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之道,先存百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纳谏则国治,杜谏则政乱。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人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哉?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哉?
观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之得失。忠正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
人主唯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辏攻之,各求其售,以取宠禄。人主稍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
君有过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审思。必择善而用之。
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治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识,安能诬一世之人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纳谏则国治,杜谏则政乱。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人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哉?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哉?
观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之得失。忠正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
人主唯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辏攻之,各求其售,以取宠禄。人主稍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
君有过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审思。必择善而用之。
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治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识,安能诬一世之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