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故障一个接着一个,越来越多的人也在考虑“最坏情况”的可能了,这次的碘盐恐慌似乎就是被所谓的“最坏情况”吓出来的。那么最坏到底能有多坏呢?完整的评估太过复杂,咱就从比较简单的,也是目前我们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说起:放射性物质的泄露对海水最大到底能有多大的影响。这里我们主要拿这个风头正紧的碘 131 来开刀。
泄露的碘 131 最多有多少?
福岛一号核电站的乏燃料存储,按去年三月份计算是 1760 吨,而存储总容量才 2100 吨,一年下来肯定离塞满还有一段距离。一个典型的反应堆内部核燃料最大容量约在一百吨左右,实际容量则根据每个堆的具体功率而定,一般只有几十吨。拼命往大里算的话,我们就按六个堆一共 2600 吨燃料估算,其中 2000 吨乏燃料,600 吨核燃料;它们都是相应放射性金属的二氧化物。
核电站如果使用标准的低浓度铀燃料,有效燃料(铀 235)一般只有 4% 左右,剩下的 96% 是铀 238。而如果使用目前新兴的 MOX 混合燃料,则是 7% 的钚和 93% 的铀 238,其中 7% 的钚中又只有三分之二是可裂变的(其中大部分是钚 239,有少量的钚 241),折合下来约为 4.5%。往大里估算,就统一按照 5% 来吧。而乏燃料里面的铀 235 和可裂变钚加在一起也绝不会超过 2%。这样可裂变的铀和钚的二氧化物最多也就 70 吨(5% × 600 吨 + 2% × 2000 吨)了;扣掉两个氧原子,真正的铀和钚元素质量只有大约 62 吨。
碘 131 是铀 235 和钚 239 的重要裂变产物,但论原子数只占所有裂变产物的 2.8%,考虑到碘比铀和钚轻接近一半,那质量更是只占 1.6%;而二者自发衰变的话则都不会产生碘,衰变到铅(铅 207)就停了。目前释放出来的碘 131 照理说应该都是前几天没停堆时的裂变产物,现在裂变已经几乎完全停止了,只剩下衰变;但既然是估算最坏情况,那么咱就干脆一狠心,让全部的核燃料都尽可能裂变。这样就最多能得到 1 吨碘 131(1.6% × 62 吨=0.99 吨,咱为了吉利向上取个整)。当然了,实际数字一定是远远小于此值。
1 吨哎,看起来好可怕的啊,能装一辆解放牌卡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