 
                           成思危在日前接受央视的访谈节目时说了,股市从长远看,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所以你拿了个好股,过十年二十年它肯定涨”。所以要学会“趴着”。对此,我的点评是:“趴着”当然妙,但也要选择股票,选择时机,否则,选个烂股或“雷曼兄弟”式的的所谓“好股”,万一破产了导致血本无归怎么办?那样,“趴着”岂不变成“永远不醒了”?
                            最值得商榷的,是成老被问及A股市场何时能重拾上升之势时的说法。据成思危分析,这跟整个经济形势有关,“我们国家今年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明年会比今年好,2011年中国应该能够恢复到比较正常的增长势头”。如果按照这样的估计,股市一般是比实体经济要提前或者滞后,在上升的时候,股市会在经济上升之前上升。“这样,假定2011年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那应该说2010年下半年股市应该回升”。对此,我的感觉是,成老又过于乐观了,现在连总理都强调金融危机看不到底,绝大多数名家也都断言没到底,成老现在就明确断言“我们国家今年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明年会比今年好”是否显得有点信心太足了呢?一旦下半年比上半年形势还糟呢?一旦发展态势呈现U型或L型,一旦明年比今年还没大的起色呢?因为目前的经济数据和发展态势,并不支持我们盲目乐


                          15楼2009-03-20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