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我们看的小说还有演义,都特意夸大了谋略的作用,其实翻开历史,大部分的原理就是一点,以多打少,倚强凌弱。训练到位,纪律严明,人数众多,自然胜利。其实任何一个以少胜多,都是在表面上整体以少胜多,实际上局部是以多打少的。
赤壁之战,表明上,曹军二十多万(号称八十万),但真正能交战的水军大概不到一半,而且还多是荆襄水军,士气不强,青、徐士兵,水土不服,基本上战斗力为零了。这种情况下,周瑜手里有五万精锐水军,将领也善于水战,再加上刘备军队两万余人,还有东风火攻,这明明是以多打少么。
长平之战为什么赵国输了,原来廉颇采取的“深沟高垒,勿与之战”,是利用粮草想拖垮秦军,纵然白起再有千倍本事,要不是后来的赵括主动出击,秦军只会失败。楚汉时期,韩信以几万人,灭掉几十万赵军,是因为李左车之计没有采用,否则韩信纵然善谋,也难以胜利。
归根结底,所谓奇谋,也是在整体劣势的情况下,借助一些手段(或外力,或敌军自己),在局部上造成优势。善于打仗的人,其实往往用最简单但最致命的方法取得胜利。所谓一力破十会,任你百般谋略,历史上胜利的往往是实力强的,一句话,所谓的英法美德日,难道在谋略上胜于熟悉孙子兵法和厚黑中庸下的中国么,只不过实力强大而已
赤壁之战,表明上,曹军二十多万(号称八十万),但真正能交战的水军大概不到一半,而且还多是荆襄水军,士气不强,青、徐士兵,水土不服,基本上战斗力为零了。这种情况下,周瑜手里有五万精锐水军,将领也善于水战,再加上刘备军队两万余人,还有东风火攻,这明明是以多打少么。
长平之战为什么赵国输了,原来廉颇采取的“深沟高垒,勿与之战”,是利用粮草想拖垮秦军,纵然白起再有千倍本事,要不是后来的赵括主动出击,秦军只会失败。楚汉时期,韩信以几万人,灭掉几十万赵军,是因为李左车之计没有采用,否则韩信纵然善谋,也难以胜利。
归根结底,所谓奇谋,也是在整体劣势的情况下,借助一些手段(或外力,或敌军自己),在局部上造成优势。善于打仗的人,其实往往用最简单但最致命的方法取得胜利。所谓一力破十会,任你百般谋略,历史上胜利的往往是实力强的,一句话,所谓的英法美德日,难道在谋略上胜于熟悉孙子兵法和厚黑中庸下的中国么,只不过实力强大而已