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时候,总喜欢宅在家里,一个人慢慢的端着杯酒,抬头凝视窗外纷飞的雪花,仿佛喝进心里的是那流淌的乌江水,温暖了寂寞,排解了乡愁。<?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忽一日,欣闻满城已是阳光明媚,深感若不漫步酉城河边,岂不辜负这冬日美意。遂施施然而出,由泉孔之处向南而行,观沿岸竹林淡淡的摇曳,捧一杯热茶,心仿佛也在斑驳的阳光下一点点暖和起来,飞上了晴朗的蓝天。
行至金水岸河边,身已渐乏,不期然间一把木椅,一张小桌跳入眼帘,抬头一望,“筲鸡鱼”三个大字。我本酒肉之徒,鸡我所好也,鱼我所欲也,当此两大美事之前,岂能无动于衷。一盘鸡,一盆鱼,一壶好酒,两三老友,围炉小酌,虽不敢煮酒青梅,却也是那当代刘伶。三杯两盏下肚,再夹一奢那鸡、那鱼,麻辣鲜香,一股热流瞬间从你的唇齿之间温暖到胃,欲再细品之,却发现已是不多,大部已入了那众友之腹,急忙稳住纷乱思绪,加入战团。
酒足饭饱之余,透过酒精迷茫的眸中,我明白,鸡与鱼这一二符号是那中国人心中渐渐消失的桃源旧梦。我是一个村郎,只合守“蓬窗茅屋竹林帐,筲鸡鱼酒傍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