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吧 关注:14,951贴子:68,580

一己之见;有关寒冷与环境变化的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气温低的季节,空气下沉,正是处理低空污染的好时节。
我有点异想天开,希望人们能从“吸”或是“粘”的思路去思考,收集粉尘颗粒。比方说,对城市环卫工人所用的工具加以改变,或是在寒冷季节适应性地使用有强吸附能力或粘性的清扫工具,哪怕是一次性的简单工具都可以考虑,目的就是把大颗粒的粉尘牢牢吸附下来,彻底清除掉,使其再无机会进入空气循环中去。


1楼2014-01-06 21:49回复
    有人做过实验,用简单的硬纸板,表面贴一张纸,纸面涂满薄薄的一层凡事林,就可以在小范围以内使用30天左右,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粉尘。这就是利用了凡事林“粘”的特点。这种简单有效的小办法,我想小家庭也使用,简单,省钱,有效,可行。


    2楼2014-01-06 21:57
    回复
      再说寒冷的看法。每年冬天,寒冷可能会不同,是下雪比较多,还是气温特别低,还是雨雪夹杂,带来冻雨的危害,情况各地可能不同,有心的人去细看细查,就能有效做好个人,家庭和地方的保暖与安全防护工作。


      3楼2014-01-06 22:02
      回复
        空气中的碳成分的增加,这些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全球气温提升会是趋势,现在看来,情况要复杂得多。人的思想不能形成陈见,大自然对空气中碳的增加,已经从生态的角度,不声不响做出了非常迅速的自然反应。


        4楼2014-01-06 22:07
        回复
          我们最贴近实际的做法,是听由大自然去自己调整,还是加入规划的行列,以帮助生态朝着既符合自然趋势,又有效利用了自然资源的方式去调整。


          5楼2014-01-06 22:12
          收起回复
            比方说,在北美现在疯长的一种源自日本的豆科藤本植物Kudzu (Japanese arrowroot, 日本竹芋),就是一种大自然自己调整强力吸收空气中高碳的结果。这种日本竹芋,根深,可以通过根,果实,和叶茎来多方式繁殖,当它生长到的地方,就覆盖其它植物表面,使其它植物接受不到阳光而“断食”消亡。短短数年的时间,这种植物已经由南向北发展,抵达加拿大境内。


            6楼2014-01-06 22:23
            回复
              这种竹芋在日本是食用的,也可能那里还有其它豆科植物与之抗衡,所以不成其为可怕的蔓延之灾。从我亲眼所见的实验显示看来,豆科植物不光是本身有非常好的吸收空气中的碳和氮元素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越是空气中的碳和氮含量高,这类植物越是茂盛。


              7楼2014-01-06 22:29
              回复
                所以,如果我们对豆类的树种,藤类和草本有目的地研究一下,自主地选择一些既有食用价值,经济开发价值,又能有效吸收空气中高碳高氮,固土养土,能平衡植物自然发展的豆科植物来开发,应该是可以做到,环境与人类双赢,达到自主性调控环境的目的。


                8楼2014-01-06 22:33
                回复
                  这只是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有关豆科植物的情况。希望有心的人们可以从自己当地自然资源的变化中,比方说植物物种的变化中去寻找更多适合当地环境的资源。


                  9楼2014-01-06 22:41
                  回复
                    我觉得,我们人类的努力方向,应该是顺着大自然的自然规律去走,辅助其自身去调节,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界在自身调整过程中对我们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生产发展那么多年,“逆天”了这么多年,是时候顺一下“天意”了。环保不作为不行,可乱作为也是不可取的,是有志之士就应该好好规划,怎么样才能让环保同盟者的每一分力都落到实处,发挥出正面效果。


                    IP属地:广东10楼2014-01-06 22:49
                    收起回复
                      赞一下这帖子,分享观点是种美德!


                      IP属地:广东11楼2014-01-06 22:50
                      收起回复
                        我们不能光在此空谈,应该把我们的想法变成行动,且切合实际的为大自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了。我一直在找一个真实的环境保护组织,希望能过加入。找了好久也没有能过找到,我觉的应该像我这样的人挺多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1-08 20:52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1-08 23:18
                          收起回复
                            路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1-09 10:41
                            回复
                              今天加个地址在这里。民间组织“环太平洋灾害中心"的网址,看看世界人民互相帮助,所提供的环太平洋地区的自然灾害预告,基础知识和课题研究等信息。英文的。
                              http://www.pdc.org/


                              15楼2014-01-11 06: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