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之言,如若出自己身,我当佩服之。 现代人都是啃老的一代,往往用古言古语来修饰大部分的东西。 诸葛亮推崇“道” 而他的对手司马懿却是个现实主义家。诸葛亮费尽心力把仲达引诱进上方谷,如若不知后事,我也大吐了一口气,仲达一死,庸凉失守,大汉又能再传世400年。可惜一场大雨浇灭了孔明统一天下归汉的寄望,时不于蜀,天道不可违,最终薨于五丈原。道德经第一篇讲的就是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最简单的一种说法就是“无为而治”不去刻意改变某些事,顺其自然的轨道。纵横第一篇 捭阖之道却是说如果把握天地间自然大道的走向,或能成圣人乎,主动或被动。皇帝治理国家有三种,德治,法治,无为而治。 不用我细说也知道这三种代表了什么学说。 老子也说过,能表达出来的东西,能述说出来的都不是终极的道。这就是千百年来真正的智者少之又少,大家好好体悟鬼谷先生和老子的哲学。 佛是唯一讲平等的宗教,但并不是中国本土宗教,作为一个外来者,能有这么多信徒,也不枉佛祖受业火之劫。佛说平等,积德行善,这个连被作为治国之道的候选都没有,佛教在北魏时达到顶峰,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大家还是要心正,这比读尽天下书管用。聪明是天赋,善良却是一种选择,大智若愚,大成若缺。 纵横家的哲学,是我看过所有哲学中最实用的,捭阖,反应,内捷,但全篇还是缺少了最重要的两篇,转丸,箧乱 ,古人诚不欺我。 以前仅做参考之用,不当之言,大家多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