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9,188贴子:26,936,200

【科技】 140107中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1-07 08:31回复
    2楼2014-01-07 08:32
    收起回复


      3楼2014-01-07 08:34
      回复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在经过我国“实践九号”卫星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后,迎来了正式应用于航天型号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日前该系统在长寿命地面考核试验中已持续工作超过一万小时,为其在我国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上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记者从五院获悉,未来中国航天将要开展火星、木星和库伯带小行星等一系列深空探测活动,要更经济、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电推进技术将是不二选择。


        4楼2014-01-07 08:34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1-07 08:35
          回复
            电推进技术将开启航天领域新革命
            关于电推进技术,五院专家评价说,它将开启航天领域又一次革命。
            正如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一样,推进系统也是航天器的核心。相比以往航天器所用燃烧化学燃料排出炽热气体的推进方式,离子电推进技术采用的是喷出带电粒子或离子的新方式,具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等显著优势。因此,国际宇航界已将电推进列为未来十大尖端技术之一,并将其作为衡量未来大容量、长寿命卫星先进性的重要“标杆”。大力发展电推进技术也成为各航天大国的共识。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算,离子电推进系统的推进能力是化学燃料的10倍,同时对发射窗口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因此,该技术将是人类向更深更远太空进发的必备利器。


            6楼2014-01-07 08:35
            收起回复
              五院510所所长张伟文表示,以往航天任务中,航天器需携带大量燃料,不仅占用空间,还大大增加了自身重量。以我国目前通信卫星主要采用的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为例,卫星重量达到4.8吨,其中燃料占大部分,需要两个1400升的贮箱来容纳。但如果采用离子电推进系统,可节省燃料80%,使卫星“瘦身”至1.8吨。省出来的这些空间和重量,可以安装更多科学设备载荷,实现“一颗卫星抵多颗用”的新跨越,甚至航天器的研制模式都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使空间活动的经济效益和太空科学探索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7楼2014-01-07 08:35
              回复
                1998年,美国探测彗星的深空1号首次将离子推进器作为主力推进系统用于深空飞行。目前国际上电推进技术的应用已日益广泛,2012年,美国完成了全电推进平台--波音702SP的设计;日本“隼鸟”太空探测器和欧洲“智能1号”太空船也对电推进技术进行了空间试验。


                8楼2014-01-07 08:35
                收起回复
                  真才真是星辰大海的节奏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07 08:36
                  收起回复
                    1998年,美国探测彗星的深空1号首次将离子推进器作为主力推进系统用于深空飞行。目前国际上电推进技术的应用已日益广泛,2012年,美国完成了全电推进平台--波音702SP的设计;日本“隼鸟”太空探测器和欧洲“智能1号”太空船也对电推进技术进行了空间试验。


                    10楼2014-01-07 08:36
                    收起回复


                      11楼2014-01-07 08:37
                      回复
                        我国电推进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国家队”,五院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证,其所属510所也成为国内电推进技术研究及试验验证的“领跑者”。
                        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初,510所与国外宇航界同期启动开展了电推进技术攻关,准确选定了离子电推进这一目前国际电推进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并成功研制了直径80毫米的汞离子电推进系统,该成果于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十余年间,在没有具体型号任务牵引、缺乏经费支撑的困境中,该所坚守理想,保留核心专业研究队伍,自筹资金持续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又成功研制了90毫米氙离子电推进系统。
                        1999年,国家加大了对离子电推进系统发展的支持力度。510所趁势而发,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立项,取得集团、五院创新基金支持的同时,加大了自主投入力度,相继研制成功具有自主产权的电推进系统及其核心单机产品,在空心阴极与精密栅极组件设计和制造技术、气路高压绝缘技术、微小气体流量的精确控制技术等领域实现了全面突破。2007年该所从工程样机起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走完了国外同阶段耗时近10年才走完的路。该系统装载在2012年发射的“实践九号”卫星上,经过长达一年的在轨飞行试验考验,表现优异。据专家评价,该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12楼2014-01-07 08:37
                        回复
                          客车厂的管空中的事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1-07 08:37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1-07 08:37
                            回复
                              镇楼图差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1-07 0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