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织田信长的昵近公家众
在织田信长的天下统一战争中,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公家在其中活跃,他们就是“武家昵近公家众”。
在信长统一战争最为关键的元龟,天正年间,他们从军的次数是非常的频繁。下面举出比较重要的几个例子。
1.第一次越前经略。(越前若狭,永禄13年)飞鸟井雅敦,日野辉资。
2.三好三人众讨伐战(摄津,元龟元年)飞鸟井雅敦,乌丸光康,乌丸光宣,高仓永相,正亲町季秀,土御门有侑。
3.荒木村重讨伐战(摄津,天正七年)近卫前久。
4.石山本愿寺攻略(摄津,天正八年)正亲町季秀,日野辉资,乌丸光宣。
5.京都阅兵(京都禁里东新马场,天正九年)近卫前久,乌丸光宣,日野辉资,高仓永相,高仓永孝,正亲町季秀,竹内长治。
6.甲州武田讨伐战(甲信,天正十年)近卫前久,日野辉资,正亲町季秀,土御门久侑。
以上第五项是阅兵式,这可以说是一种类似军役的课役。第一.二项时将军足利义昭尚在位,可以说是对室町幕府的奉公。剩下的一些非常明显就是对织田家的奉公了。
天正九年二月的大阅兵,信长以明智光秀为总奉行,发给他委任朱印状。其中明示了其课役的对象,其中包括织田家的大小谱代,外样家臣。室町幕府的旧公方众(如细川昭元,和田惟政等人)。另外就是在京的“阵参公家众”。这些人多半就是信长的昵近公家众。他们对信长的军事活动负有一定的义务。但是他们一般不会是去上场冲杀的(。他们的所谓出阵,大多不过是走走样子,比如元龟元年对三好那仗。从一位行权大纳言乌丸光康以56岁的高龄出阵,《言继卿记》载曰:“乌丸一品所势五六十人摄州出阵”。可见这个“规模”到底有多大。
室町时代,担任幕府昵近公家众的公家主要有日野家,正亲町三条家,乌丸家,飞鸟井家,高仓家,广桥家等六家(以上是所谓“根本昵近公家众”)。再加上白川家,阿野家,上冷泉家,劝修寺家等。一直持续到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荣。后来幕府政局再次发生变乱,织田信长上洛,被三好三人众和松永久秀等人拥立的义荣出逃,足利义昭成为室町幕府十五代将军。昵近公家众也发生了变化,当时义昭的幕府奉公众内有公卿八人为祗候。他们是山科言继,飞鸟井雅教,飞鸟井雅敦,高仓永孝,高仓永相,乌丸光宣,日野辉资,广桥兼胜。其中山科家代替了正亲町三条家的地位,因为正亲町三条家的前任当主正亲町三条实福亡于1568年。其父正亲町三条公兄已经是77岁的老朽之辈,继任家督正亲町三条公仲才14岁。另外实福生前已经脱离武家昵近事务,所以天正年间以后正亲町三条家就在有关记录里消失了。
另外,在后来的阵参记录里也见不到广桥家的名字,因为广桥家先代当主国光和松永久秀的关系很好,因而一直住在奈良。足利义昭任将军时,广桥兼胜回洛,但是当时他也不过11岁,无法当此职务,另外广桥家是禁里小番众一人,他后来经常担当武家传奏一职,无暇为信长出阵奉公了。
另外,作为根本昵近公家众的飞鸟井雅敦,他的活动在天正六年以后突然消失了,那是因为他死于这一年,年仅36岁。如果他活着的话,是没有理由不参加京都阅兵,甲州出阵这些大事件的。
总之,这些特别的公家,自元龟,天正以来便维持在五六家之间,他们本来是室町幕府京都政治的产物,不过是在织田时期依然存在,换了个主子而已,另外他们的职能也发生的一些变化,在以前他们不过负责幕府的礼仪方面,但信长的统一战争开始以后,他们便以阵参的形式向成为武家新贵的织田家奉公。但是,他们的职能是不是只限于阵参,另外是不是有新的昵近公家众出现,在回答这些问题以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记录。
在战国及安土桃山时代,连歌会经常作为一种祈祷仪式来祝愿军事活动的胜利。明智光秀在发动本能寺之变前就曾经召集连歌师绍巴等人在爱宕山举行了一次连歌会。史称“爱宕百韵”。惟任日向著名的“时为甘霖普降的五月”一句就出于此处。在天正年间,为祈祷信长军事活动的成功,这样的连歌会非常多,下面还是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